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森林病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宋玉双

双月刊

1671-0886

slbc@chinajournal.net.cn

024-86800056

110034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中国森林病虫/Journal Forest Pest and Diseas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科技动态,普及森防知识为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单位,主要读者对象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林业职工及农林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植物提取物对香榧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叶碧欢沈建军李海波宋其岩...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抑菌活性较强的植物提取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植物提取物对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病果上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fusispor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率,并对抑制率较高的提取物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质量浓度40 mg/mL时,山鸡椒Litsea cubeba茎叶和果实提取物对4种真菌抑制效果最佳,EC50在茎叶和果实提取物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多菌灵的EC50.山鸡椒粗提物虽不能完全替代化学药剂,但仍具有开发潜力,可为探索香榧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香榧植物提取物生长速率法抑菌活性毒力

    福州地区灰白蚕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高致病力绿僵菌筛选

    曾丽琼罗建松蔡守平尹丽钦...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防治灰白蚕蛾Ocinara varians,室内饲养与野外调查相结合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对灰白蚕蛾4龄幼虫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法筛选其高致病力绿僵菌.结果表明:灰白蚕蛾在福州1 a 9代,世代重叠,平均40 d完成1代,5—10月为发生盛期;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MaFZ−13处理灰白蚕蛾4龄幼虫15 d后,校正死亡率为100%,僵虫率达60.00%,LT50为4.58 d,优于其他4个菌株;MaFZ−13孢子悬浮液浓度分别为1×106,1×107,1×108个/mL时,处理灰白蚕蛾4龄幼虫11 d后,校正死亡率均在92%以上.金龟子绿僵菌MaFZ−13防治灰白蚕蛾幼虫有广阔应用前景.

    灰白蚕蛾幼虫金龟子绿僵菌校正死亡率

    生防链霉菌HS1发酵工艺优化

    刘庆珍陈越渠姚明远左彤彤...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链霉菌Streptomyces scopuliridis对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HS1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测定发酵液理化性质,并初步探索完善5 ~ 50 L二级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拮抗菌株HS1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质量体积比)为可溶性淀粉8%、花生饼粉3.5%、硝酸钾0.2%、氯化钠0.4%、碳酸钙0.4%,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 ℃、初始pH 7.0、菌株种龄4 d、接种量 (菌种和培养基体积百分比)6%、发酵4 d.二级发酵工艺中,种子罐采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发酵温度28 ℃、转速150 r/min、通气量3.0 L/min、发酵4 d、初始pH 7.0;发酵罐培养基组分按优化后配方,转速250 r/min、通气量10.0 L/min、发酵6 d、初始pH 7.0;发酵液中性时抑菌效果最好,光和热稳定性良好、耐贮性高.拮抗菌株HS1可为开发防治杨树溃疡病的生物农药提供新的原材料,发酵液抑菌效果良好、稳定易保存,可为进一步研制生防菌剂奠定基础.

    链霉菌杨树溃疡病发酵条件优化二级发酵抑菌活性

    寄生卷蛾的弯尾姬蜂属一中国新纪录种

    张睿轩尚明玉李海燕廖成家...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在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发现的弯尾姬蜂属一中国新纪录种:卷蛾弯尾姬蜂Diadegma argyloplocevora (Uchida, 1932),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描述,提供彩色整体图和局部特征图,并介绍该种的寄主和世界分布.研究标本保存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

    卷蛾弯尾姬蜂膜翅目姬蜂科新纪录

    发现重姬蜂属中国一新纪录种——三浦重姬蜂

    杨建军郭慧梅徐俊峰孙彦楠...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3在内蒙古杭锦旗发现寄生柠条Caragana spp.害虫中国软斑螟Asclerobia sinensis的中国新纪录种——三浦重姬蜂Barichneumon sambonis Uchida, 1926,提供该种的彩色形态特征图,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介绍重姬蜂属的寄主类群和主要林木害虫寄主种类.标本保存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

    三浦重姬蜂中国软斑螟柠条新纪录

    捻翅目蜾蠃(虫扇)属Pseudoxenos中国新纪录种

    孙凯丽刘益帆徐宏韩懂博...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捻翅目Strepsiptera是昆虫纲中非常奇特的一类昆虫,对研究昆虫的系统发育、交配机制以及对寄主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利用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鉴定在黄喙蜾蠃Rhynchium quinquecinctum腹部寄生的捻翅目昆虫.通过对河南省南太行山采集的捻翅目昆虫标本与Esaki(1931)发表的Pseudoxenos iwatai描述形态特征比对,初步确定该物种为P.iwatai;然后从采集的新鲜雄性成虫标本提取基因组DNA,获得该物种长度为680 bp的COI基因序列,与NCBI中已知P.iwatai的序列相似性高达99. 08%,进一步证明采集的标本为P.iwatai.P.iwatai物种国内未见报道,为中国新纪录种,按照物种命名的词源将该物种的中文名确定为岩田蜾蠃(虫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该物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奠定基础.

    岩田蜾蠃(虫扇)捻翅目胡蜂(虫扇)科形态学特征分子鉴定

    小线角木蠹蛾初孵幼虫在毛白蜡上的空间分布型

    王勇信晓萌张殿福马玉龙...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线角木蠹蛾Streltzoviella insularis是毛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的主要蛀干害虫.为精准测报和有效防治,选取10块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逐株调查法统计每株毛白蜡上初孵幼虫的排粪堆数量;利用9个聚集度指标和5个回归模型,对小线角木蠹蛾初孵幼虫在毛白蜡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线角木蠹蛾初孵幼虫在毛白蜡上呈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个体成分是个体群,其分布与密度有关,密度越大聚集程度越强,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确定了最适抽样公式,并进行了序贯分析.

    小线角木蠹蛾毛白蜡空间分布型

    哈尔滨地区缀叶丛螟生物学特性观察

    李玲尹艳豹刘雪峰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防治哈尔滨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林中发生的缀叶丛螟Locastra muscosalis,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调查统计缀叶丛螟在3块样地中的危害情况,明确缀叶丛螟在哈尔滨地区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的缀叶丛螟老熟幼虫冬眠期长达220~240 d,越冬茧入土浅,多分布在距地表3 cm内(P < 0.05)的土层中.缀叶丛螟在哈尔滨地区表现出相应的适应寒冷的特征,化蛹和羽化时间都比文献记载的向后推迟.

    缀叶丛螟生物学特性自然越冬北界胡桃楸

    内蒙古贺兰山青海云杉枝梢和叶部害虫种类及识别

    孔维亮李琳李琦李娜...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多年来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虫害大面积发生.采用踏查和详查相结合调查青海云杉枝梢和叶部害虫种类和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危害青海云杉枝梢和叶部的害虫共有10种,隶属6科3目,其中危害严重的为烟翅腮扁蜂Cephalcia infumata、云杉异色卷蛾Choristoneura diversana、云杉梢斑螟Dioryctria schutzeella、云杉大灰象Sympiezomias velatus.编制检索表并提出防治建议.

    青海云杉枝梢害虫叶部害虫检索表防治建议

    山西安泽油松毛虫蛹与卵发生期的观察及预测初报

    夏小岗
    48-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