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胶量对PMI泡沫/铝合金夹层复合材料滚筒剥离强度的影响

    姚丁杨张元刘小芳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铝合金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真空袋压成型工艺,研究了双组分环氧胶黏剂不同用胶量对复合材料滚筒剥离强度的影响,并通过仿真计算模拟了不同用胶量下复合材料的剥离性能.实验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均表明:在用胶量500~1 100g/m2的范围内,产品的用胶量越多,则复合材料的滚筒剥离强度越高,用胶量与滚筒剥离强度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铝合金夹层结构滚筒剥离强度

    ISO 294-1注塑试样制备标准的术语和注塑机操作参数

    王超先陈宏愿蔡春飞王少鹏...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ISO 294-1:2017《热塑性塑料材料的注塑试样制备 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是该标准的第2版,其主要技术变更是增加了关于注塑机操作参数的附录以提高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本文将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和注塑工艺相结合,突出注塑试样制备与制品制备方法的目的性差异,对标准中的术语和注塑机操作参数的技术内容进行分析.同时明确注塑参数的设定原则、建立部分注塑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塑料注塑试样制备术语操作参数设定原则

    聚合物含量对氯化聚氯乙烯平板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杨泉赵宝宝王震凤权...
    125-13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而超滤膜在污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氯化聚氯乙烯(CPVC)为膜材料,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致孔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溶剂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超滤膜,考察了不同CPVC含量(15.50%-21.50%)对超滤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CPVC含量的增加,所制备的超滤膜的致密皮层逐渐变厚、孔隙率逐渐减小,导致纯水通量逐渐减小、BSA截留率逐渐增大.当CPVC含量为21.50%时,所制备的CPVC超滤膜的纯水通量为498.67 L/(m2·h),牛血清白蛋白(BSA)截留率为90.96%.

    超滤膜氯化聚氯乙烯聚合物含量纯水通量

    呋喃树脂改性二胺型苯并噁嗪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赵星宇夏益青郭琪琪石锐...
    132-13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苯酚-4,4'-二氨基二苯甲烷型苯并噁嗪(P-ddm)的耐热性能,采用溶剂法将生物基呋喃树脂与P-ddm进行共混.凝胶化时间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共混体系的聚合反应行为.结果表明,呋喃树脂的加入可以降低共混体系的起始固化温度,使得固化反应更加容易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呋喃树脂加入对共混体系的化学结构的影响;热重分析(TG)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表征了共混体系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呋喃树脂的加入可以提高共混体系的残炭率、交联密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其中P(P-ddm/呋喃-10)体系在800℃残炭率达到了 59.4%,P(P-ddm/呋喃-4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较于P(P-ddm)提高了 22℃.

    苯并噁嗪呋喃树脂共混改性

    煤基共聚聚丙烯与复合成核剂协同增强增韧聚丙烯

    宋程鹏张守玉郑鹏程陈同海...
    137-14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万能材料实验机等研究了 α/β复合成核剂与煤基嵌段共聚聚丙烯(PPB)协同作用对均聚聚丙烯(PPH)力学性能及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基PPB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PH的冲击与拉伸韧性,且保持较高的刚性.α/β复合成核剂与煤基PPB的协同使用可以大幅度提升PPH冲击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这主要归功于β晶型的形成和PPB的协同增韧补强.根据DSC测试,经过退火处理的协同改性聚丙烯拥有更完善的晶体生长与β晶型,表现出较好的刚韧平衡.当PPH/PPB质量比为5 ∶1,α/β成核剂质量比为1 ∶2时缺口冲击强度超过54kJ/m2,断裂伸长率超过530%且弯曲强度和拉伸屈服强度均超过30 MPa.

    煤基共聚聚丙烯成核剂增韧

    石墨添加量对聚氨酯增韧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流变与阻燃性能影响

    陈荣源潘其营万耀辉王哲...
    14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向聚氨酯(PU)增韧环氧树脂(EP)复合体系中加入不同添加量的石墨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不同添加量的石墨在EP复合体系中的分散情况以及对复合体系的流变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冲击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添加量下石墨分散均匀,超过10%出现明显的团聚体,超过15%后,复合体系的黏度大幅度提高,在添加量为20%时,复合体系达到凝胶点时间最短为3 500 s,各体系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均提高,对剪切作用具有更强的黏弹响应性.当石墨添加量20%时,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增大13.4℃,体积电阻率最高下降达89.7%,但仍在1013Ω·cm以上,满足绝缘要求.石墨添加后降低了EP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当石墨添加量为10%及以上时,各复合体系的热释放速率(HRR)峰值和总热释放量(THR)明显下降,提高了 EP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

    环氧树脂石墨复合材料流变性能阻燃性能

    基于肌束结构的仿生高性能抗缺陷聚氨酯

    王超张昊吴锦荣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骼肌由束状排列的肌肉纤维构成,这种独特的纤维结构使得骨骼肌能够承受很大的载荷,并具备出众的抗疲劳特性和抗缺陷能力.利用氨纶纤维和聚氨酯弹性体,制备了基于肌束结构的仿生聚氨酯复合材料,并且详细表征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断裂特性和抗疲劳性能,以及纤维排布方式对于材料性能的影响.在强界面相互作用存在的前提下,弹性纤维可以有效抑制裂纹在基体中的扩展,进而在有缺口或裂纹产生时,材料仍可以具备很强的力学性能.该仿生设计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其他材料体系当中,为制备低填充量的纤维增强材料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聚氨酯仿生材料肌束结构抗缺陷

    良低温韧性的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的研究

    张超安朋李建军
    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马来酸酊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烯烃弹性体(POE/PE-g-MAH)、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三种增韧剂的增韧效果,评估普通无碱玻璃纤维、高强高模玻璃纤维类型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SGF-PA)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玻璃纤维长度、增韧剂分散状态、多轴冲击等进一步表征,从而得到增韧剂分散较佳、力学性能优异且可具有较好低温韧性的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材料.结果表明,POE-g-MAH在SGF-PA中增韧剂分散直径可达到10.7 μm,从而使得的增韧效果、力学性能优于POE/PE-g-MAH和EPDM-g-MAH增韧剂,结合高性能玻璃纤维,使得增强效果优于普通玻璃纤维,并且成品中数均玻璃纤维保留长度可达到326 μm,当增韧剂含量为8%时能较好满足低温韧性、力学性能等实验要求.

    尼龙增强增韧玻璃纤维长度

    炭黑/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半导电屏蔽料制备与性能

    杨前程侯帅贾利川鄢定祥...
    162-169,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导电炭黑为填料、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为基体,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高压电缆半导电屏蔽料,研究了导电炭黑用量对半导电屏蔽料的微观结构、电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导电屏蔽料的结构和性能与导电炭黑的分散分布状态密切相关,且当导电炭黑用量为35%时,半导电屏蔽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拉伸强度为17.2 MPa,断裂伸长率为167.7%,23℃和90℃体积电阻率分别为10.4和180.4Ω·cm.此外,对比分析35%CB半导电屏蔽料与进口同类产品的结构与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配方料和公司料均具备脂肪烃和脂肪族醋酸酯的结构特征,并且体积电阻率和力学性能也相当.

    半导电屏蔽料导电炭黑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体积电阻率

    氟碳侧链对含硅聚碳酸酯基聚氨酯酶降解稳定性的影响

    张涛唐林吴和成李震...
    170-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了一种含有氟碳侧链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改性的聚碳酸酯基聚氨酯(PCU),并通过胆固醇酯酶(CE)水解实验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小角X射线散射仪(SAXS)等相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氟碳侧链的引入能够破坏硬段聚集结构,促进软段与硬段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这种软段与硬段间过强的相互作用反而限制了 PDMS向表面的迁移,酶降解24星期的样品中Fl0Sil0PCU表现出最差的样品表面及力学性能.

    氟碳侧链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碳酸酯基聚氨酯酶降解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