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森林病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中国森林病虫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宋玉双

双月刊

1671-0886

slbc@chinajournal.net.cn

024-86800056

110034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中国森林病虫/Journal Forest Pest and Diseas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科技动态,普及森防知识为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单位,主要读者对象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林业职工及农林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美国白蛾防控历程与新时期策略探讨

    邱立新卢修亮林晓温玄烨...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是我国重大外来有害生物,对林果业及园林绿化景观等造成严重危害.回顾总结我国美国白蛾发生发展、防控工作历程及近年新情况,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从寄主种类、发生范围、世代数变化、成灾及扩散风险等方面分析发展趋势,针对性提出新时期我国美国白蛾防控策略.

    美国白蛾发生情况趋势预测对策建议

    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区划研究

    宋玉双姜生伟王家庆吴昊...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充分认识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的基础上,以承灾体森林植物区系特征为主线,结合孕灾环境的基本特征以及致灾因子的分布情况,在全部国土空间范围内,将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划分为3个一级区(灾害大区)9个二级区(灾害区)24个三级区(灾害亚区),并对划分结果进行相似程度对比分析.

    森林生物灾害分异特征区划研究

    林木蛀干甲虫携播螨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徐云张飞萍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林木蛀干甲虫携播螨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携播方式、行为习性、对携播宿主的影响等,分析和展望了林木蛀干甲虫携播螨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介绍了一种极具应用潜能的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卵寄生性新天敌松天牛小首螨Paracarophenax alternatus.

    携播螨生物学特性林木蛀干昆虫松天牛小首螨

    我国东北地区红脂大小蠹灾害风险分析

    吴昊李德斌罗在全何姗...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照灾害风险分析方法,通过与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云杉大小蠹D.micans对比分析,从致灾因子的危害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和孕灾环境的稳定性3个方面,对东北地区红脂大小蠹D.valens灾害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灾害在东北地区的潜在风险较大,且有向东北腹地进一步扩散危害趋势.

    红脂大小蠹东北地区灾害风险定性分析

    褐梗天牛携带与传播松材线虫能力的研究

    武海卫骆有庆于海英陶静...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是分布广泛的松树钻蛀性害虫,也是典型的次期性害虫,主要危害树干基部和根部,但在自然条件下是否可携带和传播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即是否为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尚无定论.基于常规生物学观察和分子检测技术,系统细致地观察褐梗天牛成虫行为,如补充营养、产卵行为、携带与传播松材线虫能力等,检测并分析松材线虫和褐梗天牛在树体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明确:褐梗天牛在自然条件下携带松材线虫的概率极小,一般不会通过啃咬松针或产卵传播松材线虫,不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除松材线虫病入侵早期的拔点除源区,无须针对褐梗天牛通过疫木伐桩处理防控松材线虫病,这对提升松材线虫疫情的精准化防控具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

    松材线虫媒介昆虫褐梗天牛传播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以湖南省为例

    黄向东颜学武张敏曾志...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探索研究、稳步发展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介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历程,以湖南省为例,系统阐述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监测预警信息化、防治信息化及检疫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展望我国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未来发展方向.

    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历程研究进展

    广东地区猴耳环的有害生物种类调查

    李落叶王宏洪雷梦英陈东明...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广东省林下药用植物猴耳环Archidendron clypearia的有害生物发生情况,2017—2021年在广东省各地对危害野生和人工栽培猴耳环的有害生物种类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广东地区危害猴耳环的有害生物有49种,其中病原微生物7种、昆虫38种、螨1种、有害植物3种.危害严重的有害生物主要有藻斑病菌(Cephaleuros virescens)、枝枯病菌(Phomopsis sp.,Phyllosticta sp.)、斜纹拟木蠹蛾Indarbela obliquifasciata、黑缘袋斑螟Ptyobathra hypolepidota、荔枝异形小卷蛾Cryptophlebia ombrodelta、檗黄粉蝶Terias blanda、三列鬃软蚧Trijuba oculata和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初步清查了广东省危害猴耳环的有害生物种类,为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有害生物药用植物猴耳环种类调查

    自主合成美国白蛾性信息素诱芯林间诱捕活性及应用

    胡天义赵旭东耿薏舒张龙娃...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检测自主合成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组分的引诱活性,通过林间试验,比较自主合成与进口性信息素诱芯的野外诱捕效果,探索其在美国白蛾发生期监测的应用和诱芯持效时间与进口诱芯的差异.结果表明:自主合成和进口性信息素诱芯对不同世代美国白蛾的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其在挂设105 d后与新挂设诱芯的野外诱捕效果差异显著(P<0.05);进口美国白蛾性信息素诱芯在挂设117 d后与新挂设诱芯的野外诱捕效果差异显著(P<0.05).表明自主合成性信息素诱芯可以完成美国白蛾种群动态监测以及发生期监测,并可应用于美国白蛾的综合治理.

    美国白蛾自主合成性信息素发生期监测持效期诱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