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声屏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声屏世界
声屏世界

陶毅

月刊

1006-3366

jxspsj@126.com

0791-88316904

330046

南昌市洪都中大道207号省广播电视中心

声屏世界/Journal Voice and Screen Worl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改革步伐,特别注重对省、地(市)、县广播电视局、台的管理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广播电视传媒的决策资讯服务,提供业务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园地。注重实践性、启迪性、前瞻性,加强和突出涵括宣传、产业、管理、网络、受众以及新闻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是一个融业务研究、学术研究和工作指导为一体的新闻专业期刊。对准备跨入和刚刚跨入广电大门的人们,也是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释魅循环与时空绵延——影像神圣性:《永安镇故事集》的"洞穴"

    梁艺伟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安镇故事集》属于元电影,由三个分离但又关联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的关系与马克斯·韦伯的"祛魅"等一系列叙事具有内在一致性.影片从第一个故事剧组进入小镇进行前采到影片结尾处拍摄真正开机,整个过程不知不觉地进入"释魅循环"之中,而在这种循环之中,不仅给予观众对文本本身的想象,也在时空的绵延之中体察到生命的本质.

    《永安镇故事集》元电影释魅循环时空绵延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媒介仪式建构——以《诗画中国》为例

    王桦鑫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文化类综艺节目《诗画中国》的仪式类型和建构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理解文化类综艺节目媒介仪式的建构过程及其在社会中引发的影响.研究表明,该节目通过沉浸体验、表演框架和价值塑造三个环节逐步强化观众的沉浸感、仪式感和认同感,建构了具有崇高美学特征的表演召唤仪式,创造性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文化类综艺节目媒介仪式《诗画中国》

    情感观察类节目的纪实性基调与艺术化审美研究——以婚姻纪实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再见爱人》为例

    胡倩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观察类节目以嘉宾人物为观察对象,采用"真人秀+室内观察"的节目形式,观察嘉宾人物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再见爱人》是湖南卫视首档婚姻纪实性情感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它将纪实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聚焦离婚这一社会痛点问题,用纪录片式的拍摄方式,力图建构出婚姻生活的真实全貌.另外,该节目在影视语言上精细打磨,使观众置身秀美的自然风光中,体味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呈现出节目的艺术质感.

    情感观察类纪实性基调艺术化审美

    电影工业美学:好莱坞类型电影美学的本土化建构

    金泽一王晓玲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提出是新时代中国电影观念的革新,是对电影理论的重新思考.电影工业美学受到中层理论、大众文化理论的影响,与工业美学、技术美学紧密结合.提倡好莱坞制片模式的制片人中心制,认为导演是制片体系中的一部分,能够避免权力过大带来的影片风险,形成一个电影工业生产流水线,而提出新力量导演认为导演应当在一个体制内发挥才能,以市场为目的,尊重观众,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兼顾.新时代背景下新力量导演有三种生存状态:产业化生存、技术化生存、网络化生存.电影工业美学旨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形成一个工业化、产业化的电影生产,兼具艺术与商业,达到美学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中国电影好莱坞制片人中心制电影工业美学

    全媒体时代红色主题纪录片的叙事特色与时代价值——以《从瑞金出发》为例

    廖先辉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瑞金出发》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央苏区历史的红色主题纪录片.该片通过史料挖掘、旧址探寻、专家解读和故事讲述,将苏区时期那段澎湃的红色历史重新引入人们的视野,引发广泛的关注和热烈反响.文章通过对《从瑞金出发》叙事特色的阐述,进而分析其时代价值,以期在全媒体时代为同类型红色主题纪录片的创作、传播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红色主题纪录片《从瑞金出发》叙事特色时代价值

    液态社会视域下文史类纪录片的创新——以《书简阅中国》为例

    刘钰琪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社会开始呈现出"液态化"倾向,让原本稳定有序的社会模式转向流动的"个体化",深层情感关系难以建立.受此影响,作为文化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史类纪录片的创作必须因时而变.液态社会视域下的纪录片要在迎合受众个性化认知需求的同时打开个人固化壁垒的缺口,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适应碎片化浅阅读的时代发展,并为孤立分散的个体构建情感的共同体联结,塑造文化记忆.纪录片《书简阅中国》使用代表私人情境的书信进行历史化表达,在打破历史厚重感的同时实现情感共鸣,深刻体现出历史的人文价值,为液态社会中文史类纪录片的创新提供了借鉴思路.

    液态社会文史类纪录片情感共鸣文化价值观

    基于SWOT分析融媒环境下城市广播电视台的发展策略

    陈希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存在于任何组织当中,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必然要受到当前环境条件的制约与影响.从组织的角度来说,城市电视台作为我国广播电视机构的组成部分是被管理的对象.对城市电视台所处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是实现管理对象的目标和利益的必要条件,有助于分析其发展方针及策略.根据SWOT模型分析融媒时代城市电视台的未来出路,从客观的外部条件出发,综合分析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优劣势,从而在把握机会和应对威胁当中为城市电视台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SWOT分析融媒环境城市电视台

    十年破圈之路:智媒时代小红书的突围与困顿

    赵悦
    86-8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媒时代,各大互联网平台都面临着流量焦虑,而小红书凭借多样化的内容生产机制、多样化的内容消费形态,引领"种草"浪潮,成为普通人生活的搜索入口.小红书的用户群体呈现出高黏性、高消费、高转化的特征,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大厂把小红书当作重点研究对象,争先在内容、功能、产品等层面进行模仿,希望能够孵化出自己的"种草"生态.文章回顾了小红书的成长历程,分析了在微信、抖音等互联网巨头的夹击下小红书是如何突出重围成为国民级"种草机"的,如今又面临着怎样的困顿,并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有助于小红书进一步发展.

    智媒时代小红书产品"种草"内容社区

    广播融入新媒体传播赛道的路径考察——以FM106.8柯桥调频广播可视化直播实践为例

    鲁意魏淑媛周健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紧密地融入新媒体的传播生态,广播媒体正全面深化可视化直播的实践探索.文章以浙江绍兴FM106.8 柯桥调频广播为例,深入分析了广播可视化直播在市县级广播电台中的发展现状.文章探讨了广播可视化直播发展的内在动因,指出其在建立受众联系、增加产品价值及适应时代趋势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广播可视化直播作为广播融入新媒体传播领域的关键路径,以期为广播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广播可视化直播新媒体传播

    新时代公益广播的转型探索——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环保小卫士》节目为例

    曲玮婷张婧婷高鑫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的媒介环境在技术与流量的助推下发生了深刻变化,受众对媒介内容的需求日益增强,媒体进入到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新媒体不断开拓内容与渠道,传统媒体求新求变催化融合.新时代的广播媒体也逐渐顺应趋势探索创新与融合之道.公益广播是面向公众传播公益信息和文化资讯的特色广播形式,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临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传统公益广播同样面临转型发展与创新问题,亟需以新的"声态"融入当下媒介环境,更好地实现对公益信息的良性传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益广播应该如何适应环境,如何转型发展,是目前广播媒体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公益广播节目《环保小卫士》的转型实践为例,探究融媒体环境下新时代公益广播的发展路径.

    新时代融媒体公益广播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