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塑料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塑料工业
塑料工业

陈敏剑

月刊

1005-5770

office@plast.com.cn

028-85570801、85558516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30号

塑料工业/Journal China Plastics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月刊,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刊登塑料工业技术方面的论文与科技成果。主要栏目有:合成工艺与工程、成型加工与设备、材料性能与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混、物化分析与测试、新技术与产品开发、国外动态、塑料市场等。读者对象为塑料工业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孔橡胶垫板的硫化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仇鹏杨凯崔永生闫思梦...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了硫化时间、硫化温度及装胶量对微孔橡胶垫板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发泡温度提高,胶料的硫化速度、发泡速度逐步提高,最大发气量逐步增大,最大扭矩先增大后平衡;较高的一段排胶温度可以提高胶料的分散程度,改善微孔垫板的耐老化性能,推荐150℃作为密炼机侧壁排胶温度;微孔橡胶垫板的静刚度随装胶量线性增大,选择25 min作为生产硫化时间,可以兼顾生产效率和垫板的耐老化性能及静刚度稳定性;在所研究温度范围内,不同硫化温度对物性的影响差异不大.综合考虑在热氧老化条件下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变化情况,使用185℃作为优选的硫化温度.

    微孔橡胶垫板硫化工艺发泡物理性能

    玻纤增强PA66激光透过率的研究

    叶士兵张超丁正亚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工作系统展示了玻纤增强PA66的激光透过率的优化过程.首先,在玻纤增强PA66体系中,利用扁平玻纤替代传统的圆形玻纤,可以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激光透过率,并且不影响材料的基础物理性能.其次,在玻纤增强PA66体系中,引入少量PA6、PA56或者共聚PA66/6,均可以一定程度提升材料的激光透过率,但是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会有一定下降.最后,共聚PA66/6完全替代普通PA66制备所得的玻纤增强PA66材料,可以获得所能观察到的最高透光率.

    尼龙激光焊接激光透过率

    硬质PVC增韧优化及玻纤增强研究

    杜瑾武元鹏邓建国纪兰香...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常规硬质PVC复合材料不同增韧助剂对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优化的配方中引入短切玻璃纤维(GF)对材料进行增强,研究了不同玻纤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氯化聚乙烯(CPE)、丙烯酸酯类共聚物(ACR)能显著提高材料的韧性,含量分别为6.2%和2.4%时,材料各项性能良好.GF的引入在保持材料拉伸强度的同时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弯曲强度,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材料的热稳定性.

    硬质聚氯乙烯增韧改性玻璃纤维力学性能

    基于数值模拟的聚合物医用导管成型工艺参数研究

    张晋霞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狭缝流道的理论基础计算并设计聚合物医用导管的挤出机头非对称流道结构,采用Polyflow软件建立聚合物熔体在非对称流道中的流动模型,研究成型工艺参数(如挤出速率、注气压力及牵引速度)对医用导管制品截面尺寸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导管各型腔及外轮廓直径随着注气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挤出速率对导管各型腔及外轮廓直径的影响成正比;而牵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只改变导管截面尺寸而不改变其形状.

    医用导管工艺参数数值模拟截面尺寸

    电机腔盖组件注塑模具设计

    许红伍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副电机腔盖组件的注塑模具,模具的动模两次推出、定模一次顶出.模具布局为一模一腔,使用热流道点浇口注塑.设计了三个斜导柱抽芯机构和一个斜导柱和瓣合滑块复合抽芯.模具结构平衡,布置合理,模具各机构动作可靠.

    分型面复合抽芯二次开模定模顶出复位

    复杂多特征SR3薄壁塑料壳体多向抽芯注塑模具设计

    曹洋宁雪梅秦剑罗宁康...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具有凸起、卡扣、加强筋等复杂多特征的SR3薄壁塑料壳体为例,分析了该零件的注塑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关键技术.针对其具有的凸起、卡扣、加强筋等复杂多特征,分析了零件结构及成型工艺,设计了多方向抽芯机构、浇注系统等,完成了一模一腔的模具设计;进行了基于Moldflow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分析,获得了较佳的注塑工艺参数.针对薄壁结构,设计不同的刀具直径完成模具型芯和型腔的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对同类模具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复杂薄壁塑料壳体模具设计多向抽芯数控加工

    基于Fluent的注塑模随形冷却水道传热研究

    蔡义强褚忠罗业波胡超群...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SLM工艺3D打印含随形冷却水道的注塑模,可提高塑件质量、缩短冷却时间.通过ANSYS Fluent软件进行热-流耦合仿真,分析冷却水温度和流速对模具型腔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度越大,模具型腔表面降温越快;随着冷却水温度降低,局部冷却速率也加快.与传统直水道相比,模具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好,在冷却水温度283 K,流速10L/min时,模具型腔表面温差小,温度均匀性提高48.5%.最后利用温度监测实验,将测得的数据通过MATLAB拟合,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一致.

    注塑模随形冷却水道ANSYSFluent3D打印

    基于模流-结构联合仿真的某乘用车保险杠面罩分析研究

    于保君朱学武肖永富杜伟娟...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某乘用车保险杠面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艺参数DOE试验设计,选出保险杠X向变形最小的工艺参数组合,进而指导试模,通过模流仿真结果与实际试模结果对比,验证了模流仿真结果的有效性,通过模流-结构联合仿真结果与试验一致性对比研究,验证模流-结构联合仿真的高精度,联合仿真精度可以达到86%以上.通过对保险杠模流-结构联合仿真方法的探索.旨在找到适合汽车塑料件模流-结构联合仿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模流-结构联合仿真保险杠模流

    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的FDM制品翘曲变形量预测

    陈爽李荣浩张志范赵勇...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少熔融沉积成型(FDM)制品的翘曲变形,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建立了以分层厚度、成型速度、挤出温度和热床温度为输入参数,产品翘曲变形量为输出参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以翘曲变形量最小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GA)和思维进化算法(MEA)分别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并通过正交试验验证预测结果.结果表明:MEA-BP翘曲变形量预测模型在多种预测模型中预测结果最为精准,且运行速度较快.

    熔融沉积成型翘曲变形量预测思维进化BP神经网络

    摩托车仪表壳体开裂失效分析及对策

    华登科张俊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复杂塑胶壳体解决应力开裂的分析方法,以某款摩托车仪表壳体为例,对二次注塑成型外壳长时间使用后开裂破损的原因进行分析,借助有限元分析得出应力分布状态,四氯化碳和冰醋酸极性溶剂浸渍法检验内应力,反复调整注射成型工艺,退火热处理消除内应力,高低温环境试验、耐振动试验等验证手段,总结了塑料制品应对环境应力开裂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并在生产实践对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最终解决了应力开裂技术难题.

    应力开裂二次注塑有限元分析退火热处理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