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视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视听
视听

月刊

视听/Journal Radio & TV Journal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移动阅读APP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掌阅APP为例

    王琳屠雨清曹劲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掌阅App为例,对移动阅读App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基于期望确认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建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掌阅App的用户进行实践调研,并使用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用户的行为信念对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感知易用性对期望确认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期望确认度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对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对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移动阅读掌阅App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短视频推动乡土文化传播的策略分析

    董书宇郭玉真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越来越多展现中国乡土文化的乡村生活类短视频涌现,其中以乡村青年为主体的生活类短视频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短视频平台为展现地域特色和真实乡村生活提供了新的媒介途径和传播渠道.这类短视频中的青年乡村生活唤起了大众对故土的集体记忆和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应从互动传播机制的构建、视频内容设计、情感体验与身份认同等多个角度入手,推动乡土文化传播短视频实现精品创作.

    乡土文化传播短视频互动传播乡村振兴

    积极老龄化:银发一族的短视频驯化实践研究

    程杨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适老化改造的持续深入,短视频逐渐渗透到银发一族的日常生活中.本文基于驯化理论的研究视角,通过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考察银发用户将短视频融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并探讨这一过程中用户的短视频驯化行为.研究发现,在社会语境与个体需求的动机耦合下,银发用户通过调整短视频实践的空间策略与时间逻辑,将短视频融入其日常生活并生成现实意义.从银发一族创造性的数字实践中可以看出,数字技术为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驯化银发一族短视频积极老龄化

    媒介可供性视域下智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的媒介伦理失范问题

    贾美淇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关键平台,其技术特性如智能化、个性化和互动性在重塑信息传播格局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媒介伦理问题.本文结合媒介可供性理论,分析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三个维度下的伦理失范现象及其成因.研究发现,智媒体的快速发展虽然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便利,但也伴随着版权侵犯、内容质量下降、网络暴力、信息茧房、隐私侵犯和碎片化思维等伦理失范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促进智媒体传播的健康有序发展,确保技术进步与社会伦理的和谐统一.

    媒介可供性智媒体社交媒体媒介伦理失范

    越陌生,越表达:社交媒体中青年群体的情感表达研究

    徐振祥孙云华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从线下的面对面情感交流转向线上空间的隔空对话.在青年群体中,这种交流逐渐从与强关系的倾诉转变为与弱关系的链接.青年群体的情感表达呈现出表达形式的多样化、表达内容的两面性、表达过程的匿名性等特征.寻求线下自我形象压力的缓解、网络空间中匿名状态的自由表达,以及网络时代造就的群体性孤独样态下的无人可说,成为这种转向形成的主要逻辑.这种转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加速社会中人们的情感宣泄、情感支持与强化自我认同等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泄露风险、情感茧房和自我迷失等消极影响.

    社交媒体情感表达陌生人

    B站学习类Vlog的内容生产与关系建构研究

    范鑫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B站的学习类Vlog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和互动的角度探析学习类Vlog的建构策略,以期为类似的视频实践提供经验.研究发现,学习Vlog在内容生产方面采取以下策略:精心搭建学习和生活场景、叙事表达充满个人风格、建构自律高效的形象、积极调适完美形象.而在互动方面遵循以下准则:准社会关系拉近距离、理想生活加深崇拜期待、情感能量激发互动交流.

    学习类Vlog内容生产关系建构

    迷因理论视域下"猫meme"Vlog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心理研究

    晏菁菁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时代,网络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猫meme"Vlog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视觉表达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在青年群体中流行开来.本文从迷因理论视角出发,探讨"猫meme"短视频爆火背后的传播机制及其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发现,"猫meme"作为吸猫文化衍生的亚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分享经历、情绪宣泄的渠道,反映了青年群体的情感需求和社交习惯,但其中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

    "猫meme"迷因理论网络文化青年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