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森林病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宋玉双

双月刊

1671-0886

slbc@chinajournal.net.cn

024-86800056

110034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中国森林病虫/Journal Forest Pest and Diseas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科技动态,普及森防知识为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单位,主要读者对象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林业职工及农林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发现寄生瘿蜂的显唇姬蜂

    孙淑萍赵涛孙玉江李涛...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在山东泰安徂徕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的显唇姬蜂亚科Orthopelmatinae中国新记录属种:短角显唇姬蜂Orthopelma brevicorne Morley,1907;显唇姬蜂亚科是中国新纪录亚科.介绍显唇姬蜂属的鉴别特征,对短角显唇姬蜂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提供了彩色整体图和部分特征图,并介绍该种的世界分布,讨论了显唇姬蜂亚科的寄主类群.研究标本保存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昆虫标本馆.

    膜翅目姬蜂科显唇姬蜂亚科新记录瘿蜂科

    红脂大小蠹在辽宁地区的防控必要性及对策分析

    李菊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是我国重要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辽宁地区于2017年首次发现危害.从红脂大小蠹的分布状况、扩散蔓延的可能性、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防控必要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在辽宁地区属于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应将其列为辽宁省重点防控对象,结合与松材线虫病在辽宁地区发生、分布及危害特性的异同,有针对性地提出红脂大小蠹防控对策建议.

    红脂大小蠹防控必要性防控对策

    中蜂和意蜂对巨桉叶片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熊朝勇张如义林雄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叶片挥发物对传粉昆虫蜜蜂是否存在引诱或驱避作用,测定中蜂Apis cerana cerana和意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对巨桉叶片挥发性提取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及其嗅觉趋向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巨桉叶片提取的挥发物均能引起中蜂和意蜂不同程度的EAG反应,且对鲜叶、凋落叶挥发物反应差异显著(P<0.05),对鲜叶挥发物的EAG反应更强.随挥发物含量增加,中蜂和意蜂的EAG反应值逐渐增大,对36 g鲜叶提取的挥发物EAG值均达到最高,且差异显著(P<0.05).而鲜叶质量增加到48 g时,EAG值有下降趋势;但对于凋落叶,叶片质量增加到48 g时,EAG反应达到最大值.鲜叶、凋落叶挥发性提取物均能引起中蜂和意蜂嗅觉行为反应,并具不同程度引诱作用.36 g鲜叶提取的挥发物对中蜂和意蜂的引诱率均达到最高,叶片质量高于或低于36 g时,其提取物定向作用不明显.随着凋落叶挥发物含量升高,对中蜂和意蜂的引诱率也增大,48 g凋落叶提取的挥发物对中蜂和意蜂有明显引诱作用.总体上鲜叶挥发性提取物对中蜂和意蜂的引诱率较凋落叶高,与EAG反应结果基本一致.该结果可为深入了解巨桉对蜜蜂的行为影响和巨桉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中华蜜蜂意大利蜂巨桉挥发物EAG行为反应

    无患子新发害虫——无患子小棉蚧初步研究

    韩阳阳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患子小棉蚧Leptopulvinaria sapinda为我国2018年鉴定的新种,主要危害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为有效控制该虫扩散,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研究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无患子小棉蚧在上海地区1a发生2代,以卵在树干粗皮缝隙、翘皮下等隐蔽处越冬.4月中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1代主要危害期.6月上旬若虫开始雌雄分化,化蛹.7月上旬开始羽化,交尾,产卵.7月中旬进入产卵盛期,7月中下旬第2代卵开始孵化,7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第2代主要危害期.9月上旬若虫开始雌雄分化,化蛹.9月中下旬第2代若虫开始羽化、交尾、产卵,随后越冬.

    无患子小棉蚧危害情况生活史发生规律

    宁夏欧李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初步研究

    曹春婧何建龙王占军安慧...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宁夏欧李Cerasus humilis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2019年5—9月利用诱捕器诱集法对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施记圈子村欧李园昆虫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欧李园昆虫共44种,隶属于7目24科.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东方绢金龟Serica orientalis Motschulsky、艾箭蚁Cataglyphis aenescens Nylander、小长蝽Nysius ericae Schilling和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 Goeze为优势种.该地区欧李园昆虫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8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1、2.31和0.68,说明宁夏盐池县施记圈子地区欧李园昆虫群落在8月具有较高稳定性.

    欧李昆虫群落结构多样性

    圆柏大痣小蜂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危害及生物学特性

    徐磊赵建燕赵塘颉吴培福...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圆柏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abinae的寄主是西藏及邻近地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的重要树种,其危害将严重影响相关树种的天然更新和优质种质资源的提供.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首次研究圆柏大痣小蜂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发生危害和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所有调查区域的大果圆柏Juniperus tibetica种实均受到圆柏大痣小蜂的危害,该蜂为西藏昌都市大果圆柏的主要种实害虫,其种实危害率达17% ~20%;其在昌都市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种实内越冬,幼虫期长达9~10个月;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其雄虫寿命3~6 d,雌虫寿命3~7 d,补充清水或糖水可延长成虫存活时间.研究结果将为该虫的长期监测和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圆柏大痣小蜂昌都市大果圆柏生活史种实受害率

    紫薇三种新害虫

    陈志平林曦碧郑宏陈惠松...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户外观察和室内饲养,对3种危害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的新害虫佳俊夜蛾Wester-mannia nobilis Draudt、金掌夜蛾Tiracola aureata Holloway、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进行研究.佳俊夜蛾的寄主植物为首次报道,金掌夜蛾为福建省昆虫新记录种.简述3种害虫的寄主、分布、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等,并提供生态图片.

    佳俊夜蛾金掌夜蛾桑天牛紫薇新害虫

    我国白蜡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

    袁芳芳杨威魏东晨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危害白蜡属Fraxinus Linn.林业有害生物日趋严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危害白蜡属植物害虫55种,分属于5目38科52属,其中以半翅目、鳞翅目昆虫为主,分别占总数的36.4%和32.7%;病害17种.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提出防治技术,以期帮助林业技术人员和林农解决白蜡属植物种植、养护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问题.

    白蜡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人工投放地芬·硫酸钡饵剂防治梭梭林大沙鼠试验初报

    白鸿岩常国彬胡晨阳张静...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人工洞口投放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对阿拉善左旗地区梭梭林大沙鼠进行适口性和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投药后6 d,大沙鼠对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的消耗率为98.40%;投药后10 d,投药量为每洞口6,8,10 g的处理区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分别为75.70%,86.94%,82.19%,捕获率减退率分别为50.00%,50.00%,69.23%;每洞口8 g处理区的校正有效洞口减退率显著高于6g处理区;未发现非靶标动物中毒死亡.大沙鼠对该药剂的适口性良好;在阿拉善左旗地区人工投放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以每洞口8~10 g为宜.

    大沙鼠地芬诺酯硫酸钡适口性防治效果梭梭林

    2019年我国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工作调查与分析

    岳方正李荣才王志鹏徐震霆...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总结2019年草原生物灾害发生情况、综合防治情况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成效,结合全国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机构现状,科学分析当前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构建监测预警体系、提升防治综合能力、加大防治资金投入、提高科学化防治水平、加强基层人员队伍培训等5个方面,提出促进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草原生物灾害监测防治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