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卤阻燃聚乙烯的研究进展

    李占冲孟凡涛魏春城段旭晨...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碳族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在聚乙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最后对聚乙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进行总结.

    聚乙烯复合材料阻燃

    聚丙烯的绿色环保固相接枝法研究进展

    张雅峰陈安华王恒鑫熊林颖...
    6-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对化工生产中的污染问题日益重视,传统的聚丙烯熔融接枝和溶液接枝的工业化生产面临巨大的考验,而发展绿色环保的聚丙烯固相接枝法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热引发、光引发、等离子体引发、辐射引发、其他方法等五个方面综述了绿色环保的聚丙烯固相接枝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固相接枝法的优缺点,最后对绿色环保的聚丙烯固相接枝法的前景进行展望.

    聚丙烯接枝物绿色环保固相接枝法

    BOPA薄膜拉伸过程中结晶行为的研究进展

    王学军齐辉陈文杰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要介绍了聚酰胺6 (PA6)晶体形态的类型及其衍变,系统总结了PA6结晶相关的研究进展及拉伸应变过程对PA6晶型转变和微观结构的相互影响.讨论了目前研究成果对双向拉伸聚酰胺(BOPA)薄膜生产的指导作用和BOPA未来发展的前景.

    聚酰胺双向拉伸结晶薄膜尼龙6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轻量化的应用和前景

    姜立业李娜陈鹏蒋国鑫...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材料的轻量化研究是现代设计制造的一大主流.随着社会对节能减排要求的日益提高,轻量化材料在各领域的应用将会更为广泛,轻量化材料是未来材料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在轻量化的应用和前景进行简要介绍,综述了国内外几种有代表性的碳纤维型号和主要的成型工艺,结合轻量化这一特点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成型工艺应用

    玻璃纤维薄壁圆管复合结构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罗振敏邓婕王涛杨勇...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玻璃纤维薄壁圆管属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一种,是指由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嵌入已固化的热固性树脂中或被其包裹形成复合结构的材料.针对玻璃纤维薄壁圆管复合结构从制备工艺到力学性能表征方面进行概述,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模压成型、纤维缠绕工艺等,力学性能方面包含失效形式、压缩性能和弯曲性能等,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玻璃纤维薄壁圆管复合结构制备工艺力学性能

    UiO-66/PES混合基质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

    包亚晴黄李金鸿李新冬周苡戎...
    26-3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醚砜(PES)为主要膜材料、溶剂热法合成UiO-66并掺入铸膜液中,通过非溶剂相转化法(NIPS)制备了混合基质超滤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接触角测量仪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制备的UiO-66和混合基质膜进行表征.重点考察了UiO-66添加量对膜表面形貌、内部结构、亲水性、渗透截留性能及耐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混合基质膜对牛血清蛋白(BSA)的截留率均在98%以上;当UiO-66添加量为1.0%时,混合基质膜的性能最佳,此时UiO-66在膜结构中均匀分布,膜表面亲水性增强,膜内部形成疏松的多孔结构,纯水通量达到365.62 L/(m2·h);且膜面的粗糙度显著降低,由原膜的7.67 nm降到3.54 nm,耐污染性能随之增强,通量恢复率由原膜的74.33%提高到84.51%,各方面性能均有一定的提升.

    聚醚砜金属有机骨架UiO-66混合基质膜耐污染

    纳米氧化锌高效催化左旋丙交酯制备及工艺研究

    宋园园田桂英王松博王慧卿...
    33-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纳米氧化锌为催化剂,通过两步制备法:乳酸(LA)低聚物制备和低聚物裂解环化,制备左旋丙交酯(L-LA).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式扫描量热法对所制备L-LA样品进行深入表征.研究旨在优化丙交酯的制备工艺条件以提高产品收率,因而详细探究了催化剂含量、脱结合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馏出温度等参数对L-LA收率的影响.结果 显示,催化剂含量为0.2%,反应温度为120℃,反应5h,馏出温度为240℃时为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并以此对反应的机理进行讨论.

    左旋丙交酯纳米氧化锌聚乳酸脱水温度馏出温度

    改性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在HDPE中的应用

    曹笑宁马亚丽岳岩邓晓阳...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低品位菱镁矿为原料,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剂,通过蒸氨-沉镁改性-水热过程制备改性氢氧化镁[KH570-Mg(OH)2],改性剂在Mg(OH)2生成体系中加入.采用吸油值、活化指数、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改性结果进行表征,在改性时间为60min,改性剂用量为2%,并进行水热处理工艺制备的Mg(OH)2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Mg(OH)2活化指数达到了98.75%,吸油值为53.05 mL/100g,接触角为149°.整个工艺连续且可循环,为制备疏水性Mg(OH)2工业生产提供实验基础.并将改性前后的Mg(OH)2应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测试其阻燃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KH570-Mg (OH)2添加量为40%时,HDPE/KH570-Mg (OH)2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为29.5%,达到阻燃级别,拉伸强度为18.40 MPa,断裂伸长率为217.11%,验证了改性后的Mg(OH)2与HDPE有较好的相容性.

    氢氧化镁表面改性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线型高密度聚乙烯

    层层自主装法制备GO杂化多壁微胶囊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探究

    陈斯佳杨琦田宇轩李海燕...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石墨烯(GO)纳米粒子片层结构可用作Pickering乳液分散剂,芯材离子液体的稳定分散是制备微胶囊的关键,以GO作为Pickering乳液分散剂,并设计以GO为单一壁材制备了自润滑微胶囊,考虑到GO具有优异的耐摩擦性能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再通过层层自主装法,使得壁层之间可以通过静电吸附和氢键作用连接,从而合成多层GO壁自润滑微胶囊.重点研究pH值、油水比、GO的质量浓度对GO的Pickering乳液的影响及GO杂化多壁微胶囊制备的最佳稳定条件.实验证明在pH值为2,油水质量比为5%,GO质量浓度为0.1 mg/L的实验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最佳.

    氧化石墨烯Pickering乳液微胶囊稳定性层层自主装

    DDI/IPDI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李鋆鲍俊杰黄毅萍
    49-5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二聚酸二异氰酸酯(D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WPU),探究了m(DDI)/m(IPDI)的配比对水性聚氨酯乳液粒径、胶膜接触角、表面能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DDI含量的增加,聚氨酯乳液粒径及黏度逐渐增加,胶膜的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增大,表面能减小.当DDI∶IPDI质量比=1∶1时制备的水性聚氨酯综合性能最优,乳液的平均粒径为81.43 nm,胶膜表面能为29.66 mJ/m2,拉伸强度为37.02 MPa,24 h吸水率为2.27%.

    二聚酸二异氰酸酯水性聚氨酯表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