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上安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上安全
水上安全

杨俊志

双月刊

2097-1745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301室

水上安全/Journal Maritime Safe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优化长江南通龙爪岩水上防护措施的思考

    彭树林黄永华郗林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下游南通龙爪岩三面环水,风景秀美,文史底蕴深厚,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然而,由于其位置特殊,临界上行船舶推荐航路,尽管在岩头设置了示位标,但仍然存在船舶碰撞、触碰、搁浅等风险.本文结合当前长江南通龙爪岩周边现状和通航环境特点,分析了龙爪岩及附近设施存在的水上安全风险,提出了优化龙爪岩水上安全防护措施的对策建议.

    长江优化龙爪岩防护措施思考

    船上作业中系泊作业带来的船员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王荣朋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船舶行业的发展,船上作业中的系泊作业日益增加,但由于作业环境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船员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加.研究旨在探讨船上作业中系泊作业带来的船员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首先介绍了系泊作业的定义、目的和过程,并重点分析了系泊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如设备故障、操作不当、气象条件恶劣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进一步保障船员的安全.

    船上作业系泊作业船员安全

    数字孪生技术在船舶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

    梁宏光杨卓懿毕东魁闫向禄...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孪生技术发展潜力巨大,逐渐被应用于船舶安全监管领域.针对当前船舶航行过程中物理信息与仿真模型信息交互协同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数字孪生技术与船舶安全监管领域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在船舶安全监管领域的运用,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船舶航行环境监测系统架构,展示该系统运行机制与关键功能组成,通过尤尼蒂·三维(Unity 3D)与C#编程搭建船舶航行环境的数字孪生系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数字孪生技术在船舶安全监管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

    数字孪生虚拟仿真航行环境海事安全

    灌区标准化规范化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林建江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大中型灌区的规范化管理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大中型灌区的管理水平,水利部办公厅于 2019 年7月31日发布了《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为灌区管理提供了指导性文件.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以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核心,深入研究其运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为促进灌区管理现代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灌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运行管理水利工程

    景电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工程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及天然建筑材料分析探讨

    孙芳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对项目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表明景电灌区自产地表水极为有限,以季节性洪流为主,灌区南部黄河干流过境,设计枯水流量 293 m3/s,设计流量 525 m3/s.地下水资源极为有限,存在形式以潜水为主.总供水量为3.60 亿m3,水源为黄河,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为 502 m3,其中一期灌区亩均用水量474 m3,二期灌区亩均用水量 518 m3,灌溉水利用系数0.604,其中一期 0.604,二期 0.604.灌区土地垦殖率为73%,土地利用率为 63%.同时对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进行探讨,发现区域内构造稳定性较差.最后分析了混凝土粗细骨料、渠道垫层料、混凝土砼料、块石料等天然建筑材料生产厂家特征,建议本工程所需混凝土骨料、垫层料可直接购买商品料,其储量及质量均满足要求,交通条件便利,但部分料场运距较远.工程施工用水可使用景电工程渠系水(黄河水),但需进行沉淀处理.本文旨在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后期正常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更新改造工程工程水文地质施工准备施工程序景电工程

    景电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工程必要性及建设规模探讨

    谈守玮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对景电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表明该项工程的实施是提高灌溉保证率,保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粮食、制种安全保障的基础支撑,同时也是实现当地乡村振兴,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助力举措.其次对项目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进行探讨,表明在灌区建设高标准骨干供水工程,在田间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标准化农田建设,保证生态环境用水,扩大灌区保灌面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造"工程完备、环境优美、管理先进、发展创新、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灌区.最后对工程设计保证率、设计流量等建设规模进行分析,表明灌区地处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地区,以旱作物为主,灌溉设计保证率取P=50%~75%,明确了泵站设计流量、渠道设计流量和支渠流量,旨在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后期正常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更新改造工程工程水文地质施工准备施工程序景电工程

    防洪减灾中谋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探讨

    马建军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防洪工作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讲,防洪减灾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城市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道路、桥梁、水利设施、邮电通信、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了雄厚的基础,足以显示出防洪的重要性.

    防洪减灾协调发展探讨

    水安全保障与水资源利用策略探究

    刘茜王岳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水资源的安全保障以及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首先,分析了国内水资源分布与使用现状,并就国内不同地区面临的水资源问题进行了剖析.其次,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策略研究.并就水资源的利用策略进行了阐述,主要集中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策略以及技术的创新策略.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短缺问题和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的认识.

    水资源管理水安全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利用节水技术

    市政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超滤膜技术探究

    张若汉金芷琪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市政工程水处理过程中,超滤膜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等杂质,提高水质.基于此,本文分析市政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超滤膜技术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旨在为促使相关技术良好发展夯实基础.

    水处理市政工程超滤膜

    《黄河保护法》实施框架下黄河流域管理体制完善路径

    文静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保护法》在中央、流域、地方形成了"重大事项国家统筹+重点事项流域机构统管+相关事项省际协调合作"的流域治理体制机制,是符合黄河流域管理需求的制度供给.本文通过对沿黄各省份、各部门法律实施状况与问题的审视,提出通过探索黄河流域整体性综合立法模式、强化黄河流域协同协调机制、构建流域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等创新方法来助力黄河流域管理体制落地生效.

    黄河保护法实施现状流域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