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硬段对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张建航张继清崔涛王达麟...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醚多元醇、不同种类的异氰酸酯及醇类扩链剂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聚法工艺合成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MPUE)生胶,与各种橡胶助剂配合,采用橡胶加工方法进行混炼、硫化.通过改变MPUE中的硬段含量和异氰酸酯种类,探究硬段的结构对MPUE力学性能、低温柔顺性和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硬段含量的升高,MPUE的硬度和拉伸强度不断升高,断裂伸长率不断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耐老化性能提高;采用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合成的MPUE力学性能相对较好,采用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合成的MPUE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异氰酸酯种类对MPUE的耐老化性能无明显影响.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硬段含量异氰酸酯种类玻璃化转变温度耐老化性能

    PBAT作为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的食品安全性分析

    朱东波吴雄杰陶强吴先锋...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作为新型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材质的食品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谱联用仪和红外光谱仪等设备,采用标准检测方法,研究PBAT保鲜膜在不同的食品模拟物(水、4%乙酸、20%乙醇、95%乙醇)和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总迁移量、1,4-丁二醇、对苯二甲酸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总迁移量和邻苯二甲酸酯类迁移量受温度影响明显,随温度升高而增多;在20℃/10d和100℃/2h迁移条件下,总迁移量(95%乙醇)不符合标准要求.建议保鲜膜应尽量避免在冷冻、冷藏和高温环境下使用.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食品模拟物保鲜膜总迁移量特定迁移量

    高低温循环及湿度耦合作用对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任银银石建军贾彬刘曹锐...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高低温循环(-40~40℃/-40~25℃)及湿度(有水、无水)两种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拉伸性能变化规律以及界面损伤机理,循环实验包括0,5,10,100,200,300周期,结合拉伸强度测试、吸湿实验及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不管在有水还是无水的环境下,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高低温循环周期增大整体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高低温循环5周期时开裂最严重,拉伸强度到达谷点,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直至100周期左右,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峰值,随后下降;拉伸模量影响不大;树脂基体与纤维界面产生的微裂纹被证明是导致复合材料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湿度的耦合作用促进裂纹的扩展,明显削弱了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低温循环作用湿度拉伸性能吸水性

    阳离子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董增吴永耀张怀秀段红...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不同用量的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为改性剂,制备改性度在0.046~0.531的季铵盐阳离子淀粉(CS).以制备的阳离子淀粉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基材,甘油为塑化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不同配比的CMC/CS复合膜.考察CS与CMC的混合比例对膜液流变性、复合膜理化特性的影响,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制备的淀粉和复合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HPTAC成功接枝到淀粉上,阳离子淀粉的添加可以降低CMC溶液的黏度,提高CMC膜的力学强度、吸水性和阻隔性,且与阳离子淀粉添加量和改性度呈现正相关性,阳离子淀粉对复合膜的颜色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差异不显著.因此,阳离子淀粉在制备抗菌、高阻隔、高强度复合包装材料中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阳离子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膜流变特性力学强度

    碳基气凝胶/还原氧化石墨烯涂覆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翟天亮谯城城武肖肖韦良强...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基气凝胶的脆性、不可压缩性和较差的回弹性制约了其应用.通过原位冷冻干燥法将碳基气凝胶(CA)直接生长在具有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涂层的聚氨酯开孔泡沫(PUF)中,制备了 CA/rGO-PUF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取向结构对CA/PUF复合材料电导率、压缩性能和压阻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复合材料电导率随环境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PUF的泡孔被CA完全填充,复合材料同时具有CA的电学性能和PUF的力学性能.PUF表面的rGO涂层与CA结合性良好,复合材料具有温敏特性.CA/rGO-PUF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各项异性,在取向方向上的电导率为1.90 S/m,是垂直于取向方向的5倍.复合材料在两个方向上均展现了优异的回弹性能、稳定的压阻循环性能和负温度系数效应.

    碳基气凝胶聚氨酯泡沫压阻性能负温度系数

    功能化纤维素纳米晶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杨帆王玮王政张胜文...
    147-15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酸解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的基础上,通过两步改性将原儿茶酸(PA)引入到CNC表面,得到功能化CNC(CP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明PA成功接枝到CNC表面上;反滴定法表明CPA中酚羟基含量可达3.604 mmol/g;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表明改性后CNC的结晶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纳米尺寸.进而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CPA引入到聚丙烯(PP)复合体系中.采用热重分析仪(TG)测定复合材料的氧化诱导时间(OIT),在CPA添加量达到4%时,静态OIT提升了 838.83%,动态OIT提升了 25.75%.应力-应变曲线分析表明在3%的添加量下,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升了 28.46%和28.97%,增强效果最好.结果表明,CPA对PP兼具良好的抗氧化和增强效果.

    纳米纤维素晶原儿茶酸抗氧化增强

    改性木质素对PLA/PPC复合包装膜性能的影响

    张楠赵曼张正健陈蕴智...
    154-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TBDMSC1)对碱木质素(AL)进行甲基硅烷化改性,并将改性木质素(SAL)与聚乳酸(PLA)/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材料熔融共混吹塑成膜,探讨了不同含量的SAL对复合包装膜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阻隔等性能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SAL与PLA/PPC之间的相容性明显改善.热性能测试表明SAL的加入提高了 PLA的结晶能力.力学和阻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PLA/PPC复合包装膜相比,当SAL用量为1.5%时,PLA/PPC/SAL复合包装膜的力学强度和氧气阻隔性能达到最佳,其中拉伸强度提高了 6.9%,氧气阻隔性能提高了 33.7%;复合包装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在SAL添加量为1%时达到最低值.

    聚乳酸聚碳酸亚丙酯碱木质素甲基硅烷化复合包装膜

    表面改性凹凸棒土对等规聚丁烯-1结晶行为影响

    毛双丹林福华李向阳赵玉英...
    16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凹凸棒土(ATP)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凹凸棒土(KATP),以改善其与等规聚丁烯-1(iPB)的界面相容性并使用溶液共混法制备iPB/ATP复合材料.红外光谱仪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证明,KH570成功接枝到ATP表面,从而改善了两者的界面相容性.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表明,添加ATP可以显著加快iPB晶型Ⅱ的结晶速率且添加KATP效果更优,这取决于KATP与iPB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添加5%ATP和5%KATP的iPB完成晶型转变的退火时间分别为72 h和96 h,而纯iPB退火120 h时仅转化了 85%.这说明ATP可有效促进iPB晶型转变,但表面改性引起的晶格屏蔽作用导致添加KATP对其晶型转变促进效果略差.这说明相较于界面相容性,iPB与ATP的晶体学关系对促进其晶型转变更为重要.

    等规聚丁烯-1凹凸棒土表面改性结晶行为

    热处理蔗渣纤维素/PVA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正武潘远凤蔡平雄
    168-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纯蔗渣纤维素膜的包装性能,通过热处理和氢键作用制备性能优良的蔗渣纤维素/聚乙烯醇(PVA)复合膜.对复合膜的结构、力学性能、阻隔性、耐水性等进行综合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70℃热处理后,含4%PVA的蔗渣纤维素复合膜的综合性能最佳.由于纤维素与PVA之间氢键以及热处理后醚键的共同作用,复合膜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了52.83 MPa和26.32%,相比纯纤维素膜分别提高了约33%和500%.PVA的引入使得复合膜的氧气透过率[0.75×10-14 cm3·cm/(cm2·s·Pa)]相比纯纤维素膜[3.6×10-14 cm3·cm/(cm2·s·Pa)]降低了 5倍.此外,复合膜的力学性能与透氧性能对高湿度的敏感性较低,表明其有良好的耐水性.综合分析表明,复合膜在食品包装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蔗渣纤维素聚乙烯醇热处理力学性能耐水性食品包装

    三种生物质填料对生物质/CO-PA选择性激光烧结件性能的影响

    李昊霖李健佟淑慧王扬威...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生物质填料对生物质/共聚酰胺(CO-PA热熔胶)复合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件性能的影响.采用机械共混的方式制备了稻壳/CO-PA(RHPA)、秸秆/CO-PA(CSPA)和纤维素/CO-PA(MCPA)三种生物质复合材料,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打印生物质复合材料烧结件.使用扫描电镜(SEM)表征材料颗粒形貌和烧结件断面形貌,探讨了三种不同生物质填料对生物质复合材料烧结件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RHPA烧结件力学性能最优,MCPA烧结件的表面质量最高,三种生物质材料烧结件尺寸公差等级均为IT13.

    选择性激光烧结生物质激光烧结耗材微观形貌成型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