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声屏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声屏世界
声屏世界

陶毅

月刊

1006-3366

jxspsj@126.com

0791-88316904

330046

南昌市洪都中大道207号省广播电视中心

声屏世界/Journal Voice and Screen Worl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改革步伐,特别注重对省、地(市)、县广播电视局、台的管理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广播电视传媒的决策资讯服务,提供业务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园地。注重实践性、启迪性、前瞻性,加强和突出涵括宣传、产业、管理、网络、受众以及新闻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是一个融业务研究、学术研究和工作指导为一体的新闻专业期刊。对准备跨入和刚刚跨入广电大门的人们,也是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奇谭·鹅鹅鹅》声音创作要点解析——浅谈中式美学下影视作品声音创作

    李文鹏李英若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画短片《中国奇谭·鹅鹅鹅》是第 28 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动画剧本奖获奖作品《中国奇谭》中第二集作品,影片讲述了货郎在诡异的鹅山偶遇瘸腿的狐狸公子,欲望破而复立,发现一切看似荒诞都不过是个"鹅笼"的故事.文章从中式美学声音设计、默片声音叙事、配乐创作等方面,对该片创作要点进行阐述,探究中式美学下影视作品声音创作新思路.

    中式美学水墨风格声音设计环境音效塑造音乐留白化处理

    纪录片《寻古中国》:用创新影像探源中华文明

    王宇明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纪录片《寻古中国》以"寻根探源,叩问来处,讲述中华文明故事"为主旨,重返考古现场,围绕"古迹、古籍、古物、古人"等线索,探源中华文明.该纪录片以契合当前时代的创作理念、灵活多元的叙事策略和匠心独运的视听表达,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根系和发展脉络,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赖以存续的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基因,为增强文化认同和传承中华文明提供了鲜活的艺术样本.

    《寻古中国》创作理念叙事策略视听语言

    主旋律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共情策略探析

    冯小强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主旋律纪录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信息,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共情策略对于传播主旋律纪录片至关重要,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化壁垒,引发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情感共鸣.探究主旋律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共情策略,有助于把握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期待,创作出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作品,展现中国真实形象、传递价值观念提供理论支持.文章以主旋律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为例,深入剖析其运用的共情策略,旨在探讨如何让主旋律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理解和接受,为未来拓展与深化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主旋律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跨文化传播共情策略情感共鸣

    经典三幕式结构与综艺视听在纪录短片中的活化运用——以芒果TV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例

    杨慰然官巍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芒果TV出品的主旋律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因强有力的大国观支撑、戏剧化的故事内容、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被众多年轻观众所关注和认同.该纪录片将沐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年轻群体浓缩成 5 个具体的故事主人公,分集讲述他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追逐青春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真实故事.文章以此纪录片为例,引用"经典三幕式结构",探析该片在创作端的模式导向.该纪录片打破了传统纪录片惯有的厚重束缚,探寻"故事感"和"年轻态"的创作路径,为此后主旋律纪录片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我的青春在丝路》"经典三幕式结构"视听语言综艺感

    镜头内外:西方纪录片流派及其哲学思潮

    王中伟郭建军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纪录片作为一种承载文化、反映社会变迁的重要艺术形式,其影响力与日俱增.尽管纪录片流派繁多且讨论广泛,现有分类往往侧重于风格与技术层面,却对深层次哲学思潮形成与发展的潜在影响探讨不足.文章旨在探索弗拉哈迪式人类学纪录片、格里尔逊式纪录片、直接电影、真实电影、自我反射式纪录片以及新历史主义纪录片等主要流派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潮.通过分析人文主义、社会现实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新历史主义等哲学思潮如何塑造纪录片的叙事逻辑、审美趋向及价值取向,为纪录片创作与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论视角.

    纪录片流派哲学思潮

    移动时代广播如何运用伴随性特质

    虞颖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媒体深度融合的今天,具有伴随性特质的广播早已兼顾传统节目流与互联网音频的内容生产了.新媒介"去时间化"的交互方式让传统广播背景式的"伴随性"优势消减,该如何运用声音媒介的本质特征来挖掘提升优势应变突围.文章认为广播生产者应尽快适应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目的性需求,加强对当代受众音频陪伴需求变化的研究,调整媒体运作法则和节目样态,尽快练就内功助推"伴随性"优势升级,从"背景守候型伴随"转型为"贴身助手型伴随",在迈向新广播的道路上实现内容产品携带多价值的高智、高质、高阶伴随.

    广播电台音频伴随性去时间化

    安徽老年广播构建特色栏目与新生态体系研究

    韦丽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广播具备广泛的听众基础,其如何在新媒体时代高质量发展,对广播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深入分析了老年广播所处的涉老社会环境和新时期老年人的新需求,紧扣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把握老年广播的定位方向,围绕老年广播节目创作与生态创建提出建议,旨在打造老年广播特色精品栏目,构建广播媒体新生态系统,为促进新媒体环境下老年广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老年广播受众分析特色栏目生态体系

    文旅融合背景下网络微短剧内容创作精品化研究

    陈雪怡曲玮婷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网络微短剧凭借碎片化、情节紧凑等特征快速走红,以"电子榨菜"之名风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动着微短剧与文旅产业间的跨界融合,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基于此,文章对当下网络微短剧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与文旅融合环境背景相结合,探究当下文旅网络微短剧的发展新思路,促使其在文旅题材的内容创作上实现主流化、规范化、精品化,打造高质量微短剧,实现正确的价值引导.

    文旅微短剧内容创作叙事模式

    乱象与回归:网络微短剧热播后的冷思考

    李酉歆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网络微短剧作为网络视频的新兴力量,正在凭借短时长、快节奏和孵化周期短的独特优势迅猛发展.但随着网络微短剧数量的井喷式增长,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现.文章从网络微短剧的发展现状入手,剖析了网络微短剧热播的成因,针对其在内容创作、版权保护以及付费引流等方面显露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路径,旨在促进网络微短剧的良性发展.

    网络微短剧乱象治理路径

    可供性视域下"人物角色"二创视频的传播动因与表征研究

    李亚洁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媒介可供性视域下,人物角色二创视频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与创作的自由,但同时也要看到,二创视频的发展离不开原创作品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为二创视频提供了文化底蕴,也因此,大众文化的传播在创作交流中更加繁荣.繁荣之下亦有危机,无论是创作者与受众,还是平台在对待再创造作品时,任其发展的态度只会造成网络乱象,只有承担起社会责任,二创视频才会在艺术与交流中展现魅力.

    可供性二创视频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