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与机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与机械
长沙理工大学
食品与机械

长沙理工大学

黄寿恩

双月刊

1003-5788

foodmm@vip.sina.com

0731-85258200

410077

长沙市赤岭路9号

食品与机械/Journal Food & Machin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食品与机械》杂志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旨在指导行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指引投资方向,引导产品开发,设有权威论坛、科研开发、市场分析、提取与活性、安全与检测、生产应用、机械与设计、包装与设计、个案分析、专论与综述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QuEChERS-UPLC-MS/MS测定大米中氯虫苯甲酰胺和五氟磺草胺的残留

    黄子杰黄朋勉罗宽能向忠平...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新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大米中氯虫苯甲酰胺和五氟磺草胺的残留方法。方法:样品经0。2%甲酸—乙腈提取后,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填料净化,以0。2%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C18色谱柱分离,采用UPLC-MS/MS测定。结果:氯虫苯甲酰胺和五氟磺草胺的定量限(LOQ)均为0。004 mg/kg,方法检出限(LOD)均为0。001 mg/kg。两种待测农药在0。002~0。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在0。993以上。在0。05,0。1,0。5 mg/kg添加水平下,两种待测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8 6%~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6。1%。结论:该方法高效简便、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大米中氯虫苯甲酰胺和五氟磺草胺的检测。

    QuEChERS氯虫苯甲酰胺五氟磺草胺大米残留

    食品安全抽检数据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赵红磊杨丽蓉赵红艳刘欣...
    68-7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安全抽检数据质量是检验机构的技术能力、专业素养和管理服务水平的综合反映,是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成效的判定依据,是做好核查处置工作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食品抽检数据抽查,对于提升食品安全抽检数据质量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是在数据核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检验检测机构在抽样、检验、报告规范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给后续的监管和行政处罚带来一定影响。文章通过分析日常抽检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一些措施,供食品安全监管和抽检人员参考。

    检验检测食品抽检数据质量

    高压射流磨振荡反应腔CFD模拟及结构优化

    梅立仁许克平艾凡荣戴涛涛...
    73-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决工业级高压射流磨(industry-scale microf luidizer,ISM)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进料要求高、处理量小、处理效果不佳问题。方法:结合CFD-PBM模拟和乳液制备试验对4种振荡反应腔进行选优,再通过尺寸优化获得最终腔型。结果:4种反应腔相比于原反应腔都拥有更大的孔径和流量;粒径细化效果为T字撞击型>T字—二次撞击型>十字撞击型>二分管型4种反应腔的分流管区均主要存在剪切作用力,撞击管区主要存在撞击作用力,射流管区主要存在剪切作用力和空穴作用力。以上3个区域均存在强湍流。对T字撞击型反应腔进行尺寸优化,得到最终的反应腔模型,其最小管径为0。7 mm,在120 MPa下流量可达878 L/h。优化所得腔型制备的乳液粒径为249 nm,与模拟粒径结果吻合良好。结论:T字撞击型反应腔更具粒径细化优势,撞击作用力是粒径细化的主要因素。

    工业级高压射流磨振荡反应腔CFD-PBM数值模拟模型优化

    回热对跨临界CO2喷射制冷系统的影响

    吴董炯胡江李杨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回热对跨临界CO2双级压缩/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仿真模拟软件建模,分析在不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25~45 ℃)、高压侧排气压力(7。4~9。5 MPa)、蒸发温度(-40~-15 ℃)和中间压力(3~5 MPa)的情况下,回热对低压压缩机吸气温度、排气温度、比功率增量以及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结果:在特定的回热度下,随着中间压力的增加,低压压缩机排气温度和比功率增量升高;但随着蒸发温度升高,低压压缩机排气温度和比功率增量逐渐降低。在标准工况下,回热系统的性能系数低于不带回热系统的,同时随着回热度的增加,回热系统的能效降低。结论:随着回热度的增加,低压压缩机吸气温度、排气温度和比功率增量显著升高。但回热改善跨临界CO2双级压缩/喷射制冷系统性能效果不佳。

    回热器跨临界CO2制冷喷射器性能系数低压压缩机

    食品包装热成型机电动八杆开合模机构的运动及受力分析

    谢志刚陈小芹许智扬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决热成型机的核心部件开合模机构相关杆件设计及其分析技术难题。方法:运用解析法阐述了一种热成型机的电动八杆开合模机构的运动和受力分析。结果:基于实例计算得到执行滑块位移与曲柄转角关系曲线,并进一步推导了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同时还揭示了片材挤压阶段的理论合模力和各杆件受力变化趋势及特点。结论:实现了在不具备专业软件的条件下对电动八杆开合模机构的分析,缩短了设计和试制周期。

    热成型机开合模机构八杆连杆机构食品包装

    食品协作机器人动态目标抓取控制方法研究

    程鹏飞刘明堂孙晨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决目前协作机器人在食品动态目标抓取中存在的准确性较低问题。方法:基于协作机器人体系结构,提出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和鲁棒自适应补偿器相结合用于协作机器人食品动态目标抓取。PID结合模糊控制完成参数自整定,鲁棒算法与 自适应算法相结合用于系统不确定性补偿。通过试验分析了所提方法的性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所提方法在协作机器人动态目标抓取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协作机器人动态抓取的准确性,在传送带速度100 mm/s时,动态抓取成功率达到99。50%,对食品动态目标抓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通过优化现有目标抓取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协作机器人的抓持精度。

    协作机器人动态目标抓取模糊自整定PID控制鲁棒自适应补偿器抓取控制方法

    枸杞烘干箱温度场优化及仿真

    于洋蔚明强王尔杰陈廷敏...
    101-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枸杞干制品品质。方法:采用标准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 进行理论分析,利用Fluent软件仿真运算并结合实验验证,探究烘干室换热温度场分布规律,并对换热参数进行优化。以温度均匀性系数以及温度分布云图为评价标准,分析换热板入口流速、换热板流道宽度、换热板流道高度、换热板间距对烘干箱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结果:对烘干室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后,温度云图显示出的高温区面积大且比较集中,两端和中间的温度梯度小。优化后的温度标准偏差比优化前降低了0。64%,模拟值与试验值的整体趋势大体相同,其误差值为2。56%。结论:枸杞烘干温度分布均匀性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热水入口流速0。18 m/s,流道高度22 mm,流道宽度35 mm,换热板间距85 mm。

    烘干箱温度场优化枸杞

    基于机器视觉的谷糙分界线检测方法

    刘浩范吉军余南辉刘晓鹏...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精准识别谷糙分界线。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直线边缘检测的谷糙分界线识别方法。该方法对不同颜色特征的谷糙分离图像进行模型匹配,将不同匹配结果的图像采用对应的灰度化处理方式;并利用直线边缘检测算法对该边缘进行灰度波动变换、差分处理得到 目标位置。结果:相较于传统的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将误差范围控制在5%以内,大幅提高了识别精度。结论:该方法的识别误差相对较小,适合用于谷糙分界线的识别应用。

    分界线谷糙分离边缘检测机器视觉

    基于YOLO-FFD的水果品种和新鲜度识别方法

    鄢紫陈良艳刘卫华赖华清...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改善现有水果识别与分级方法依赖于人工操作和复杂设备的情况。方法:提出了一种轻量化模型YOLO-FFD(YOLO with fruit and freshen detection),该模型以YOLOv5框架为基础,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和GELU激活函数设计轻量化模块LightweightC3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的基本单元,减少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加快模型的收敛速度;使用大内核深度可分离卷积模块EnhancedC3改进原模型的颈部,抑制信息丢失并增强模型的特征融合能力,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采用GSConv代替特征融合网络中的普通卷积,使模型进一步轻量化。结果:提出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了 96。12%,在RTX 3090上速度为172帧/s,在嵌入式设备Jetson TX2上速度为20帧/s。相比于原始YOLOv5模型,平均精度均值提高了 2。21%,计算量减少了 26%,在RTX 3090和Jetson TX2上的速度分别提高了 2倍和1倍。结论:YOLO-FFD模型能够满足识别水果品种和新鲜度的需求,且在复杂场景下错检、漏检情况均有改善。

    水果新鲜度品种识别轻量化深度学习目标检测

    柑橘皮在热处理过程中内部温度的时空分布特性

    赵曜何昭颖姜玉红蔡翔宇...
    122-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获得柑橘热处理过程中果实内部不同点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分布规律。方法:从传热的角度研究柑橘皮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柑橘皮中的温度传递规律,建立一个新的数学模型来模拟柑橘皮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并重点研究3种柑橘(奉节脐橙、长寿血橙和资阳蜜桔)内部温度场的时空分布。结果:热处理时间随水温的升高呈指数级下降,得到了不同品种柑橘的详细指数关系表达式,并通过数据回归方法提出了柑橘热处理时间与水浴温度之间的函数公式。结论:热处理时间随着水浴温度升高呈指数衰减,过低的水域温度会因传热温差过小导致热处理时间极大延长,增加能源消耗。

    温度分布热处理CFD仿真柑橘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