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声屏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声屏世界
声屏世界

陶毅

月刊

1006-3366

jxspsj@126.com

0791-88316904

330046

南昌市洪都中大道207号省广播电视中心

声屏世界/Journal Voice and Screen Worl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改革步伐,特别注重对省、地(市)、县广播电视局、台的管理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广播电视传媒的决策资讯服务,提供业务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园地。注重实践性、启迪性、前瞻性,加强和突出涵括宣传、产业、管理、网络、受众以及新闻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是一个融业务研究、学术研究和工作指导为一体的新闻专业期刊。对准备跨入和刚刚跨入广电大门的人们,也是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算法推荐新闻的伦理失范现象及对策浅析

    李蕾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数据时代,算法技术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推动着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然而,算法推荐作为新闻分发的主要机制也面临着争议.算法"投其所好"地为受众推荐新闻,实现了信息与用户需求的高度匹配,但算法推荐新闻的泛滥导致了价值观缺失、信息茧房、隐私侵犯等新闻伦理问题.对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算法推荐新闻的伦理困境,然后提出了应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用户自查三个方面入手,实现规范算法技术,加强价值引导,提升用户自身使用体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算法推荐算法新闻伦理失范

    虚假新闻的道德伦理失范现象——以"广西武鸣泡药沃柑事件"为例

    王可昕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自从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新闻的真实性不断受到挑衅,新闻媒体道德伦理失范现象频发,虚假新闻更是频频出现.虚假新闻的盛行不仅会损害媒体公信力与权威性,也会错误引导社会舆论,故而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广西武鸣泡药沃柑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归纳虚假新闻出现的原因,梳理虚假新闻的危害,并就相似案例做进一步的分析,最后提出有效解决策略,期望能为虚假新闻的治理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为虚假新闻的治理助力.

    虚假新闻道德伦理失范社会舆论

    辩论类节目话题的设计与创新

    何珂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过去十年里,辩论类节目不断发展和创新,凭借独特的辩论赛机制、对时下热点话题的聚焦及选手间不同观点的碰撞等特点,吸引了一大批观众."话题"是谈话节目的三要素之一,对一档节目起到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对于辩论类节目来说,话题作为辩论的中心,需要在兼顾可辩性、深刻性的同时增添趣味性,方能在严肃和活泼之间实现平衡.文章针对国内辩论类节目的话题设计及创新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辩论类节目的发展有所启迪.

    辩论类节目话题设计创新趋势

    真实再现红色政权治国理政原貌——电视剧《大道薪火》的创作体会

    梁迎九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近年来不仅主题鲜明、主旋律饱满,且在艺术性、可看性上有很大的提升,日渐吸引观众的目光,业界纷纷力创精品力作,力争进入央视平台播出.文章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大道薪火》主旋律电视剧为例,总结该剧的创作特征,以期为主旋律电视剧的创作提供借鉴.

    红色政权治国理政《大道薪火》

    中国影视剧中英雄形象塑造的演变

    蒋旭航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雄形象作为一种典型的视觉符号,在社会中发挥着意义生产和主体建构的功能,是人们对社会进行理解、建构主体认知的重要途径.在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中,英雄形象融入大众文化,英雄形象中的人物由英雄转变为普通人,逐渐以普通人为主角,人物类型变得丰富多样,叙事手法也从宏大转向细微.在英雄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人们的自我认同也会受到影响,这些英雄形象的塑造在反映大众自我认同的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的前进步伐,展示着视觉形象背后的价值内涵.

    英雄形象自我认同形象建构

    圈层文化·多重视界·双重赋能:国产悬疑网剧的叙事机制——以悬疑纪录片《超时空鉴定》为例

    宋姗姗
    48-5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IP改编的兴起,国产悬疑网络剧不断"出圈",以新奇的拍摄手法布设多重叙事空间,深度还原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揭露人性的复杂,为未来国产悬疑网剧的破圈之路创造了良好机遇.文章以法医类纪录片《超时空鉴定》为例,力图从圈层文化体系、多重叙事视界、人文与科技双重赋能三个视角着手,从生产、包装、传输一系列商业思路出发,深度探究国产悬疑网剧的叙事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此类优秀悬疑剧的相似特质,揭示更深层次的文化意指和价值导向,从而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悬疑网剧圈层文化多重视界双重赋能叙事机制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抖音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研究

    尹惠平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自媒体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自制的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发布并走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微短剧领域的创新.文章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从互动仪式构成要素及其产生的结果与影响两方面对《逃离大英博物馆》进行分析阐述,从而丰富对《逃出大英博物馆》微短剧的研究.

    《逃出大英博物馆》互动仪式链用户互动

    场景·结构·功能·隐喻——论《流浪地球2》的空间叙事

    马新路何李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叙事是一种以空间为媒介形式的叙事理论,主要用来诠释社会空间中潜在的文化内涵,后来该叙事手法应用到了电影领域.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2》以空间场景、空间结构、空间功能和空间隐喻为出发点,展示出中国科幻电影在科幻空间构建、科幻技术手段表现和科幻内容创作等方面的空间叙事美学特征,对此总结中国科幻电影中空间叙事的多维度作用和意义,能为电影《流浪地球 2》的叙事解读提供新的视角.

    《流浪地球2》空间叙事空间结构空间功能空间隐喻

    谍战电影《无名》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研究

    尚佳晨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无名》是导演程耳的第四部作品,也是他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再延续.影片将谍战类型与后现代主义风格糅合,非线性叙事结构与宏大主题交织,营造出独特的美学风格,不断探索类型电影的新模式.

    《无名》非线性叙事后现代主义风格

    电影《我爱你!》的边缘书写与空间叙事

    孔毛毛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为视点,运用空间叙事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学等理论,从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三方面分析电影《我爱你!》的空间叙事与时代症候.电影《我爱你!》在空间叙事上呈现出三重建构:物理空间——符码隐喻的地志容器、精神空间——身份认同的寻觅依存、社会空间——时代症候的内外视角.影片在探讨"生与死"的哲学议题时展现出家庭代际间情感倦怠与传统伦理观念失序等时代症候,用喜剧、爱情、青春等元素消解癌症与衰老,最终实现温暖现实主义风格的回归与抵达.

    《我爱你!》老年题材空间叙事时代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