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森林病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宋玉双

双月刊

1671-0886

slbc@chinajournal.net.cn

024-86800056

110034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中国森林病虫/Journal Forest Pest and Diseas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科技动态,普及森防知识为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单位,主要读者对象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林业职工及农林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控对策

    董瀛谦阎合潘佳亮张玉洲...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材线虫病是极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是重大的植物疫情.自1982年在我国南京首次发现以来,疫情快速扩散,累计致死松树超过6亿株,近年来年均致死松树超过2000万株,造成巨大经济和生态损失.采用系统回顾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回顾我国松材线虫病发生发展历程,分析我国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系统梳理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经历的3个阶段,总结40年来防控经验,提出下一步的对策建议.

    松材线虫病时空特征系统回顾法发生特点防控对策

    我国东北地区松材线虫灾害特征分析

    姜生伟吴昊李德斌罗在全...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的基本原理,从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3个方面对东北地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灾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松材线虫入侵途径呈多点多条,正在逐步适应当地的主要松树种类和孕灾环境,可通过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完成自然传播;越年枯死现象较为突出,已形成3个较大的发生集群,表现出典型的外来入侵生物的灾害特征,即灾情严重、损失巨大、发展快速、防控难度大,进一步扩散蔓延的潜在风险极大.

    松材线虫森林生物灾害松墨天牛云杉花墨天牛

    松材线虫病疫情精准监测实践与展望

    方国飞黄文江牟晓伟刘洪安...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监测发现不及时、数据失真失实是40年来我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了以地面巡查为主体、空天无人机和卫星遥感为补充的松材线虫病变色立木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并在疫情秋季普查和日常监测中得到有限应用.其中,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已在行业商业化应用,但成本过高;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在大区域宏观观测和疫情数据核实核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服务指导和监管威慑作用,但受制于高分辨率影像资源的紧缺和目视解译的繁重工作量而应用有限."十四五"我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策略和目标对精准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加速推进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融合和普及应用,实施好疫情精准监测攻坚行动;以人工智能为方向推进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融合发展,破解基层监测人员短缺和技术落后问题;高度警惕低端重复建设导致的科研资源浪费,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加速优化产业链创新平台一体化布局,整合有效资源开展协同攻关.

    松材线虫病遥感精准监测天空地智能化监测

    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治用药情况分析

    冯智慧吕春鹤白鸿岩唐健...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当前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治用药情况,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17个松材线虫病发生省份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用药量、用药种类、防治效果等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年用药量保持在2000 t左右,其中防治媒介昆虫用药量占总用药量的80%以上,预防用药量比重逐年增加;各省用于防治松材线虫病的药剂种类达50余种,但当前登记在媒介昆虫和松材线虫的农药品种仅10种;在防治媒介昆虫用药中,噻虫啉使用量最大,占当年防治媒介昆虫总用药量的50%以上;在防治松材线虫用药中,甲维盐使用量最大,累计用药量占防治松材线虫总用药量的67.26%;用药量较大的13个品种在实践应用中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针对当前松材线虫病防治药剂存在的登记药剂种类少、药剂使用不科学、防治技术瓶颈等问题,提出推动松材线虫病防治新农药产品登记、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科技支撑等建议,助力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防治药剂农药登记

    江苏省松材线虫病40年发生历程与防控实践

    解春霞仲磊徐克勤刘云鹏...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省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景区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疫情经历了迅猛扩散、流行遏制、跳跃发生、稳定下降4个阶段.在40年的防控实践中,通过釆取宣传发动、制定法规、建立组织、封锁疫区、控制疫木等系列行政措施,实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营林措施在内的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持续控制疫情蔓延、减轻疫情危害、保护松林特质景观与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森林健康等成效.同时,也为全国各地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松材线虫病防控实践江苏省

    广东省松材线虫病持续控制技术

    黄焕华刘春燕扈丽丽黄咏槐...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介绍广东省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概况和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阐述了在松林以至森林生态系统中,着眼于全面攻坚、定点清除、逐步压缩、持续控制,建立以精准监测和检疫御灾为基础,应急控制新发生及关键区位疫点(疫区)疫情,"及时、就地、彻底"除治疫源防灾,适地适树、科学调控树种结构避灾,规范化、标准化持续控制减灾的技术体系,把松材线虫等林业有害生物持续控制在社会接受、生态合理、经济可行的水平,保护全省245万hm2松林资源和1053万hm2森林资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松材线虫松褐天牛马尾松持续控制

    泰山松材线虫病防控实践

    申卫星马生平贾春燕徐力...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泰山是我国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018年秋,泰山风景区与城区接壤处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坚决果断措施,构建政府主导的防控机制,建立以"精准疫木定位、精细疫木除治、精细伐桩封闭"为主要内容的疫木除治技术和以"监测普查、检疫封锁、媒介昆虫防治、古松预防"为主体的综合防御技术,强化技术支撑,细化工作程序,严格落实责任,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当前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任务仍十分艰巨,需要更加严格管理,更加精准施策,确保泰山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泰山重点生态区位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