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声屏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声屏世界
声屏世界

陶毅

月刊

1006-3366

jxspsj@126.com

0791-88316904

330046

南昌市洪都中大道207号省广播电视中心

声屏世界/Journal Voice and Screen Worl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改革步伐,特别注重对省、地(市)、县广播电视局、台的管理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广播电视传媒的决策资讯服务,提供业务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园地。注重实践性、启迪性、前瞻性,加强和突出涵括宣传、产业、管理、网络、受众以及新闻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是一个融业务研究、学术研究和工作指导为一体的新闻专业期刊。对准备跨入和刚刚跨入广电大门的人们,也是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吾家吾国》的叙事策略及价值建构

    孙启航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吾家吾国》通过独特的访谈形式和多视角立体化的表达方式,将我国老一辈杰出人物的故事与精神展现给广大观众.节目不仅深入讲述了他们的传奇人生,更通过他们的话语和行动传递出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基于此,文章先探讨了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吾家吾国》的叙事策略,然后重点分析了《吾家吾国》节目是如何通过深入挖掘和真实记录,展现我国老一辈杰出人物的家国情怀和精神风貌的,又是如何通过讲述嘉宾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让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时代发展的,期望对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创作有所启示.

    人物访谈《吾家吾国》叙事策略价值建构

    网络访谈类节目《十三邀》的叙事与创新

    荣建华王冰哲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访谈类节目《十三邀》聚焦不同领域的代表人物,以晚辈拜访、聊天交流等方式展开对话,以主持人许知远对这个时代的疑惑和持有的偏见为切入点,探讨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一种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文章以《十三邀》为具体研究对象,对节目的整体叙事进行分析,并且总结该节目对访谈类节目创新的启示,期望能够对访谈类节目的创作提供借鉴.

    网络访谈类节目叙事创新《十三邀》

    《非遗里的中国》的叙事策略探析

    张沐宁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里的中国》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对"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借助多重场景对话"非遗"文化,采用多维时间诠释"非遗",构筑文化共同体,"活化""非遗"文化,使"非遗"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文章以《非遗里的中国》作为个案研究,从情感传播视角探析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实现以文传情、以情动人,以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提供有益启示.

    《非遗里的中国》情感传播节目叙事

    《档案里的赣州》的城市记忆塑造

    廖先辉陈起锋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媒体是开放的信息平台,档案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聚集地,两者有诸多共通点、共融点.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融媒体中心联合赣州市档案局、赣州市档案馆等单位创新开办《档案里的赣州》等城市记忆类文化节目,探索出活用档案资源与讲述城市故事相结合、传承城市文脉与弘扬红色文化于一体的城市记忆宣传典型案例,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新闻媒体《档案里的赣州》城市记忆

    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

    危颖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播音员主持人是媒体生产中的关键一环,面对媒体融合不断深化所带来的新变化,构建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人才评价体系尤为迫切和必要.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媒体融合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队伍建设,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专业培养者紧跟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不断优化更新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方案.文章对融媒时代构建播音主持人才评价体系的意义、评价要素、评价方法等进行阐述,指出通过社会化任职资格考试、职称评定、影响力评价等评价方法对播音员主持人进行综合量化评价.

    媒体融合播音主持人人才评价体系

    小屏传播场域下"主持人中心制"的体现与优势

    韩苗苗杨硕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持人中心制"是与"制片人中心制"不同的一种制片管理模式,主持人不仅是栏目的主持人,还是栏目的管理者,在节目的制作与播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新媒体时代,"主持人去中心化"成为趋势,但是在小屏传播场域下,该模式仍旧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文章详细探讨了"主持人中心制"在小屏传播场域下的体现和优势,分析"主持人中心制"在小屏传播场域下的对应策略,希望主持人能够在新的传播时代实现新发展.

    智媒时代角色解构技能重构小屏赋能"主持人中心制"

    播音主持语言表达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应用及影响

    刘跃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文章探讨了播音主持语言表达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具体应用及其对受众、媒体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揭示了社交媒体环境中播音主持语言的亲和化、互动化、多样化和碎片化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社交媒体

    人物书写·叙事突围·现实观照——由《风吹半夏》评女性题材电视剧之新变

    孙怡可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吹半夏》充分彰显出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意识,与近年来播出的同类型女性题材电视剧比较,在人物设定、叙事视角、现实关怀三个维度实现了创新,展示我国女性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的嬗变.

    《风吹半夏》人物形象叙事视角现实关怀

    "走马灯"与"三一律":论电影《满江红》封闭空间的叙事功能

    王庆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一部电影而言,叙事无疑是最重要的.为了实现叙事,发展出了人物叙事、空间叙事、音乐叙事等论述,其中空间是故事展开的背景,没有空间,叙事也难以构建.在电影《满江红》中,山西大宅无疑是全片中最重要的叙事空间.基于此,文章主要从空间入手,从封闭空间的视觉表征、情节建构和文化意味三个维度来探讨山西大院这一极具秩序性特征的空间结构对电影《满江红》叙事方面的影响.

    《满江红》封闭空间三一律走马灯

    电影《妈妈!》中的疾病书写与母女关系建构

    刁雅萱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疾病这一要素经常以丰富的呈现形式出现在不同题材的电影作品之中,电影《妈妈!》以母女关系为叙事主题,以疾病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冯济真母女双生相融的故事.文章从疾病建构视角分析该片母女关系的倒置、回正与相融,从疾病观照视角论该片对女性的独立书写,从疾病疗愈视角论该剧对母女隐疾的治愈,由此探讨该片是如何进行疾病书写与母女关系建构的,从而为同类型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有益启示.

    《妈妈!》疾病书写母女关系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