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声屏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声屏世界
声屏世界

陶毅

月刊

1006-3366

jxspsj@126.com

0791-88316904

330046

南昌市洪都中大道207号省广播电视中心

声屏世界/Journal Voice and Screen Worl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改革步伐,特别注重对省、地(市)、县广播电视局、台的管理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广播电视传媒的决策资讯服务,提供业务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园地。注重实践性、启迪性、前瞻性,加强和突出涵括宣传、产业、管理、网络、受众以及新闻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是一个融业务研究、学术研究和工作指导为一体的新闻专业期刊。对准备跨入和刚刚跨入广电大门的人们,也是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方台如何做好重大主题宣传——以邢台广播电视台冬奥会报道为例

    穆希超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新时代的记录者和传播者,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北京2022冬奥宣传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河北邢台广播电视台果断决策,高站位科学谋划,抓住难得契机,向北京 2022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派出报道小组,开启了地市级媒体报道奥运会的破冰之旅,也开创了邢台广播电视台参与报道国际顶级赛事的先河,为地方台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重大主题宣传冬奥会地方台新闻工作者"四力"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县级融媒体赋能应急广播体系运营的优化路径研究

    张泽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急广播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应急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播电视新的重要业务形态.如何实现高质量建设发展,为公众提供高效实用的应急信息公共服务,助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应急广播体系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个重要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此给予了创新的理论指引和实践要求.基于河南省新野县应急广播体系的实地调查和日常节目内容样本分析等田野研究,发现在新质生产力理念引领下,县级融媒体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赋能应急广播体系运营,让应急广播进一步成为推动突发事件高效有序处理的新质"大喇叭".

    新质生产力应急广播"村村响"县级融媒体中心

    新媒体人才困境及突围之路

    蓝彬月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在传播方式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媒体工具在类型和数量上也均有明显增加.这对新媒体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指出新媒体出现的人才困境和人才培养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新媒体人才的突围之路,旨在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新媒体需求人才困境突围之路

    高校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困境及路径

    王凯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传播工作关系着国家形象的构建,所以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家提升国际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的重要一环,高校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文章分析了国际传播人才需要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并阐述了高校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现状,指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策略,希望对高校培养高质量、创新型国际传播人才有所帮助.

    国际传播高校人才培养传播活动媒介环境

    基于个体差异探究沉浸式影像的用户感知效果

    雷茜涵马建明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聚焦于映美视元宇宙光影馆的多元化展厅,利用KANO模型探索个体差异对沉浸式影像体验感知的影响.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及行业背景的用户群体对沉浸式影像的需求和感知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内容故事、视觉效果、音效效果的不同偏好上.对此,需要针对这些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提升用户感知效果.

    沉浸式影像技术用户体验KANO模型用户感知

    基于拟剧理论探讨网络人设现象

    李东冬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媒体平台不仅为公众建构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公众对于"自我"的多元化认知.无论是明星群体还是公众个人,均可借助文本、图片、视频等形式在社交媒体平台建构理想化的人设,并通过前台表演、后台管理等一系列"印象管理"行为维持人设,以此向其他公众呈现"理想自我",这一现象的形成过程与拟剧理论中的印象管理极为契合.文章借助拟剧理论分析网络人设现象,希望读者能对网络人设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知.

    拟剧理论网络人设前台表演后台管理

    银发网红的媒介形象建构与自我呈现——基于10个相关抖音账号的分析

    欧春丹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银发经济的快速崛起,在抖音平台拥有庞大粉丝的银发网红及时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发挥自我建构媒介形象的主体性与能动性.文章现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中的代表性银发网红为研究样本,运用DiVoMiner平台进行内容分析,探析银发网红关于媒介形象的建构方式及类型,并透过形象表征探究银发网红主动建构媒介形象的内在意涵,思考银发网红建构媒介形象的现实意义.

    抖音短视频银发网红媒介形象自我呈现积极老龄化

    少数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研究——基于四川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案例分析

    李林蔚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能够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让党和国家的政策在基层传播得更加深入,对于打通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交融和民族团结进步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并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希望能为少数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今后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少数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跨界直播网红

    社交媒体对媒介地方感的建构讨论——以大熊猫"和花"出圈为例

    吴海琳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技术深度嵌入社会生活的当下,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与行为都受到了技术的形塑,"地方感"这种基于地理环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也不例外.文章遵循"地方感"的理论框架,从数字媒介环境下新媒体用户的深入互动视角出发,利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媒介地方感的生成机制与"认知—行为—情感"维度在大熊猫"和花"出圈一事当中的作用,社交媒体在重构人们对成都的媒介地方感中是否发挥作用,人们是如何通过媒介再现进行或亲身或远程的媒介体验来建构媒介地方感的,以期能够对媒介景观下的"地方感"的生成有更深的认知.

    媒介地方感文化认同社交媒体

    乡村短视频的传播特征与发展困境

    何畅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短视频的蓬勃发展,乡村短视频也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短视频类型.文章先探究了乡村短视频的创作特征,然后分析了乡村短视频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有效建议,以期能够为乡村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提供参考.

    新媒体技术大众传媒乡村短视频传播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