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CaCO3/丁苯胶乳增韧柔性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

    王朝辉王驰李航袁光明...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木塑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柔软的、可弯曲的、可卷曲的新型木塑复合材料,在铺地材料、室内装饰等领域有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以纳米CaCO3和丁苯胶乳采用共沉积法制备纳米级复合粒子,对柔性木塑复合材料增韧改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对其化学结构、断面形貌和力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级复合粒子成功制备,且当纳米CaCO3与丁苯胶乳质量比为5:3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对比未经改性的柔性木塑复合材料分别提升了160.5%、56.8%、156.5%,复合材料韧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柔性木塑复合材料丁苯胶乳共沉积增韧

    微孔发泡PP/OBC/滑石粉复合材料的泡孔结构和力学性能

    吴容川郭巍
    69-7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临界N2发泡技术和注射成型工艺制备了微孔发泡聚丙烯(PP)/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滑石粉复合材料,研究了OBC的含量对PP/OBC/滑石粉复合材料泡孔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和泡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少量OBC能改善PP/OBC/滑石粉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和泡孔结构.当OBC质量分数为10%时,PP/OBC/滑石粉复合材料的泡孔密度为2.0×106个/cm3,平均泡孔直径为57μm.OBC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但会导致拉伸强度下降.当OBC的质量分数为20%时,PP/OBC/滑石粉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高达79.7 kJ/m2,比未添加OBC时高了149.6%.当OBC质量分数高于20%时,PP/OBC/滑石粉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方式会从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当OBC质量分数为30% ~40%时,PP/OBC/滑石粉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高达501.84% ~554.63%.

    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增韧微孔发泡注射成型

    高浓度玻璃纤维增强对聚丙烯黏弹性的影响

    徐耀辉刘涛孟秀青郭鹏...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玻璃纤维对聚丙烯(PP)M30RH进行增强改性,得到玻璃纤维体积分数7.11%的GFPP18和玻璃纤维体积分数11.30%的GFPP27.通过平行板旋转流变仪动态应变扫描和动态频率扫描研究了它们的黏弹性变化.表观剪切黏度与剪切频率的变化关系显示添加玻璃纤维可提高PP的黏度,添加量越高,其零剪切黏度提高越多,并会出现显著的二次剪切变稀现象.剪切模量与剪切频率的变化关系显示添加玻璃纤维可提高PP的剪切模量,尤其是代表弹性的储能模量.Han曲线显示玻璃纤维添加越多对PP弹性的影响比对黏性的影响更显著.Cole-Cole图显示GFPP18和GFPP27出现了两个松弛阶段,高频区的因分子解缠导致,低频区因玻璃纤维约束周围的PP大分子链导致.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平行板旋转流变仪黏弹性零剪切黏度Han曲线Cole-Cole图

    可重构注塑模具连接模块的结构设计及实验研究

    车沈炀周细枝薛杭黄晶...
    80-8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生产中,注塑模具完成产品的生产任务后,一般只能进行报废处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基于此,提出一种可重构注塑模具模架设计方法,以连接模块作为最小结构单元实现模架的可重构性.设计出了基元模块和连接键的结构,以连接键尺寸参数作为优化变量,以模架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为目标,进行正交试验,获得变形量影响程度的因素由高到低分别为键槽宽、键槽深、燕尾角,得到优化后的结构尺寸为:键槽宽8 mm,键槽深5 mm,燕尾角30°.同时利用优化后的结构开展了试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与正交实验结论一致.

    可重构模架基元模块正交实验拉伸试验

    注塑试样制备过程中注射速率的设定方法

    王超先王少鹏蔡春飞陈宏愿...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射速率表示塑料熔体在模腔内流动的快慢程度,对注塑试样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提出在注塑试样制备的注射阶段,熔体在模腔内应为流动状态,并应采用体积转换的方式确定模塑体积.在确定了正确的模塑体积基础上,通过控制螺杆的注射速度调整熔体的注射时间,当该注射时间达到根据标准公式计算的结果时,熔体在模腔内的注射速率则符合标准的要求.该方法的注射速率和注射压力为函数关系,注射压力在试样制备中不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亦不能单独调整注射压力改变注塑试样的某项测试性能.该方法将注射过程与聚合物熔体的"流动"行为相关联,确保了注塑试样制备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进而提高了重复性和再现性水平.

    塑料注塑试样注射速率注射压力

    无机填料粒径对口模拉伸PP/CaCO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禹世康陈轲薛平刘鸣飞...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口模拉伸技术制备了高模、高强、轻质的聚丙烯/碳酸钙(PP/CaCO3)复合材料,分析了无机填料CaCO3粒径对口模拉伸制品微观结构、热性能、密度、力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结果表明口模拉伸过程中存在拉伸应力诱导熔融再结晶机制,粒径较小的PP/CaCO3复合材料制品的结晶度越高,结晶结构更完善.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CaCO3颗粒附近形成有沿拉伸方向的细长微孔,PP分子链段与片晶沿拉伸方向取向形成微纤结构,且CaCO3粒径越小,微纤排列越致密.口模拉伸后材料的密度降低,粒径越大密度降低效果越显著.微纤结构的形成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当填料粒径最小为1250目时,PP/CaCO3复合材料制品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112.9 MPa和5.05 GPa,其密度仅为0.87 g/cm3,材料的力学性能表现最佳.

    口模拉伸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取向微纤微孔

    循环载荷作用下聚乙烯管材老化性能及寿命预测

    陈国华方顺杨毅李明阳...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行过程中的循环载荷作用会对聚乙烯管材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为探究聚乙烯(PE)管材在循环载荷影响下的预期寿命,搭建PE管材热氧老化实验平台,对试验PE管施加循环内压载荷,并进行不同老化条件下的加速老化试验.测试老化PE管材的断裂伸长率及氧化诱导期,再分别基于PE管材断裂伸长率及抗氧剂消耗对循环载荷作用下的PE管材使用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以PE管材断裂伸长率及氧化诱导期为考察指标的预期使用寿命分别为90.04 a和118.51 a,相比基于抗氧剂损耗的寿命预测,基于力学性能的寿命预测结果更偏保守.

    聚乙烯管材寿命预测热氧老化循环载荷

    差分拉曼光谱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对药品塑料包装瓶的分类研究

    李锦姜红杨俊章欣...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一个无损检验药品塑料包装瓶并对其进行分类的模型.利用差分拉曼光谱技术对47个样品进行检测,首先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差分拉曼光谱分析并进行人工分类,再运用Fisher判别法(FD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算法(ANN-MLP/RBF)构建分类模型.在多层神经网络(MLP)模型中,使用原始数据、FDA处理后的数据、PCA降维后的数据对样本分类的正确率分别为87.23%、93.62%、97.87%,MLP模型下对样本分类的整体准确率为93%;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模型下,使用原始数据、FDA处理后的数据、PCA降维后的数据对样本分类的正确率分别为87.23%、93.62%、95.74%,RBF模型下对样本分类的整体准确率为92%.在研究相同条件下对药品塑料包装瓶进行分类时,采用PCA+MLP模型为最佳方案.

    差分拉曼光谱人工神经网络药品塑料包装瓶无损检验

    利用二维X衍射分析厚度对溶剂蒸汽加速聚丁烯-1相转变的影响

    毛禹东燕志祥姜继超宋新月...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在50℃下等温结晶10 min制成的等规聚丁烯-1(PB-1)薄片为研究对象,使用原位熏蒸装置在二维X射线衍射仪中原位测试了0.34、0.65、0.95、1.8 mm四种厚度的聚丁烯-1在正己烷溶剂蒸汽作用下的二维X射线衍射图.其中0.34 mm的聚丁烯-1在经过15 min的溶剂蒸汽处理后,对应晶型II的(200)晶面衍射峰消失,对应晶型I的(110)晶面的衍射峰达到最大值,说明此时0.34 mm厚度聚丁烯-1的晶型转变过程已完成,而0.65、0.95及1.8 mm的聚丁烯-1完成晶型转变所需时间依次为36、52、97 min.将不同厚度的聚丁烯-1样品晶型II相对减少的比率和晶型I相对生成的比率随时间的变化作图,经对比后发现在溶剂熏蒸过程中,晶型转化所需时间与聚丁烯-1厚度呈正比关系.

    等规聚丁烯-1X射线衍射溶剂蒸气加速相变

    差分拉曼光谱结合机器学习对汽车灯罩的可视化研究

    田陆川姜红陈坦之章欣...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汽车灯罩的快速无损、高效便捷的分类及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差分拉曼光谱结合机器学习对灯罩的可视化鉴别方法.利用差分拉曼光谱仪对32个品牌、9种车型共计46种汽车灯罩样品进行了检测,得到了样品的差分拉曼光谱图.对光谱数据先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用提取到的5个PCA对样品进行自组织映射(SOM)聚类,同时对聚类结果可视化处理,再结合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可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对样品进行分类预测.46个样品被分为7类,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可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准确率皆为100%,实现了对样品的分类及预测.差分拉曼光谱准确高效,谱峰尖锐清晰,可以分析样品的主要成分及填料.SOM函数分类效果较好,所建立的分类模型可以精准地对不同来源汽车灯罩样品进行区分及归属预测,为汽车灯罩物证溯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差分拉曼光谱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神经网络汽车灯罩检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