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上安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上安全
水上安全

杨俊志

双月刊

2097-1745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301室

水上安全/Journal Maritime Safe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轮机调速器在水电站运行优化与管理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周鹏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水电站自动化控制设备体系中,水轮机调速器的应用最为广泛,这一调速器也拥有着极为复杂的结构内容,但是控制方式相当智能化,对于水电站运行优化与管理工作效率提升都有促进作用.本文将以某大型水电站为例,专门研究水电站基于水轮机调速器的运行优化设计要点以及管理策略,其中专门引入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配合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来设计水轮机调速器内部结构,以满足智能化、自动化的应用要求.

    水轮机调速器水电站PLC系统PID控制算法管理策略

    复杂环境下长江某段水下地形测量方法探讨

    赵松袁金彪王守明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合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与测深设备能显著提升传统水下地形测量精度,有效解决数据不准确、获取困难及后期处理复杂等问题.通过这种手段,可获取江河底部详尽的地貌信息、精确水深分布以及沉积物状态等关键参数.这些数据对于江河区域设计规划和运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长江某段水下地形测量工程项目为例,深入剖析RTK技术与测深仪在该领域的具体应用,详细探讨其在水下地貌测量中的使用场景.同时,对这两种技术的实际运用进行深度局限性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探讨,从而优化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和执行效率.

    水下地形RTK技术测深仪

    应急抢险工程中土方搬运与围堰铺设技术研究

    于成洲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聚焦应急抢险工程,分析其中常用的土方搬运和围堰铺设技术.针对土方搬运技术,分别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以及特点与挑战,概述常用的技术方法并对比各自的优缺点.针对围堰铺设技术,同样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同时强调该技术在应急抢险工程中的关键作用,主要概述常用的技术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对这两项重要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结合了具体的工程案例,本研究的目的是为应急抢险提供技术参考.

    应急抢险工程土方搬运围堰铺设

    花都区网顶河整治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方案研究

    夏文炜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加之人类生产活动频繁,花都区网顶河流域内的河流生态环境正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对此,本文将以花都区网顶河整治工程背景及项目简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花都区网顶河流域的现状,基于花都区网顶河整治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的必要性,详细探讨花都区网顶河整治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策略.

    花都区网顶河整治工程水土保持设计规划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林显宁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关国计民生,其基础处理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文在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面临的复杂地质条件、大型工程规模、生态环保要求和高标准质量安全要求等主要挑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地基加固处理、基坑开挖支护、岩土体加固防渗和边坡支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等关键施工技术,并提出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注重施工运维衔接等施工管理建议.本文还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先进施工技术在复杂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地基加固基坑支护

    广州市荔湾区某河涌水闸泵站工程水闸的稳定性分析

    黎江明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工程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荔湾区是广州市中心城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本工程所涉河涌涌口无水闸,直接与珠江相连,内涌堤防高度未达珠江防洪标准,无法形成封闭的防洪系统.区域整体城市化水平较高,整体硬化率大,河涌承接上游管道来水后直接汇入珠江,无法利用水利设施的合理调度发挥河涌的调蓄排涝能力.因此需要在涌口新建闸泵,形成完善封闭的流域防洪排涝体系,有效消除防洪排涝安全隐患,提高本河涌片区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区域水安全.

    荔湾区防洪排涝水闸泵站工程稳定性分析

    CSLE模型在长江沿岸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蒋婷婷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是我国流经范围最广、河长最长、水流最湍急、水量最大的河流,长江流域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的污染、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愈发突出,严重威胁长江以及长江流域人民的生存和健康.2016 年以来,中央政府强化了对长江流域治理的重视,启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了"长江大保护"和"河长制"等重要政策,加大了在长江沿岸治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安徽省皖南地区在长江以南,以丘陵为主,低山为次,地形起伏变化剧烈且复杂,地表切割破碎,分析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中的各因子,本文选取了安徽省 2020 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结合CSLE模型对长江沿岸治理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安徽省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治理水土流失,为水土保持规划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保护长江、促进长江沿岸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长江流域治理工程中国土壤流失方程水土保持

    江都区水系调整闸涵工程设计方案分析

    胡堃昊吴宏达童骁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江都区整体排涝减灾能力,规划实施江都区水系调整工程,并对相应闸涵开展设计.本文梳理项目区自然概况与水系现状,阐述水系调整总体布局和闸涵工程布置,并在排涝水位计算的基础上得到各建筑物特征水位成果.通过站址、闸站布置、机组、闸门形式等方案比选,得出了引江闸站、江桥涵、引江分闸、迎丰涵和西沟涵的工程设计方案,根据过流能力和稳定计算结果,该设计方案是合理的.本文可为相似闸涵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水系调整闸涵工程排涝设计江都区

    英德市石门台水库工程现状及治理规划设计研究

    韩存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探究英德市石门台水库工程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治理规划设计方案,助力提高水库工程建设质量.研究过程中,简要阐述了石门台水库工程地理位置及水文条件现状,对蓄水位选择、洪水调节、回水计算、节水设计等规划设计方法予以分析,针对性提出治理规划优化措施.

    英德市石门台水库水库工程治理规划

    船舶避碰技术在海上石油平台附近水域的应用与优化

    郭亮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船舶避碰技术在海上石油平台附近水域的应用现状及其优化策略.鉴于海上石油平台周边水域密集的交通流、多变的天气条件,以及潜在的障碍物等复杂性特点,船舶避碰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确保航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避碰技术在该水域的应用情况,随后从技术优化、管理优化及环境适应性优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技术优化方面,强调了提高雷达、自动识别系统(AIS)等设备探测精度与稳定性,以及引入更先进的智能避碰算法与模型的重要性.管理优化则注重加强船员培训,完善航行操作规程与避碰应急预案.环境适应性优化则针对该水域特殊环境,提出了定制化避碰方案设计与加强多方合作与协调的建议.这些优化策略的实施,旨在提升船舶在海上石油平台附近水域的避碰能力,降低碰撞风险,保障航行安全及海上石油平台的安全运营.

    船舶避碰海上石油平台附近水域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