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森林病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宋玉双

双月刊

1671-0886

slbc@chinajournal.net.cn

024-86800056

110034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中国森林病虫/Journal Forest Pest and Diseas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科技动态,普及森防知识为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单位,主要读者对象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林业职工及农林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豆杉枝枯病病原鉴定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乔雨晴李媛罗国安徐燕婷...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枝枯病是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其病原并筛选出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对曼地亚红豆杉枝条发病部位进行了组织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结合rDNA-ITS,β-tubulin,tef1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进行病原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 6种代表性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曼地亚红豆杉枝枯病的病原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 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菌丝的EC50分别为 0.065,0.548 mg/L,抑制效果较好且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可为红豆杉枝枯病的科学诊断与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枝枯病曼地亚红豆杉病原鉴定毒力测定

    微红梢斑螟引诱剂的林间筛选

    张涛李红卫仇学建张柳...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发和优化引诱剂对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的诱捕效果,参考前人研究结果和预试验调整微红梢斑螟性信息素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醇乙酸酯(Z11-16:Ac)、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顺-9-反-11-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9,E11-14:Ac)和顺-9-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9-14:Ac)的组成与配比,前 3个组分配比 3∶6∶1为引诱剂A、配比 5∶3∶2为引诱剂C,引诱剂A和C分别添加第 4个组分Z9-14:Ac,配比 3∶6∶1∶1为引诱剂B、配比5∶3∶2∶1为引诱剂D,引诱剂C分别添加 2种虫害诱导挥发物苯甲醛和β-石竹烯及组合;选择三角形和桶状诱捕器在北京和河北地区进行林间筛选试验验证引诱效果.结果表明:调整引诱剂A组分配比后的引诱剂C对微红梢斑螟的引诱效果显著提高,添加组分Z9-14:Ac对引诱剂A的引诱效果没有影响,而对引诱剂C的引诱效果有提升趋势;引诱剂D对越冬代雄成虫引诱效果优于引诱剂A,引诱剂A对第一代雄成虫引诱效果优于引诱剂D;苯甲醛和β-石竹烯对引诱剂C的引诱效果无显著影响;三角形诱捕器的诱集数量显著高于桶状诱捕器.监测微红梢斑螟越冬代及第一代成虫可使用不同引诱剂提高监测效率;监测和诱捕时,优先选用三角形诱捕器.

    微红梢斑螟信息素引诱剂绿色防控

    蓝莓果实挥发物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效果研究

    袁鸿宇刘丹徐芳玲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蓝莓Vaccinium spp.果实挥发物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引诱效果,探寻基于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化学生态调控技术.通过色度法判别蓝莓果实成熟程度,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不同成熟度蓝莓果实浸提液的成分和含量变化,利用Y型嗅觉仪探究蓝莓果实挥发性化合物对黑腹果蝇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蓝莓果实成熟度依据其色度范围值聚类分为未熟果、半熟果及成熟果,不同成熟度蓝莓果实挥发物中共含有 21种化合物,主要含有苯类、萜烯类、酯类、醇类、醛类物质,以醇类、醛类和酯类物质为主;除甲苯表现为一定的驱避性外,其他 20种成分均表现出一定的引诱效果;引诱效果最好的是叶醇和氧化芳樟醇,引诱率为 92.49%和 91.32%,其次为 3-戊酮和异戊酸甲酯引诱率分别为 89.07%和 87.97%,而乙酸叶醇酯的引诱率也可达到81.60%.该结果可为开发黑腹果蝇的植物源引诱剂提供参考.

    黑腹果蝇蓝莓果实成熟度挥发性成分引诱效果

    蠋蝽对不同龄期茶谷蛾幼虫的捕食效能评价

    罗梓文龚雪娜玉香甩王雪松...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对茶谷蛾Agriophara rhombata Meyr.的控制作用,在实验室及田间测定不同虫态蠋蝽对不同龄期茶谷蛾幼虫的捕食能力,研究该蝽对于茶谷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干扰作用及田间控害效应.结果表明:蠋蝽 5龄若虫对茶谷蛾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大于高龄幼虫,且显著大于 3龄若虫的捕食能力;蠋蝽 3,5龄若虫对茶谷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功能作用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其中蠋蝽 5龄若虫对 1~2龄幼虫的捕食效能最强,日最大捕食量最大;蠋蝽对不同龄期茶谷蛾幼虫的搜寻效应与其密度呈负相关,且对低龄幼虫的搜寻效应显著大于高龄幼虫;建立蠋蝽与茶谷蛾不同密度比下的捕食干扰反应方程,干扰发生后蠋蝽的平均捕食量及捕食作用率逐渐下降;蠋蝽 5龄若虫对茶谷蛾 3~4龄幼虫的田间防效与对 5~6龄幼虫的田间防效没有显著差异;而蠋蝽成虫对 5~6龄幼虫的田间防效显著高于对3~4龄幼虫.蠋蝽可以作为田间防治茶谷蛾的天敌昆虫.

    蠋蝽茶谷蛾捕食行为功能反应生物防治

    重阳木新害虫——曲波舟蛾

    李胜华路广亮高磊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新发现一种危害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的食叶性害虫,经鉴定为曲波舟蛾Porsica curvaria(Hampson).描述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测定了该虫的DNA条形码序列(COI基因).通过室内饲养和室外观察,初步掌握了该虫在上海的生物学特性和年生活史,同时对其分布、发生情况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曲波舟蛾重阳木雄性外生殖器形态特征生活史DNA条形码

    山核桃透翅蛾成虫生殖系统的形态和结构

    梁甜巨云为彭方仁周洁璐...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核桃透翅蛾Sphecodoptera sheni是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的一种主要蛀干害虫,为明确其成虫生殖系统的结构,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解剖后的雌雄成虫生殖系统的形态和结构.结果表明:山核桃透翅蛾的内生殖器在蛹期就已基本完成发育.雄蛾内生殖器由精巢、贮精囊、输精管、复射精管、单射精管和附腺组成;雌蛾内生殖器包括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生殖腔、受精囊和附腺.雄蛾外生殖器包括抱握器、背兜、基腹弧、囊形突、爪形突和阳茎等结构;雌蛾外生殖器主要由交配囊及其附属结构、导精管、前表皮突、后表皮突、肛突组成.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山核桃透翅蛾的形态学分类特征,也为其生殖生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山核桃透翅蛾内生殖器外生殖器解剖结构

    加洛墨天牛信息化学物质及应用

    郭瑞熊书贵白国栋尚晶...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洛墨天牛Monochamus galloprovincialis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在欧洲的唯一媒介昆虫,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有分布,其信息化学物质及应用已在欧洲得到系统研究,并在加洛墨天牛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介绍欧洲加洛墨天牛的发生与危害、信息化学物质及其引诱剂诱芯技术在种群监测和诱杀防治中的应用,为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松材线虫潜在媒介昆虫的安全有效治理提供参考.

    加洛墨天牛松材线虫媒介昆虫信息化学物质应用

    招引益鸟防治梭梭林害虫试验

    胡晨阳刘超通格乐格达来夫...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拉善左旗地处荒漠戈壁,森林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差,抵御虫害能力弱,虫害防治成本高、难度大.为探索低成本、无公害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在荒漠灌木林区开展筑巢引鸟、以鸟治虫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人工鸟箱总占用率达到 66.7%;招引鸟种为黑顶麻雀Passer ammodendri,繁殖期间主要取食对象为黄古毒蛾Orgyia dubia(Tauscher);每个鸟箱控制范围1 hm2 以上,试验区黄古毒蛾平均虫口减退率达到79.0%.

    生物防治益鸟招引黑顶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