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声屏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声屏世界
声屏世界

陶毅

月刊

1006-3366

jxspsj@126.com

0791-88316904

330046

南昌市洪都中大道207号省广播电视中心

声屏世界/Journal Voice and Screen Worl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改革步伐,特别注重对省、地(市)、县广播电视局、台的管理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广播电视传媒的决策资讯服务,提供业务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园地。注重实践性、启迪性、前瞻性,加强和突出涵括宣传、产业、管理、网络、受众以及新闻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是一个融业务研究、学术研究和工作指导为一体的新闻专业期刊。对准备跨入和刚刚跨入广电大门的人们,也是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电视听媒体内容生产中为何要融入历史叙事

    江坤
    1页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研究

    汪子怡安静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彰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家地位.文章立足新时代,分析中国故事的理论内涵和叙事导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通过加强国际叙事、落实多元对话、挖掘共享价值等方式提升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和文化软实力.

    建设性新闻中国故事叙事导向叙事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

    张洋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初,我国在"走出去"战略总体规划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这是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属性,从顶层设计层面对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工作进行的政治定位和战略考量.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以以人为本的人文内涵、基于关系性的会通精神、和合文明的共生哲学为力量源泉,以维护文化安全、促进文化认同、变革世界文化秩序为实践目标,致力于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目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声音"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步伐势必会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越走越快.

    传统文化"走出去"实践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

    辛百哲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全球化发展浪潮下,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仍存在国际形象"他塑"、信息流转"逆差"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中国话语常常处于失语状态.鉴于此,文章从传播的不同层面深入探究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以切实提升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实践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传播流程的影响

    韩昊洋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改变了新闻行业的生态环境,如人工智能主播的诞生改变了新闻播报方式,能够有效节约人力资源.除新闻播报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在新闻的采写、推送和用户的媒介接触体验等环节中发挥着作用,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流程.

    人工智能新闻生产媒介技术

    拟剧理论视角下网络直播异化发生何以成为可能

    江莉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借助数字技术,网络直播呈现出更强的现场感、真实感和实时性,扩大了人们在网络世界中的情感表达.但是,在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直播的混乱局面也愈来愈复杂,网络直播的异化日益突出和深化.文章基于拟剧理论对网络直播异化进行分析,发现平台、主播和受众三个主体在网络直播中都发生了异化.通过探讨网络直播异化的原因,希望能为网络直播的治理提供一些思路.

    网络直播异化拟剧理论

    分析China Daily网站关于北京冬奥会的报道策略

    张希玲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的报道内容、报道主体、传播方式等都呈现出新的特征.China Daily网站在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中创新出多种传播策略,将运动员展现出来的精神融入报道的叙事框架中,在促进国际传播、提升我国形象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文章基于China Daily网站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其报道策略以及发挥的功能,并给出主流媒体对于国际体育赛事报道的相关思考.

    ChinaDaily网站北京冬奥会报道策略

    移动短视频环境下个体叙事建构西藏形象分析

    马文文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交媒体时代,移动短视频传播实现了大众化传播,神秘的西藏也通过短视频展现在大众面前.在技术赋权之下,媒体话语重心逐渐下移,普通大众也可以通过短视频向外界展示西藏的风土人情,并且其个体叙事价值日益凸显.他们通过短视频展示新时代的西藏形象,助力西藏地区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个体视角下短视频叙事对西藏形象建构产生的影响,以期为西藏形象传播提供借鉴.

    移动短视频个体叙事西藏形象

    基于媒介可供性理论研究短视频伦理失范问题

    高鹏霞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短视频是网络文化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内容形态,凭借碎片化、娱乐化、个性化优势成为当下最受人们喜爱的媒介形式之一,但是短视频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失范问题.文章基于媒介可供性理论分析媒介的伦理失范问题,即从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移动可供性三个视角对短视频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找到有效对策来治理短视频的行业失范问题,力求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并能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媒介可供性短视频伦理失范

    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创新路径研究

    韩聪卢长春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文化的传承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逐步推进,"非遗"类文化节目迅速发展并积极创新转型.文章以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为研究对象,从节目的内容、形式与形态三个层面进行研究.该节目将"非遗"文化进行"活态化"展示,并运用新技术赋能艺术审美,年轻化呈现节目形态,激发青年人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增强国民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为同类节目创作提供借鉴.

    "非遗"文化文化节目创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