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吴明银(兼)

季刊

1673-5935

slxueb@yahoo.com.cn

0546-7396209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济南路1号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engli Colleg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倡导严谨、求料、进取、创新的学风,开展学术交流,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为胜利油田和黄河三角洲教育、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断层差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马国权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中重要含油气聚集带,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基于边界断层活动性及演化特征分析,发现研究区西部、中部及东部区域在不同沉积期存在明显的断层活动差异,沙四-沙三沉积期总体上呈现出近东西向断层活动性最强,北东向断层活动次之,北西向断层活动性最弱的断层活动差异特征。边界断层差异活动形成的次级古冲沟,可作为扇体沉积的物源供给通道,进而控制区域沉积类型及模式。进一步研究表明,受断裂活动背景下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在基准面旋回下降期(A/S<1),物源供给充足,多物源方向扇体混杂堆积,扇体相互连通;基准面旋回上升期(A/S>1),可容纳空间显著增大,物源供给量相对减少,各扇体孤立发育,且泥岩隔层较为发育,从而可形成有效的构造-岩性圈闭。研究将极大地拓展东营凹陷中浅层砂砾岩的勘探空间,实现陡坡带砂砾岩油藏的持续规模增储。

    断层分段活动古冲沟沉积模式陡坡带东营凹陷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断层类型划分及指导意义——以埕北30潜山为例

    陈雪芬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经历了加里东期的整体抬升、印支期的挤压、燕山和喜山期的走滑拉张等多期强烈构造运动,形成多期次、多层次、多类型的复杂断裂系统,对潜山储层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为明确不同时期活动的断层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首次提出根据构造演化,按活动时间早晚对潜山断层进行分类,明确新老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指导潜山储层描述。

    潜山断裂系统发育特征储层描述

    董家海地区二叠系裂缝特征分析

    丁翠娇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董家海地区地区处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阜康凹陷的东北部。通过多维度裂缝预测技术,结合实钻,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阜康凹陷董家海地区二叠系的裂缝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普遍发育北西-南东向裂缝,裂缝带的存在对于油气的储集、渗流具有重要意义。明确区内裂缝带发育特征及分布,可推动研究区油气勘探进展。

    阜康凹陷构造裂缝特征

    基于微电极幅度差地震波形特征指示反演技术研究及应用

    陈雷白文广何英伟陈宝玉...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庆油田以非均质薄差储层发育为主,综合含水率达 95%,高含水层主要为 2m左右的河道砂体,且是挖潜的主力油层,井间储层预测不准,严重影响了剩余油的挖潜。为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研发基于微电极幅度差的波形特征指示反演方法,改变以密度或波阻抗为核心的传统反演方法,由于纵向分辨率高、对砂泥岩敏感性强,预测砂体顶底清晰,位置、厚度都接近测井识别结果。利用该反演方法连片型河道砂体预测精度为 75。5%,提高了 3。1 个百分点;连续型带状分流河道砂体预测精度为 75%,提高了 3。0%;连续及断续共存型枝状分流河道砂体预测精度为 80。6%,提高了 3。2%,取得较好效果。

    微电极幅度差波形特征指示反演分流河道河道砂体储层反演

    沙四-孔店组速度建模技术

    邢徐娇陈震林王敬阁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沙四-孔店红层油气藏因油气勘探潜力较大成为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由于沙四-孔店地层埋藏深、地层断裂多,较为破碎,地层波阻抗差小,地层本身对能量的强吸收,导致沙四-孔店反射弱,干扰明显,严重影响了沙四-孔店组地层的精确成像。针对沙四-孔店组地层特点,对该区低信噪比资料进行精确速度建模,提高资料偏移成像质量。

    沙四-孔店信噪比速度建模偏移成像

    金家油田沙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胡小龙路言秋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的指导下,结合地震、岩心及测井资料,识别出金家油田沙一段不整合面、最大湖泛面、初始湖泛面、一般湖泛面和岩性界面等 5 类层序界面,阐述各级次层序界面的特征和意义。在层序界面控制下,依据基地层旋回性和沉积学特征,将金家油田沙一段划分为 1 个长期旋回(三级层序)、3个中期旋回(体系域)和 10 个短期旋回,其中短期旋回可划分为向上变"深"型、向上变"浅"型和对称型 3 种结构类型。并讨论基准面旋回变化过程中,不同体系域内短期旋回的沉积序列、结构类型和分布模式,建立以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全区层序地层格架,分析格架内砂体沉积特征,为沙一段砂体的等时追踪对比、几何形态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奠定基础。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层序界面沙一段金家油田

    陈官庄地区沙四上亚段碳酸盐岩岩相划分和分布规律

    杜雨佳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官庄地区沙四上亚段发育大规模湖相碳酸盐岩,但其勘探程度较低。基于分析化验、岩心标定测井、精细地震相、属性融合及多种反演方法相结合,从湖相碳酸盐岩的岩相识别划分入手,系统开展碳酸盐岩岩心、薄片重点岩相组合的识别工作,结合古地貌将其划分为近岸浅滩、滩前斜坡、湖湾及浅湖共 4 种亚相,根据岩相特征进行分类并刻画出碳酸盐岩沉积相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南部第一台阶发育礁灰岩,沉积环境为近岸浅滩,中等水动力条件;向北第二台阶发育颗粒灰岩,为滩前斜坡相,水动力环境最强;靠近牛庄洼陷区,发育泥晶白云岩、灰岩,为浅湖、湖湾环境,水动力条件较弱。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滩前斜坡,明确了有利碳酸盐岩发育分布规律,进一步拓宽了东营南坡的勘探空间,在研究区油气勘探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东营凹陷湖相碳酸盐岩沙四上亚段贝叶斯估计岩相特征

    利津西次洼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储层特征

    张媛媛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利津西次洼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储层,综合运用岩心观察、图像分析、物性测试和压汞等技术方法,对其储层特征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滩坝砂储层物性较差,为低孔、超低渗储层,含油饱和度呈现出较低的特征。研究区储层含油性受储层物性的影响,渗透率为主控因素。储层发育微米级别的孔喉系统,孔喉半径为 0。2 μm,连通性较差,储层渗流能力弱。孔喉连通性与储层渗透率相关性更高,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滩坝砂岩储层特征孔喉结构沙四上亚段利津西次洼

    基于目标一体化的湖底扇精细研究与勘探突破

    李江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渤海旅大地区广泛发育的湖底扇地质体是隐蔽油气藏有利发育区带,然而沉积环境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快,加之受地震资料保幅性、分辨率等多重因素影响,使地质体识别及优质储层预测面临着巨大挑战。针对上述问题系统开展湖底扇采集正演论证、基于目标体采集、针对性数据优化处理、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湖底扇储层岩性预测等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使旅大地区中深层湖底扇地震资料品质得到显著改善,实现稀疏井网条件下湖底扇优质储层的精细预测。

    湖底扇观测系统设计岩性边界优质储层预测

    车西洼陷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规律

    王琳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西洼陷沙一下亚段的湖相碳酸盐岩是一种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综合利用录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系统描述其储层特征,并对已发现的油气藏进行解剖,分析试油试采特点,总结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表明:车西洼陷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储层以生物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储层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极强;储层分布受古地形控制作用明显,白云岩储层全区分布普遍,生物碎屑灰岩仅在缓坡带南部的鼻状构造主体发育;油藏圈闭幅度小,含油条带窄,储层厚度薄,但是累油高,具有"小而肥""薄层高产"的特点;油气分布主要受构造和岩性因素的双重控制,在区带上受反向断层和鼻状构造的控制,局部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程度则更进一步控制油气的分布以及油井产能的高低。

    车西洼陷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成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