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森林病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宋玉双

双月刊

1671-0886

slbc@chinajournal.net.cn

024-86800056

110034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中国森林病虫/Journal Forest Pest and Diseas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科技动态,普及森防知识为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单位,主要读者对象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林业职工及农林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樟树五种常见粉虱超微结构

    白润娥王宇豪闫明辉陈思羽...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我国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上5种主要粉虱的第四龄若虫(伪蛹)超微形态结构特征进行系统观察和描述,并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编制检索表.这5种粉虱是樟刺粉虱Aleurocanthus cinnamomi(Takahashi)、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山枇花棒粉虱Aleuroclava gordoniae(Takahashi)、台湾高山粉虱Aleuroclava monta-nus(Takahashi)和天目山棒粉虱Aleuroclava tianmuensis(Wang&Dubey),其中台湾高山粉虱和天目山棒粉虱为樟树上新记录.

    粉虱樟树超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态特征

    泰安地区杨潜叶跳象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治

    谢娜赵永军郭涛侯晓斐...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潜叶跳象Rhynchaenus empopulifolis是危害杨树的食叶害虫,本文首次报道其在泰安地区发生.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结合,观察泰安地区杨潜叶跳象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初步探索其预蛹期化学药剂防治.结果表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SC)800,1200倍液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ME)400,600倍液4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对杨潜叶跳象预蛹的防治效果均超过86%,与另2个处理差异极显著.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3个浓度处理与清水对照处理的天敌寄生率差异不显著,与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相比,对寄生性天敌更安全.

    生物学特性化学防治杨潜叶跳象形态特征危害情况天敌

    花绒寄甲(鞘翅目:寄甲科)成虫形态

    梁琳琳赵强李丹周长翠...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是重要的天敌昆虫.为深入研究其形态学,在实体显微镜下,对外寄生的花绒寄甲成虫进行形态研究,利用绘图仪绘制形态特征轮廓.花绒寄甲成虫口器(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小盾片,后翅为首次绘制.对其头、前胸、鞘翅(雌雄虫鞘翅端角区)、腹部(雌雄虫腹末腹面)进行了重新描述和绘图.文中附有形态图24幅,研究标本存放于河南科技学院(新乡)昆虫标本馆.本研究对寄甲类昆虫的比较形态学和功能形态学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花绒寄甲寄甲科天敌形态学

    双条杉天牛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闫锋许胜利贾莉杨建军...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温度对内蒙古地区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卵发育影响,测定20,25,30℃下双条杉天牛卵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20℃时卵的发育历期极显著长于25,30℃下卵的发育历期,25℃与30℃下卵的发育历期差异不显著.用有效积温法则中"最小二乘法",得出双条杉天牛卵的发育起点温度(C)为(14.99±5.06)℃,有效积温(K)为(51.86±4.62)度·日,并建立双条杉天牛卵的发育历期预测模型.结果可为预测内蒙古地区双条杉天牛卵的孵化期提供依据.

    双条杉天牛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基于国内外科技文献分析松材线虫研究现状和方向

    董瀛谦潘佳亮李娟王巧申...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松材线虫病防控领域研究现状,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SCI-E库和"中国知网"为数据源,收集2003—2019年发表的松材线虫研究相关科技文献,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章发表年份、数量、国家、领域、关键词和基金项目等多角度对国内外松材线虫研究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对松材线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的国家,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则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各有侧重;我国近10 a在松材线虫研究领域活跃,但多集中在松材线虫本身、松材线虫与媒介昆虫及松材线虫与寄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未来应以高效实用防控技术和产品为导向,着眼于监测预警、检疫检验、高效防治、抗性选育、生态修复等松材线虫病防控全过程,结合其致病机理,整合科研力量,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力求早日突破松材线虫病防控的技术瓶颈.

    松材线虫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现状研究方向

    松墨天牛诱捕器智能管理系统的构建

    黄世国姜明李小林洪铭淋...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诱捕技术监测和控制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已成为松材线虫病防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利用ionoic、Spring Boot和MyBatis框架,对如何构建松墨天牛诱捕器的智能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系统通过浏览器端主页给用户提供的功能包括生成和管理二维码、查看和汇总诱捕数据、诱捕器空间分布可视化展示和统计分析等,通过APP端提供给用户的功能包括扫描二维码获取诱捕器空间位置信息、自动解析行政区划、录入诱捕情况、不同网络状态下的数据远程传输等.APP使用简便,作业人员在几分钟内即可学会熟练使用.系统已部署到云服务器上,并管理近4万个诱捕器,运行情况正常.平台在福建和山东省的成功应用表明,本系统可以实现对大量诱捕器的高效数据采集、管理和统计学分析,解决了人工记录和管理野外诱捕信息费时费力易混乱的问题.

    松墨天牛智能管理统计学分析可视化

    上海辰山植物园常见蛾类群落结构研究

    章一巧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6—2017年,通过群落物种数(S)和个体数(N)、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等处理以及蛾类群落的种-多度曲线分析,对上海辰山植物园灯下蛾类发生及数量变化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辰山植物园内蛾类年均数量311105头,隶属于30科191种;该区域优势类群为草螟科和夜蛾科,其中淡剑贪夜蛾为全年优势种;4月到9月,灯下蛾类的个体数量和物种丰富度呈总体上升趋势,在8月达到顶峰;多样性的时间格局与均匀性的时间格局总体趋势一致,两者变化均在5、6月有明显下降,到10月开始重新攀升.蛾类种-多度关系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模型,说明蛾类在上海辰山植物园生存的植被群落稳定,生态环境保持较好.

    蛾类多样性群落结构种-多度分布上海辰山植物园

    膜翅目锤角叶蜂科的系统分类学研究简史

    任雪毓王梅王鸿斌李国宏...
    3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锤角叶蜂科是膜翅目叶蜂总科中一个数量较少,形态特征较为原始的类群.到目前为止,该科既包含已绝灭的化石类群,又拥有丰富的现生种类.笔者详细回顾锤角叶蜂科的研究历史,统计世界范围内已记载的锤角叶蜂科化石及现生物种名录、地理分布及其寄主情况.初步分析锤角叶蜂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广腰亚目锤角叶蜂科形态特征分类学寄主

    四种药剂防治远东龟铁甲药效试验

    温玄烨王越董瀛谦姜璠...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远东龟铁甲Cassidispa relicta成虫为研究对象,通过林间试验,比较5%吡虫啉乳油(EC)、1%苦参碱可溶液剂(SL)、8%氯氰菊酯悬浮剂(SC)、2%噻虫啉SC对远东龟铁甲的防治效果,筛选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治远东龟铁甲的最佳药剂;探讨1.2%烟碱·苦参碱烟剂(FU)喷烟防治远东龟铁甲的最佳距离.结果表明:稀释3000倍的5%吡虫啉EC、稀释4000倍1%苦参碱SL和稀释500倍的8%氯氰菊酯SC,防治效果均较好,施药7 d后死亡率可达100%;施用稀释1500倍的5%吡虫啉EC、稀释1000倍的1%苦参碱SL或稀释500倍的8%氯氰菊酯SC可快速压低虫口密度,施药3 d后,校正死亡率超过90%.当应用1.2%烟碱·苦参碱FU 12 h后,在15 m范围内,对远东龟铁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5 m范围内,远东龟铁甲成虫的死亡率最大.建议选用5%吡虫啉EC、1%苦参碱SL或8%氯氰菊酯SC喷雾,配合1.2%烟碱·苦参碱FU在15 m范围内喷烟防治.

    远东龟铁甲药剂死亡率防治效果

    树皮穿透剂搭载药剂防治松褐天牛幼虫试验

    仇慧娟王辉邹芹梁玉勇...
    53-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