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声屏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声屏世界
声屏世界

陶毅

月刊

1006-3366

jxspsj@126.com

0791-88316904

330046

南昌市洪都中大道207号省广播电视中心

声屏世界/Journal Voice and Screen Worl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改革步伐,特别注重对省、地(市)、县广播电视局、台的管理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广播电视传媒的决策资讯服务,提供业务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园地。注重实践性、启迪性、前瞻性,加强和突出涵括宣传、产业、管理、网络、受众以及新闻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是一个融业务研究、学术研究和工作指导为一体的新闻专业期刊。对准备跨入和刚刚跨入广电大门的人们,也是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媒体如何赋能社区治理——以山西广播电视台《我的物业我的家》为例

    田晓蕊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聚焦山西广播电视台打造的《我的物业我的家》节目,深入剖析其在社区治理层面的重要作用、栏目架构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旨在揭示物业生活服务类节目在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与创新价值.

    媒体基层治理《我的物业我的家》

    红色题材纪录片的策划和创作——纪录片《从罗霄之巅到天山南北》创作谈

    朱建华王小燕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吉安市融媒体中心创作一部《从罗霄之巅到天山南北》纪录片.文章介绍了主创挖掘史料、确定选题、寻找井冈山下走出来的红军后人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庚续红色血脉的故事,又如何得到各界的配合和支持的创作经历.

    红色选题实地拍摄屯垦戍边

    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声音塑造

    赵广路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持人的声音塑造是其专业能力和个人魅力的直接体现,对于节目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深入探讨了成功的主持人在新闻播报、新闻现场采访报道、新闻访谈节目中的声音塑造艺术.声音塑造和声音训练应该是每一名主持人不断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广播电视节目声音塑造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多学科叙事研究

    杜文媗张聪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是多重媒介融合的产物,为跨学科叙事提供了影像范本.在电影与历史的融合层面,《长安三万里》对高适、李白、杜甫等历史人物进行了想象性重塑,打破了观众对诗人的传统认知,形象性还原了部分历史事实;在电影与语文的融合层面,《长安三万里》将唐诗叙事外显为图像,通过营造超现实空间呈现唐诗意境;在电影与地理的融合层面,《长安三万里》着重描写出多样化、对比性的地理空间,通过艺术化想象和动画媒介新技术,为历史上的地理空间赋予新的文化意义.

    《长安三万里》想象性重塑诗歌意境艺术化想象

    意造境生: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传统意境美学影像化演绎

    方弘轩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最为核心的理论范畴,是我国用以衡量艺术作品造诣与水准的重要尺度.意境内涵较为丰富,在画、诗、曲中均有充分的体现.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运用中国传统美学元素,凸显出"无我之境,白贲之境""象外之象,虚实结合""声中无字,字中有声"的美学思想,使电影实现了"画境""诗境""曲境"的融合,展现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与审美价值,为国产动画电影在美学方面的创作提供了有益思考.

    意境美学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影像化演绎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空间叙事与人文价值探析

    刘晓丽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编自李娟同名散文集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自开播以来便好评如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成为了今年上半年的爆款剧集.文章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切入视角,对该剧所展现的自然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这四个维度展开剖析.通过描绘诗意美好的疆北风物图景,在自然空间层面展现了独特且原始的自然景观;通过视听语言构筑起了人文性与现代性的冲突与交融,在文化空间层面搭建了草原文明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通过呈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景象,建构了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空间;通过展示一个疗愈个体心灵的精神乌托邦,为观众建构了一个诗与远方般的精神空间.文章旨在探究《我的阿勒泰》文学美的可视化路径,总结阿勒泰模式成功的经验,为其他创作者进行文学影视化提供有益参考.

    《我的阿勒泰》空间叙事人文价值文学美可视化

    空间隐喻·励志书写·平民关怀——论电影《八角笼中》的底层叙事

    许苏徐华开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八角笼中》取材真实新闻事件,借助体育电影类型范式,讲述了底层草根面对残酷命运挑战,努力寻找人生出路的励志故事.《八角笼中》以底层叙事为中心,通过视觉修辞的方式完成银幕空间的塑造,实现对底层社会的隐喻,电影主创和剧中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共同书写了文本内外的励志主题.同时,电影对草根群体的温暖和关怀,也传达了积极正面的社会价值和精神意义.

    《八角笼中》底层叙事空间隐喻励志书写平民关怀

    《周处除三害》热映:暴力美学下的符号隐喻与迷因传播

    陈雪涵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电影《周处除三害》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暴力美学下的符号隐喻以及迷因传播现象.电影运用大量独特的视觉语言符号与画面设计,完成了形象塑造与精神内核传递,也大胆将审美权归还观众,完成了电影创作者与观众对电影情节、画面的共同探索.文章深刻剖析电影通过暴力美学、符号等传达深层文化意涵的途径,并探讨文艺环境多元化的当下电影内容的创作趋势与要求.

    《周处除三害》暴力美学符号隐喻迷因传播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照进生活的有效性与缺失

    荆通李静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通过聚焦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物,成为了反映社会现象的一面镜子,以亲近自然的美学风格照进生活、照进现实,引发了观众对现实问题的反思.然而,细节缺失、人物扁平、为剧情发展而强行推动叙事以及过于顺滑的逻辑展现,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实主义题材"典型"电影的缺失.文章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风格、有效性和缺失三方面论述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艺术特色,为创作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艺术作品提供借鉴.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美学风格类型化有效性典型缺失

    符号·情感·反馈:"朋综"《快乐老友记》内容生成机制

    李浩洁李跃忠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乐老友记》作为芒果TV推出的一档"朋综",以"就业homie团"六个老友的集体新家为核心场景,将兄弟间真实、真挚的情感生活呈现给受众,在网络平台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主要从嘉宾阵容、内容设置、场景设置、编创方式四个方面对《快乐老友记》的内容生成机制进行分析,探究该节目的成功之道,希望能够为综艺节目制作提供有益启示.

    《快乐老友记》"就业homie团""朋综"内容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