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溶性聚酰亚胺树脂的合成及其薄膜制备

    王刚卢春燕刘帅汪海平...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含支链3,3'-二乙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EA)为二胺单体,采用高温一步法与四种二酐进行聚合,合成了四种聚酰亚胺(PI)树脂,并制备了一系列聚酰亚胺薄膜.对聚酰亚胺树脂进行了溶解性测试,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静态热机械分析仪及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PI薄膜的结构、光学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 表明,该系列树脂溶解性优异,薄膜热稳定性良好,5%热失重温度(Td5)均在390℃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高于230℃,两种半脂环族PI薄膜的光学性能优异,紫外截止波长280 nm.

    聚酰亚胺可溶浅色薄膜

    基于FDM的可溶性支撑材料打印及溶解工艺研究

    陈峻岐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讨论了聚乙烯醇(PVA)作为水溶性载体材料,在熔融沉积成型(FDM)三维打印中用于复杂的或镂空产品的支撑部分的应用.首先介绍了PVA材料在FDM打印挤出的难点,然后使用自主研制的PVA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优化PVA作为支撑材料的最佳打印参数等.实验采用双喷头FDM打印设备,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作为基体材料,通过改变挤出温度、打印平台温度、水溶剂温度和浸泡时间4个参数,优化了PVA与ABS结合打印参数和溶解参数,得到PVA材料的最佳打印温度范围195~205℃,打印平台温度为110~120℃,最适宜水溶剂温度范围85~94℃.

    聚乙烯醇水溶性熔融沉积成型打印温度水溶剂温度

    第三单体含量对ETFE结晶行为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胡鑫路王影宋立新周黎旸...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单体的添加通常会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产生明显影响.选取第三单体类型相同但含量不同的三种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广角衍射分析(WAXD)、小角散射分析(SAXS)、偏光显微(POM)等方法深入研究了不同第三单体含量对ETFE结晶行为及晶体结构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了光学性能测试.结果 表明,随第三单体含量的增加,ETFE主链上会引入更多短支链并使支化度提升,这使得材料的结晶行为受到明显抑制并使结晶度下降,进一步地会形成更多排列不规则的破碎片晶并使材料无法生长出规则球晶,从而使材料的雾度降低并使透过率得到提升.通过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第三单体含量对ETFE结构与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对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

    第三单体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结晶行为光学性能

    改性凹凸棒土增容PP/PGA复合材料及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杨光远彭三文王闻车静...
    119-12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凹凸棒土(ATP)进行表面化学改性制得ATP-KH570,再经接枝聚合制得ATP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粒子(ATP-g-PGMA).以ATP-g-PGMA为增容剂,协同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对PP/聚乙醇酸共混物(PP/PGA)进行增容改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扫描电镜(SEM)对改性粒子和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ATP-g-PGMA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纺丝性能、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PP/PGA/ATP-g-PGMA复合纤维对不同气体的吸附性能和降解性能.结果 表明,通过接枝聚合成功制得ATP-g-PGMA改性粒子,ATP-g-PGMA协同PP-g-MAH能显著提高PP和PGA的相容性;随ATP-g-PGMA用量增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GA结晶逐渐受限,甚至于不结晶,PP的结晶温度逐渐升高,出现熔融双峰特征.复合纤维对极性和非极性气体的吸附率明显高于纯PP纤维,PP可显著延缓复合纤维中PGA的降解过程.

    聚丙烯聚乙醇酸凹凸棒土增容改性复合纤维结构与性能

    BN@APP/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

    黄遵初杨亚东陈丽娟唐刚...
    124-129,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聚磷酸铵(APP)对氮化硼进行表面改性,并进一步制备出聚磷酸铵改性氮化硼(BN@APP)/水性聚氨酯(WPU)复合材料.结果 表明,当BN@APP的添加量为0.75%时,BN@APP/WPU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是未改性WPU拉伸强度的2.2倍,这是因为BN@APP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与基体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随着BN@APP添加量的增大,BN@APP/WPU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火焰蔓延指数逐渐降低,表明材料的火灾安全性能不断提升.当BN@APP的用量为1%时,BN@APP/WPU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热释放总量分别比未改性WPU下降24.5%和6.9%,表明BN@APP具有较高的阻燃效率.BN@APP能够显著提升聚氨酯基体的成炭性能,在燃烧过程中的聚氨酯表面形成有效的阻隔层,抑制材料的热降解以及可燃性热解产物的逸出,从而使阻燃性能提升.

    聚磷酸铵氮化硼表面改性水性聚氨酯阻燃性能

    等规聚丁烯-1管材料的耐热老化性能研究

    王友健李景庆王峰忠张斌...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等规聚丁烯-1 (iPB-1)是一种优异的管道材料,特别适合制备薄壁小口径受压管材,iPB-1树脂近年已逐步国产化,但耐长期静液压定级实验评估长期使用寿命时仍有不足.经考察并对比Basell公司进口和国产两种iPB-1管材料在模拟长期静液压实验的95℃热水和空气气氛常压热烘条件下氧化诱导时间和拉伸性能的变化规律,发现国产iPB-1管材料短期耐水抽提性优于进口料但空气气氛下的耐热老化性略显偏弱,国产料改性后在95℃热水中4000h后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优于进口料而杨氏模量偏低,有更突出的强度和韧性优势.

    等规聚丁烯-1热老化氧化诱导时间拉伸性能

    典型聚磷酸盐对RPUF材料阻燃性能的提效

    郝世军马墨宸韩忠林王靖宇...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可膨胀石墨/甲基膦酸二甲酯体系为基础,引入3种典型的聚磷酸盐阻燃剂:聚磷酸铵(APP)、焦磷酸哌嗪(PAPP)和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制备了聚磷酸盐/磷酸酯/可膨胀石墨三元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材料.探究了典型聚磷酸盐对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提效作用,对燃烧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在3种聚磷酸盐提高极限氧指数和降低热释放作用的比较中,APP<PAPP<MPP;在抑烟性能方面,APP起到负面作用,而PAPP和MPP均能够降低烟和一氧化碳的释放.同时,3种聚磷酸盐的加入不会明显改变阻燃RPUF的表观密度、导热系数和压缩强度.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聚磷酸盐阻燃复合材料可膨胀石墨

    具有屏蔽蓝光性能的PVA基功能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戚燕俐张志海吴雨晗蔡宇辰...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颜色互补原理,以聚乙烯醇(PVA)为基材,黄颜料为蓝光吸收剂,制备具有屏蔽蓝光特性的PVA基功能薄膜.通过调控黄颜料的种类和含量,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黄颜料对蓝光屏蔽性能和薄膜透光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耐晒黄的蓝光屏蔽性能最佳,且当其含量为0.5%时,蓝光屏蔽性能达到饱和状态.

    聚乙烯醇耐晒黄屏蔽蓝光透光性

    焙烧还原条件下硬脂酸钠改性水滑石的制备及应用

    张进成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镁铝碳酸根型水滑石MgAl-CO3-LDHs (LDHs)为前驱体,硬脂酸钠(NaSt)为改性剂,通过焙烧还原法在硬脂酸钠的溶液中制备硬脂酸钠改性水滑石LDHs-NaSt,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不同改性剂加入量条件下得到的改性水滑石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氮气保护下,焙烧后的水滑石可以成功复原,硬脂酸钠对LDHs的改性为表面改性,但影响复原水滑石的结晶度.改性水滑石可以改善PVC的初期着色性和长期热稳定性,随着改性剂浓度的增大,当NaSt与LDHs质量比为1∶4时,静态热老化时间可以达到370 min,比未改性水滑石热稳定性能提升了61%.

    硬脂酸钠改性水滑石焙烧还原表面改性聚氯乙烯热稳定剂

    紫外光固化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孙志腾程攻刘学清
    153-15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3,3'-二羟基联苯胺(P-HAB)、[4,4'-(4,4'-异亚丙基二苯氧基)双(邻苯二甲酸酐)](BPADA)、马来酸酐(MA)、丙烯酰氯等,合成了一种新型紫外光固化双马来酰亚胺(BMI);以BMI为预聚物,4-丙烯酰吗啉(AMP)为稀释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Irgacurc-184)为光引发剂,制备了紫外光固化BMI-AMP树脂;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超导核磁共振仪(NMR)表征了BMI的化学结构,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测试BMI及BMI-AMP树脂的热性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DHR流变仪(DHR)测试光学性能.结果 表明,BMI-AMP树脂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及光透过率,热分解温度达421.69℃,玻璃化转变温度达267℃,最大透光率为99.38%.

    紫外光固化双马来酰亚胺光致聚合透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