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李平

月刊

1000-3894

bjb-iqte@cass.org.cn

010-85195717

100732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ournal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兼容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两个学科,主要针对改革开放中的焦点问题及时反映两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国内外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动向,反映其运用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层经济治理、减负激励与就业促进效应——基于"强镇扩权"试点的证据

    彭飞王琛王争吴华清...
    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基层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对于激发市场活力与稳定就业大局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基层经济治理的就业促进效果,本文创新地以县级政府对乡镇政府自主权的一种放松干预为识别依据,以中国首批"强镇扩权"试点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工业企业与乡镇区位信息匹配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基层经济治理能力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就业规模扩大,但就业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和大型企业中,并且在县级经济分权、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和贸易开放水平较高的地区呈现显著的协同治理效果.对传导机制的分析表明,"强镇扩权"改革提升了基层经济治理能力,减轻了企业税收成本、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激发了企业市场活力,进而扩大了就业规模.本文从基层经济治理赋能角度揭示了促进就业的制度激励成因,拓展了分权—集权的经济效应研究.研究结论为新发展阶段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提升经济治理效能与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决策参考.

    基层经济治理减负激励就业规模"强镇扩权"市场活力

    大小城市合并与行政边界地区经济增长: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合成控制评估

    郭峰吕斌熊云军陶旭辉...
    2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行政边界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行政区划调整则为边界地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契机,但政策效应在边界两侧可能是不对称的.本文以"莱芜并入济南"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利用细颗粒度的卫星灯光数据和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合成控制法,评估了大、小两个城市合并对原边界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济南莱芜合并对原边界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边界地区灯光亮度的实际值比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的反事实合成值平均高出10.8%.这一结论在更换了边界地区度量方式、对照组选取方式、机器学习算法等后依旧保持稳健.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城市合并的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核心城市济南市边界一侧,而被合并的小城市莱芜市边界一侧则受益甚微.另外,本文也通过预留样本、考察其他案例的方法验证了核心结论的外部有效性,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合成控制法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

    行政边界卫星灯光数据合成控制法机器学习

    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企业机器人应用

    陈勇兵林雄立李辉
    4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的匹配样本,借助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这一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地考察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如何影响企业机器人应用.研究发现,《社会保险法》实施后,高劳动密集度行业中的企业相对于低劳动密集度行业的企业,更倾向于应用机器人.机制检验发现,社保缴费负担影响企业机器人应用的核心逻辑在于要素替代和劳动力流转效应,而非企业被动进入困境的流动性约束效应,具体表现为劳动力要素相对价格上升、雇佣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雇佣不稳定性增强、企业培训经费显著上升,但企业内部资金流并未进一步紧张.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保险法》更能够促进成本转嫁能力弱、以规模扩张和追求高质量产品为目的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应用机器人.本文揭示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企业转型升级并不矛盾,也为妥善应对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和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困境提供了证据支撑.

    《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缴费劳动力流转机器人应用

    税制设计、避税与关联交易——来自消费税税目调整的证据

    田彬彬张欢杨健鹏
    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避税动机是企业间关联交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但如何构建两者的直接关系是已有研究的难点.中国的消费税在税制设计上采取了生产环节单一征税的模式,而通过关联交易进行转让定价操作是该模式下避税的唯一方式.本文利用2015年消费税税目调整的外生冲击,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的避税动机.研究结果显示,与消费税非涉税企业相比,当企业成为消费税涉税企业之后,其流出型商品类关联交易规模出现了显著提升,但对流入型商品类关联交易、非商品类关联交易则没有影响,这符合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征收的特征.此外,研究还发现,关联交易主要集中在母子公司之间,这同样契合利润在集团内部流转的逻辑.最后,在涉税信息稽核、内部治理水平以及外部监管能力等多个维度,研究结论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当前消费税体制改革和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税制设计避税消费税关联交易

    电商发展对中国家庭消费差距的影响

    郭萌萌徐子才余建宇谢凯...
    9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电商发展对提振和引领居民消费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对家庭、城乡和区域消费差距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认识.本文构建了电商发展对消费差距影响的理论框架,并结合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及电商平台发展大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电商发展显著降低了微观家庭之间的消费差距,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减少交易成本差距和降低收入差距.交易成本较高的家庭因电商所带来的便利性而增加消费,同时电子商务通过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来降低消费差距.此外,电商发展还减少了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内部、城乡家庭之间、同一城市内部和不同城市之间的消费差距,并且推动了低消费家庭向高消费家庭跃迁.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电商发展不仅在缓解微观家庭间消费差距方面具有显著潜力,同时在宏观层面上也能够缩小跨区域、跨城乡的消费差距,并在动态层面上提升消费流动性,体现出其对促进消费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电商发展消费差距收入差距消费流动性

    贸易网络深化与企业产能利用率

    毛其淋杨琦赵瑞丰
    11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能利用率提升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尽管当前关于国际贸易提升产能利用率的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尚未从贸易网络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本文深入考察了贸易网络深化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网络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这一结论在处理潜在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贸易网络深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搜寻成本、提高外部知识获取能力和加剧市场竞争渠道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网络深化对内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大规模企业以及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内企业有更强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同时,本文还区分进口和出口贸易网络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进出口贸易网络深化均能提升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此外,本文还检验了数字中国对贸易网络深化的产能化解作用的调节效应,发现在互联网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贸易网络深化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果越强.最后,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同行业和下游行业中心度均能够显著提升产能利用率.本文研究为我国促进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提升贸易质量和水平以有效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提供了新的路径.

    贸易网络深化产能利用率产业关联互联网

    外资安全审查与中国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

    苏杭王晨宇刘佳雯
    13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外资安全审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遏制中国高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安全审查导致的技术封锁,中国高技术企业只有走好自主创新这步棋,才能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为此,本文基于大国战略竞争背景,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尝试探究了以美国FIRRMA为代表的外资安全审查对中国高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展开检验.研究发现,外资安全审查倒逼了中国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且这种"倒逼作用"对非国有企业和知识储备丰富的企业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外资安全审查促使中国高技术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强度、提高研发效率以及加强企业间协同,进而实现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从外资安全审查视角充实了外部制度环境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同时也为中国高技术企业更好应对全球科技竞争提供了理论支撑.

    FIRRMA外资安全审查技术封锁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

    企业间技术转让的知识溢出效应——来自专利转让的证据

    刘灿雷姜丽张静
    15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转让是企业间知识溢出的有效途径,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创新表现、技术转让行为以及经营特征信息的企业层面数据集,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企业间技术转让对受让企业创新表现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企业间技术转让显著提升了受让企业的创新表现,即与从未接受过专利转让的企业相比,企业在接受其他企业专利转让后,其创新数量、质量和综合表现都更加突出,动态效应检验、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表明核心结论具有可信性.通过对企业间技术转让后受让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增长具体来源的考察,本文发现企业间技术转让显著提升了受让企业创新数量的集约边际、扩展边际和技术领域的创新中心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间技术转让可以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改善受让企业的创新表现,但也受到双方企业是否处在相同城市、相同行业或者相同技术领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间技术转让将显著提高受让企业的经营绩效.

    技术转让专利转让企业创新知识溢出

    人力资本如何驱动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基于中国"高校扩招"的准自然实验

    许和连赵泽昊金友森
    178-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工业机器人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技术装备,健全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人才保障机制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本文在理论分析人力资本扩张影响工业机器人应用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中国的"高校扩招"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人力资本扩张对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扩张显著促进了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规模的提升,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充实企业技能人才储备和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是人力资本驱动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两个重要影响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扩张对加工贸易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具有更大的提升效应,且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实现贸易转型升级.

    人力资本高校扩招工业机器人广义双重差分

    基于参考依赖偏好视角的劳动供给行为分析

    林嵩淇郭凤鸣张世伟
    199-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根本举措.针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内卷"现象,本文结合参考依赖偏好理论,建立竞赛环境下失望厌恶个体的劳动供给模型,理论推演同伴努力对个体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并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推演发现,同伴努力对个体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取决于个体预期收益所构成的参考点:如果个体较关注绝对收益,参考点中自身预期物质效用权重较高,则同伴努力将产生挫败效应;如果个体较关注相对收益,参考点中同伴预期物质效用权重较高,则同伴努力将产生激励效应.如果同伴努力影响个体参考点的选择,则适度竞争会令劳动者关注相对收益并对同伴努力做出积极反应,而过度竞争则产生相反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同伴努力会对中国劳动者产生显著的激励效应,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内卷"现象.劳动者过度劳动主要缘于较强的同伴激励效应,而工资率解释"内卷"现象形成的能力相对有限.竞争关系较强、精神压力较大、个人主见较弱和面临工作奖金的劳动者更容易受到同伴激励效应的影响.本研究为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缓解"过度内卷"和减少"躺平"现象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劳动供给参考依赖偏好激励效应同伴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