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欧阳越

月刊

1000-0860

water@waterinfo.com.cn

010-63205989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Journal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9年创刊,是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介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为主,同时也报道国外的各项先进技术。主要栏目有:水文水资源、水利规划、泥沙研究、环境水利、水工建筑、水力发电、地质勘测、工程施工、农田水利、防洪除涝、小水电站、运行管理、水利经济、动能经济、高新技术及应用、试验研究、国外科技、技术革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填充节理直剪试验颗粒流模拟

    刘福生薛一峰杨杰
    16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天然节理岩体的安全问题,为了揭示填充物对节理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颗粒流程序(PFC)建立了填充节理试样,对岩石的宏观力学参数进行了标定,并编制了能够施加恒定法向压力的伺服模块和裂纹扩展监测模块.对比了填充节理与闭合节理的剪切特征差异,设置了8种不同填充度和4种不同法向应力方案.结果 显示:因填充物在“岩石-填充物-岩石”接触效应中起到了缓冲作用,填充节理的剪切强度和破坏程度小于闭合节理.当填充度为0.25时,剪切应力峰值在5 MPa和14 MPa时为11.61 MPa和21.10 MPa,相比闭合节理分别降低36.86%和32.38%.这表明填充物对节理的剪切强度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节理填充度的增加,剪切强度非线性降低,并逐渐接近填充物自身的剪切强度;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剪切强度线性增加.试样破坏图示和裂纹数量化结果表明,填充度的增加能够弱化试样的破坏而法向应力的增大能够加剧试样的破坏.进一步考虑了填充物摩擦性质的差异,发现其对试样的剪切强度和裂纹发育均有所影响.

    填充节理剪切强度破坏程度法向应力PFC稳定性

    巴东组压实黏性土湿化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李青山贺云傅旭东
    172-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巫山县污水处理厂高填方工程场坪高程为179 m,最大填方高度为75 m.当三峡水库蓄水至175 m高程时,填方体绝大部分位于库水位以下,必须考虑填料湿化变形引起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土体浸水湿化不仅可引起湿化体积变形,而且还会引起剪切变形和土体强度降低,从而影响土工建筑物的安全.对巴东组土料进行颗粒分析和重型击实试验,得到了填料的可压实性、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指标;选择巴东组二段土料进行不同压实度、不同围压下的三轴湿化变形试验,得到了湿化应力-应变关系和附加湿化应变与应力水平、围压的关系.结果 表明:湿化变形随湿化点偏应力增大而增大,附加轴向应变随围压增大而减小,随着应力水平增大而增大;当轴向应变超过某特征值时,其偏差应力与轴向应变由幂函数关系变为双曲线关系,特征值约为1.2%;围压较小时,附加体积应变随着湿化点应力水平增大而增大,当围压较大时,附加体积应变随应力水平增大先增大,然后趋于稳定,最后再减小.巫山县污水处理厂高填方工程采用“碾压+强夯”控制干密度和“湿法填筑”控制施工含水量,高填方的最大总沉降为69.85 mm,小于限定值100 mm,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

    黏性土高填方工程附加湿化变形单线法最优含水量

    新能源发电约束下中国长期电力系统规划

    索彩李永平刘政平王贵作...
    179-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政策,以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指标,设置新能源发展目标.基于区间机会约束方法,以系统成本最小为目标,重点考虑新能源发展约束,兼顾电力供需和环境减排,构建了新能源发电约束下的中国长期(2021-2050年)电力系统规划模型.该模型不仅可表征区间和随机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而且可得到不确定性条件下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最优发电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未来30年中国电力生产结构仍以常规能源为主,但新能源发电占比逐渐增加.规划期末,新能源将肩负43%的电力生产任务.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2021-2030年水电发电量以年均1.5%~2.6%的速度增加,2030年后其发电量则基本保持稳定.

    区间机会约束电力系统新能源水电中国

    水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美学特征——评《法国水景设计城市水元素》

    杨中华
    后插2页

    书法艺术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体现——评《书法·城市·空间》

    冯猛
    后插11页

    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生态文学——评《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

    耿聃聃
    后插5页

    建设水利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评《水利数字图书馆》

    邰延春
    后插1页

    四川特色山地冰雪产业模式的构建——评《冬季体育旅游:在冰雪世界里工作》

    冯勇
    后插12页

    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观与现代性——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

    周丽
    后插9页

    大数据下的城市规划变迁——评《城市规划大数据理论与方法》

    周峻岭王伯勋
    后插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