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声屏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声屏世界
声屏世界

陶毅

月刊

1006-3366

jxspsj@126.com

0791-88316904

330046

南昌市洪都中大道207号省广播电视中心

声屏世界/Journal Voice and Screen Worl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改革步伐,特别注重对省、地(市)、县广播电视局、台的管理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广播电视传媒的决策资讯服务,提供业务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园地。注重实践性、启迪性、前瞻性,加强和突出涵括宣传、产业、管理、网络、受众以及新闻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是一个融业务研究、学术研究和工作指导为一体的新闻专业期刊。对准备跨入和刚刚跨入广电大门的人们,也是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阐释

    廖望劭
    1页

    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提升苏区精神影响力

    罗茜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区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坚,永不过时.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苏区精神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客观分析优势和不足,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文创产品、品牌创建、数字设施、人才队伍、研修基地、文物保护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构建具有鲜明苏区特色的传播体系,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苏区精神.

    传播能力苏区精神影响力

    红色文化传播新篇章:江苏省红色场域的符号学解读与现代转译

    汤丝敏
    8-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媒时代的新机遇赋予红色文化传播发展新动力,而新挑战对其传播则提出更高要求.近些年相关政策所趋,各类学校高举思政教育旗帜,各地文旅局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作为思想教育主阵地的各省红色场域更应担当责任、承接使命,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传播创新路径,助力红色文化传播过程.文章立足于符号学相关理论,面向红色场域文化符号的现代转译,实地探访江苏省红色教育基地、红色纪念馆等地,运用参与式观察法以游客视角明晰各红色场域中红色文化传播困境.红色文化符号挖掘及建构是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其建构过程亦是文章的重点.

    红色文化传播红色场域红色文化符号现代转译

    媒体融合视域下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探析

    刘佳璐王皓祎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它从过去一直延伸到现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传承和创新价值.随着传播媒介的变迁与发展,媒体融合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融合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即红色文化传播的"去中心化""碎片化""娱乐化""弱势化"等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借力媒体融合的传播生态,来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提高红色文化认同感、提升红色文化体验感、增强国家形象立体感.因此,可以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这五个方面进行传播路径探究,力求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

    媒体融合红色文化传播路径传播生态

    红色旅游文化传播内容、路径和提升策略——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例

    孙宝国戴丽丹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旅游本质上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产业的深度结合,目的在于开发当地旅游产业,深化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彰显当地红色文化历史印记,打造特色红色旅游文化品牌,深度展现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因此,文章着重探讨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代表的江西红色旅游文化的传播内容、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就提升策略提出了建议.

    红色旅游文化传播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新媒体传播更讲"点"

    金石明
    18页

    以人为本:国际传播中的价值导向和方法创新——以CGTN《新丝路上的交响》系列报道为例

    肖舒芸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丝路上的交响》是CGTN推出的系列纪实节目,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该系列片采用"小切口"的叙事视角,以人为中心串联起标志性成果,利用虚拟技术回顾对外友谊交往的重要节点,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启示.

    "一带一路"国际传播以人为本虚拟技术

    转文化传播视角下杭州亚运会对国家形象建构路径研究

    刘成清文建广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转文化传播视角为理论框架,以杭州亚运会为案例,深入探讨了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对国家形象建构的途径.研究了亚运会在建构国家形象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包括共建中外文化符号,以"吉祥物IP"引领全民热议;数字化赋能,通过"元宇宙平台"等主流媒体渠道助推亚运形象建设;构筑国际传播青年体系,将"Z世代青年"作为国家形象建构的关键角色.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国际体育赛事在转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的理解,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转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杭州亚运会

    "Vlog+新闻"视频的创新模式研究——以新华社记者张扬在B站的视频为例

    皮雨熹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媒体语境中,Vlog作为一种新颖的传播方式,引起了众多传统主流媒体的关注.哔哩哔哩不仅为Vlog提供传播平台,还成为了"Vlog+新闻"的重要传播平台.文章聚焦于探究B站上"Vlog结合新闻"的创新传播方式.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者对新华社记者张扬在哔哩哔哩平台发布的视频日志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视频形式的传播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视频内容的独特视角、平台自身的传播特性,以及创作者的个人形象和表达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传播力的强弱.这种将Vlog与新闻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为传统新闻报道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为理解当代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规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Vlog+新闻张扬VlogB站新闻传播

    拟剧理论视域下Vlog新闻"出圈"机制研究——以《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为例

    顾雯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在推出后迅速赢得了网民的喜爱和赞赏,并成为社交媒体时代Vlog新闻报道的经典典范.文章以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的拟剧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频繁"出圈"的机制.文章主要从话语、内容、人物三个维度对其"出圈"原因进行了探讨,还对当前Vlog新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建议.

    Vlog新闻拟剧理论《大国外交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