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森林病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宋玉双

双月刊

1671-0886

slbc@chinajournal.net.cn

024-86800056

110034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中国森林病虫/Journal Forest Pest and Diseas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科技动态,普及森防知识为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单位,主要读者对象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林业职工及农林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辽宁省松材线虫灾害损失评估

    吴昊何姍王孔海刘侠...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生物灾害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优化灾害损失评估计算方法;首次提出灾害恢复费用的计算方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损失动态评估的测算方法.评估结果表明:辽宁省松材线虫灾害发生以来累计造成经济损失 13.82亿元,其中 2021-2022年度经济损失 2.81亿元;辽宁省松材线虫灾害累计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静态损失 15.57亿~15.65亿元,其中 2021-2022年度的静态损失3.18亿~3.42亿元;辽宁省松材线虫灾害累计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动态损失132.12亿元,其中2021-2022年度的动态损失27.16亿元.

    松材线虫生物灾害灾害损失损失评估

    新书推介

    8页

    榆树新害虫——斑柄纹潜叶蜂生物学特性

    闫家河梁玉婷王海咏张晓蕾...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察研究潜叶危害榆树的新害虫——斑柄纹潜叶蜂Kaliofenusa sp.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斑柄纹潜叶蜂在山东商河1a发生1代,以预蛹在树冠下方2~15 cm深的土层内结茧越冬;3月中下旬成虫羽化,4月下旬幼虫孵化,危害期 25~30 d,5月下旬幼虫几乎全部老熟落地入土越夏、越冬.发生严重时,虫叶率达 75%以上,单叶受害面积可达 95%以上.大枝条基部起第 6,1,4层枝梢叶片受害率高,第 15,17,10层枝梢的叶片受害率低,成虫产卵时对各层枝梢选择无明显差异性;各层枝梢中,基部起第 4,3,5片叶受害多,第 1,9,10片叶几乎不受害.目前仅发现雌成虫.幼虫共 6龄,各龄平均头宽分别为 0.23,0.34,0.44,0.58,0.72,0.85 mm.依据生物学特性提出防治建议.

    斑柄纹潜叶蜂白榆形态特征生物学防治

    新疆发现一种麻黄新害虫-亚洲片盾蚧

    张灿燕美玉黄少彬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疆乌鲁木齐市采集危害细子麻黄Ephedra regeliana的一种蚧虫,经形态鉴定为亚洲片盾蚧Parlatoria asiatica Borchsenius,为中国新记录种.亚洲片盾蚧严重危害野生细子麻黄,受害植株长势很差,甚至枯死,开花期推迟.该蚧对野生麻黄及麻黄的栽培存在潜在威胁,有必要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危害.

    亚洲片盾蚧中国新记录细子麻黄

    桦树新害虫泰加亚孔蛾生物学特性

    张海新乔新兴刘洛余赵小宇...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外首次发现泰加亚孔蛾Subclemensia taigae Kozlov,1987危害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棘皮桦Betula dahurica.采用室内饲养和野外定点观察,结合灯诱、色板引诱等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河北宽城 1a发生 1代,在越冬虫鞘内以蛹于下层枯枝落叶层中越冬;翌年 5月下旬成虫陆续羽化,到 6月中旬结束,成虫期到 6月底;5月底可见幼虫潜叶危害,8月中旬幼虫切下潜斑构筑潜斑虫鞘,陆续切叶危害,吐丝粘连切下的叶边缘形成切叶虫鞘,并陆续坠地爬行到越冬场所,在虫鞘内继续取食内壁叶肉,9月下旬幼虫切除虫鞘边缘,构筑越冬虫鞘,在其内陆续化蛹越冬;幼虫期有蜂类寄生天敌 5种;成虫有趋光性,对绿色和黄色有强趋向性,可用来进行成虫监测.

    泰加亚孔蛾生物学特性白桦棘皮桦

    金钗石斛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殷山山周侯光贺永国姚志军...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茎腐病的病原菌,采用子实体分离、组织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对病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离体测定、活体测定2种接种方式,金钗石斛植株均表现出水渍状腐烂病斑、软化症状,均与基地驯化苗病株症状一致.经鉴定,金钗石斛茎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tdl,子实体为尖孢镰刀菌无性阶段的分生孢子座.

    尖孢镰刀菌金钗石斛茎腐病病原菌鉴定

    白蜡窄吉丁视觉基因干扰对其颜色敏感性的影响

    樊智智张荣张珣张真...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是一种国际检疫性害虫.为弄清视觉基因RNA干扰对白蜡窄吉丁成虫的视觉行为有何影响,基于RNAi及行为测定,对视蛋白干扰后的白蜡窄吉丁进行了颜色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正常的白蜡窄吉丁偏好紫色和绿色色板,干扰重要视蛋白基因opsin LW1或者opsin UV2后,选择紫色和绿色色板的成虫数量降低到 40%以下;其中干扰opsin LW1显著影响白蜡窄吉丁对绿色的偏好,干扰opsin UV2显著影响对紫色的偏好.从行为层面证明了视蛋白基因干扰可影响白蜡窄吉丁的颜色敏感性,为开发基于视觉干扰的白蜡窄吉丁防控相关产品提供理论参考.

    白蜡窄吉丁视蛋白RNA干扰颜色敏感色板

    基于国产性诱剂的美国白蛾生活史调查与监测效果评估

    范世奇靳爱荣杨庆兰倪天飞...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自然状态下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在我国的发育进度并验证国产性诱剂诱捕效果,在河北省正定县和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开展美国白蛾野外生活史观察和性诱剂诱捕效果及设置方法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在我国华北地区 1a发生 3代,以蛹越冬,越夏代受增温影响较大,当日均气温达到 28.36℃时,最快 41d即可完成 1个世代发育,越冬代更偏好低温环境,气温 16℃时有效积温和世代天数更少;2种国产性诱剂对比日本进口产品无显著差异,均体现了较好的诱捕效果;3种性诱剂的最佳设置高度均为 2m,国产诱芯(Z型)的最佳设置距离为间隔200 m,日本进口诱芯(J型)和国产诱芯(N型)的设置距离以50m为宜.

    美国白蛾生活史有效积温性诱剂

    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桃红颈天牛效果评价

    魏建荣曹丹丹王姣雪李佳...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是严重危害桃树的蛀干害虫,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是防治天牛类蛀干害虫的主要天敌昆虫.2020年 9月下旬在桃园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桃红颈天牛低龄幼虫,以受害树受害级别和数量的变化作为检测指标,通过计算受害减退率判断管氏肿腿蜂是否适合作为桃红颈天牛的生防因子.结果表明,释放天敌的果园内桃树的受害程度有所下降,校正受害减退率达 63.23%,而对照区果园内桃树的受害程度则有所上升.管氏肿腿蜂可以作为桃红颈天牛的生防因子.提出桃红颈天牛生物防治的评价方法和管氏肿腿蜂释放时机的建议.

    管氏肿腿蜂桃红颈天牛蛀干害虫天敌昆虫受害减退率

    典型草原鼠虫害不同施药方式防治综合对比

    侯鑫狄张东红姚贵敏张彩云...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科学高效、生态安全且节约成本的草原鼠虫害综合防控模式,于 2020年夏季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的鼠虫害发生区采用不同施药方式进行灭鼠、灭虫试验,并全面评估了药物对环境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防控方式 30d后防治效果均在 90%以上,均达到了防控鼠虫害效果;C型肉毒素常规拌饵灭鼠的残留量相对较大、残留时间较长,单独或混合喷灭鼠 30d后药剂残留量可忽略不计,苦参碱单独或混合喷 14d后残留量可忽略不计;灭鼠剂和灭虫剂混合喷作业,比另外两种防控方式节约成本 5~7.5元/hm2.结合防效和药剂残留,鼠虫药剂混合喷效果更好,且成本更低.

    草原鼠虫害C型肉毒素鼠虫药剂混合喷施防治效果药剂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