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室内设计与装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室内设计与装修
室内设计与装修

张青萍

月刊

1005-7374

idc123@126.com

025-85422725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江苏省南京林业大学内

室内设计与装修/Journal Interior Design Construction
查看更多>>本刊推广室内文化,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广大消费者的欣赏品位与情趣,促进我国室内设计业走上健康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叶草的生态诗篇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素朴工作室
    112-117页

    城市更新视域下的历史街区叠合场景建构研究

    吴楠张险峰于世伟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的更新范式转变,使得城市历史街区在推动文化记忆延续与空间正义生产等方面所发挥出的效用日趋凸显.更新视域下的历史街区需要转变原有的冻结保护式做法,向着多维焕活的更新思路迈进.基于此,本文结合叠合场景理论,试从客观性结构与主观性认知两个角度入手,提出基于本体、目标与效用层面的更新设计策略体系.在此基础上,集合当下代表性历史街区更新案例,挖掘空间结构丰富化、空间基因延续化与空间场域聚合化等3类基本建构策略谱系,以期为当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践提供相应参照.

    城市更新历史街区叠合场景策略研究

    渭南市临渭区乡村既有民居生态适应性更新改造设计

    王怡琼王俞欣李志民高博...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碳减排任务尤为迫切.针对量大面广的关中乡村民居,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标准,普遍存在建造粗糙、热工性能较差等问题;另一方面在使用中仍以低能效、高污染的采暖设施为主,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峻.本文通过解读渭南市临渭区的3个典型既有民居更新改造设计,从实践中梳理技术要点,构建基于生态需求分析的资源型、能源型、技术型更新改造路径,最终提出筛选高效材料、引入可再生能源、优化营建技术等相关措施,希望能对提升既有建筑能效、降低建筑运行中的碳排放量以及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的方法与指导.

    乡村既有民居生态适应性更新改造

    基于中产化发展需要的乡村社区空间营造研究

    陈蛟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中产化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乡村社区空间营造是乡村中产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乡村中产化社会空间效应包括乡村整体风貌更新、居住群体结构变化、乡村消费空间升级等方面,回应中产化需要的乡村社区社会空间需求包括居住环境需求、产业协同需求、公共服务需求、社区服务需求等方面,乡村社区空间营造包含生态持续乡土文化空间、因地制宜产业消费空间、丰富多元公共服务空间、多元参与社区服务空间等方面.

    中产化乡村社区空间营造

    从越洋移植到在地演绎论马来半岛华人会馆建筑风格流变

    赵逵罗振鸿舒芷珩赵冲...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来半岛的会馆建筑是华人文化"东风西渐"的具体体现,其风格流变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在跨文化背景下的守正与创新.本研究分析了 17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49处会馆建筑,从立面、布局和装饰等要素入手,归纳出5种主要建筑风格:原乡固有式、马来折中式、殖民折中式、装饰艺术式、店屋式.研究显示,华人会馆建筑风格的流变是原乡文化、在地环境、现代技术和西方建筑思潮共同影响的结果.

    马来半岛华人会馆建筑建筑风格

    高家庄子村传统民居建筑基因识别与图谱研究

    李世芬周羿成李竞秋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家庄子村属于滨海城池形村落,作为山东省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至今保留着较为完好的清朝传统民居.本文依据对高家庄子村传统民居的实地考察,运用现场勘查、文献资料分析以及跨领域研究手段,从传统民居的建筑平面、建筑结构、建筑立面和建筑装饰4个维度,系统地识别并提炼出高家庄子村传统民居的建筑基因,尝试建构高家庄子村传统民居建筑类型图谱.希望这一研究能为传统民居的传承提供类型积累和方法参考,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类型积淀和模式依据.

    传统民居基因识别基因图谱形态类型

    建筑学语境下设计的价值、形式、内容与技术"祛魅"解读

    陈云凤吴存华尚师宇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祛魅和相关概念,在建筑学语境下对设计发展趋势进行解读,以期推动不断变化的世界和技术下"设计之魅"回归.通过考察设计中的历史时刻、作品和重要潮流变革,综合对比、分析和解释,建构起定性分析逻辑框架,重点从"价值祛魅""形式祛魅""内容祛魅""技术祛魅"4个方面,探究"魅"影响下空间秩序的建立,解读设计发展的趋势和重要命题.

    祛魅空间形式设计内容技术祛魅复魅建筑学

    变废为美

    施茹韵
    133-135页

    沉浸在历史的怀抱Straubinger Grand酒店

    BWM Designers&Architects西溪
    136-141页

    山北水南婺源县思口镇思溪古村

    范霄鹏高超
    142-1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