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食品科学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孙勇

半月刊

1002-6630

chnfood@chnfood.cn

010-83155446/47/48/49/50

100050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食品科学/Journal Food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央级专业刊物,面向食品行业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全面集中地反映了我国食品科学各专业领域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客观地展示了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学术现状,代表了我国食品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成为国内食品工程技术人员发表最新科研成果的聚集地和国内外食品科技信息的聚焦点,其专业文献的纪录意义体现了食品行业一流科技期刊的标志作用,因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成为科技引文的著名引擎库和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引用率在业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并从1982年起成为美国权威的《化学文摘》最早摘登的中国食品科技刊物;1992年被国家科委选定为食品行业的核心期刊;1995年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室选定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近年来先后被《中国期刊网》等权威数据库全文或重点收录。目前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惟一收录的食品行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磁场辅助低温贮藏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翁金通生庆海刘敬科张晓頔...
    372-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规低温贮藏技术已满足不了人们对食物品质的追求.近年来,磁场因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安全无污染及节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到食品低温贮藏领域中.磁场通过优化降温冻结过程、调节酶活力、降低微生物含量等方式维持贮藏食品的食用品质.本文综述了磁场辅助低温贮藏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各类食品中的应用,总结了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磁场在食品低温贮藏中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磁场低温贮藏食品应用

    糖基化对乳制品加工性能及致敏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欣彤邱毓杨若婷高金燕...
    383-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牛乳过敏因其发生率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愈发受到广泛关注.牛乳蛋白的糖基化改性不仅能改善乳制品的功能性质,还可以通过破坏或掩蔽过敏原蛋白的表位降低乳制品致敏性,在食品风味、抗氧化性和载体等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应用.本文介绍乳品工业中常见的糖基化反应及其利弊和糖基化后乳蛋白致敏性的变化规律,总结了避免糖基化反应产生负面影响的方法,为糖基化改性在牛乳过敏及乳品加工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提供参考.

    乳制品致敏性功能特性糖基化美拉德反应

    新、旧世界国家葡萄酒碳稳定同位素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马燕飞苏颖玥王立杉齐鹏宇...
    394-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新、旧世界国家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均呈稳步增长趋势,己形成质量和风格各异的葡萄酒,并与相应产地属性有关.碳稳定同位素作为产地识别的重要指标,发挥着稳定、客观的作用,被研究者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概述了旧世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瑞士、克罗地亚、罗马尼亚)与新世界(澳大利亚、南非、智利、阿根廷、巴西、中国)葡萄酒中乙醇碳、甘油碳、总碳及其他组分碳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分布特征.总体来说,新、旧世界葡萄酒中不同组分碳稳定同位素比值范围差异较小,仅使用其进行产地鉴别可能无法获得可靠结果,结合其他同位素、矿物质元素等指标可提高产地溯源准确性.此外,本文还总结了近15年来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旨在为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参考.

    新、旧世界葡萄酒碳稳定同位素时空分布特征产地追溯

    分子模拟在环糊精包合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黄娟李陶婷于海燕陈臣...
    406-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糊精可作为主体通过超分子相互作用与客体分子形成包合物,从而起到保护或增强客体分子性质的作用.分子模拟是探究该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在环糊精包合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对分子模拟进行概述,主要包括量子力学、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其次,分别总结了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主流软件及常用力场等,之后分别从分子结构变化表征、分子间相互作用表征、溶剂效应及协同稳定4个方面总结了其在研究环糊精包合过程中的应用进展;研究表明,疏水空腔的大小及客体在空腔内的初始方向对客体/环糊精包合物结构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范德华相互作用是环糊精包合反应的主要推动力,分子间氢键的形成是包合物稳定的重要因素;显式溶剂模型是研究环糊精包合反应溶剂效应的有利工具;最后,作者认为对于环糊精包合过程,可从多尺度及机器学习两方面,结合分子模拟进行后续相关研究.

    环糊精包合反应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相互作用多尺度

    食品监管渎职行为的公法责任体系及其发展趋势——以食品监管渎职罪的修订为视角

    郭富朝
    419-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配置公法责任对规范食品安全监管、约束渎职行为至关重要.我国分别建立了针对食品监管渎职行为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体系,其中行政责任主要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成部门两大类主体,区分渎职行为轻重搭建责任体系,刑事责任则主要由食品监管渎职罪进行规定.食品监管渎职罪修订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策略,配置食品监管渎职公法责任时应当符合治理策略,包括以监管责任为基础、以尽职作为承担责任的核心标准、遵守罚责相适应的基本原则、立足食品安全合作监管现实等.《刑法修正案(十一)》最终以"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作为入罪条件,适当调整了入罪范围.食品监管渎职罪修订后,食品监管渎职罪案件数量明显减少,刑事处罚范围总体上受到限缩,但少量渎职行为的刑事处罚得到扩张.

    食品安全监管食品监管渎职罪刑法修正案(十一)行政责任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