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李双臻

月刊

2095-218X

shulihua12@sina.com

0451-89672048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Journal SHU-LI-HUA XUEXI(GAO YI.ER BAN)
查看更多>>《高一、二版》编排内容紧扣现行高中教材,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需要。着重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的思维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阶递推数列an+1=λnan+μn(n∈N*)通项公式的求法

    甘志国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用三种方法(见定理的证明)给出了二阶递推数列an+1=λnan+μn(n∈N*)通项公式的求法.

    二阶递推数列累加法累乘法构造法

    一道2021年高中数学联赛试题的解答与拓展

    林国红
    6-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多个角度对202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B1卷)加试的第1题进行解答,并对试题的问题(2)作拓展探究,得到几个相关结论.

    数学联赛最值拓展变式

    从2019年全国Ⅱ卷文理导数压轴题谈一类零点问题的处理方法

    苏艺伟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2019年全国Ⅱ卷文理导数压轴题出发,谈处理一类零点问题的方法,以期实现解题的高效,并针对性地给出变式和练习,强化训练,形成能力,最后对复习备考提出建议.

    零点问题导数变式

    多视角探究双曲线的一个结论

    贺凤梅李昌成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圆锥曲线中有很多固定结论,我们不仅要善于运用它,更应注意以不同视角的研究证明它,这样才能用活它,以双曲线的两个焦半径的倒数之和为定值为例,先从多角度证明,再加以应用.

    双曲线焦半径定值

    构造数列的递推关系解非数列问题

    刘海涛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甚至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交互融合,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纵向的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迁移,切实抓好"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活动经验),从而发展关键能力,提高核心素养.在解题中,一些看似与数列无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问题,若我们深入剖析,会发现可以构造数列的递推关系模型加以解决,本文谈谈构造不同类型递推关系模型在解题中的应用,以期抛砖引玉.

    数列递推关系集合排列

    基于抽象函数概念内化理解下的解题分析

    余铁青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实际出发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学生对抽象函数概念不理解的问题,并从两道试题给出了具体说明.

    抽象函数内化概念

    基于减元策略的相邻三项一次递推关系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李秀元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等差数列任意相邻三项成等差这一性质入手,基于减元策略,从等差中项、顺藤摸瓜、数据观察和系数配比等四个角度,考察相邻三项一次递推关系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数列递推关系构造通项公式

    极值点偏移与拐点偏移的本质探究

    龙宇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探究了"极值点偏移"的图形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拐点偏移"的概念,最终总结出判断两类偏移的判断方法.

    极值点偏移拐点偏移对称

    一道综合能力测试压轴题的多解及推广

    张朝和纪定春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知识模块,是高考数学考察的重点和难点.从作差法、导数定义法、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法、柯西中值定理法、洛必达法则、泰勒展开式、函数凹凸法等视角,对一道高考数学函数模拟试题进行解法研究,并对该问题进行了推广.

    综合能力测试题导数解法探究问题推广

    解题反思下的高三数学复习

    胡贵平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题反思能深化问题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优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训练的有效性,能够达到做一道,会一类,熟一片,触类旁通的效果,是高三数学高效复习的重要途径.

    函数图象反思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