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李树彬

双月刊

1673-5366

sb1532@163.com

0421-2911717-8501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龙山街四段235号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Journal Technolog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本刊系水土保持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国内外水土保护科技信息,介绍国内外水土保护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及与水土保护有关的农业、林业、牧业、水利、土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国土整治等方面的科技资料,促进水土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制移动侧喷式降雨装置降雨特性试验

    张子林李阳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自制移动侧喷式降雨模拟装置降雨特性的率定试验,探讨该装置在水土保持降雨控制试验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装置降雨均匀度均超过 85%;2)雨滴-色斑直径关系为D =0.363 1d0.728 5,雨滴的直径范围为0.67~1.69 mm,雨滴中数直径随雨强的增大而减小;3)降雨动能与降雨强度呈E =0.313 4I-0.125 3 的线性关系,可通过控制降雨强度实现与天然降雨动能相似的降雨条件;4)通过不同孔径的垫片可控制 1.06~3.18 mm/min的降雨强度,满足红壤区引起水土流失的中雨至暴雨强度的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移动侧喷式降雨模拟装置降雨特性降雨动能雨滴直径

    土壤水分储量与水分利用时间变化规律研究

    王彬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瓦房店市大郑店河小流域为例,结合 2010-2021 年野外实地观测资料,探究了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胁迫受草地、灌木林、经济林、乔木林、农作物等植被类型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010-2021 年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土壤水分储量均呈现出减小趋势,实际与潜在蒸散发之比(ET/ETP)也表现出下降趋势,从小到大ET/ETP比值排序为乔木林<经济林<农作物<草地<灌木林,其中土壤含水量下降导致土壤压实以及地表径流增大是乔木林ET/ETP比值较低的主要原因;2012 年、2013 年、2015 年、2018 年、2020 年的实际蒸散发与降水的比值均大于 1,各植被类型的ET/P比值与ET/ETP比值排序相同,而ETP比值主要取决于生长季初土壤含水量.

    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大郑店河小流域

    自然植被代替覆盖作物减蚀效果研究

    王晓东李俊志窦爽陈绍辉...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热带条件下不同覆盖作物对橄榄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确定橄榄园最佳覆盖管理作物.设置5 种不同的覆盖管理措施,包括:裸地种植橄榄(OBS)、橄榄与自然植被间作(OSV)、橄榄与菜豆间作(OJB)、橄榄与谷子间作(OMI)、橄榄与太阳麻间作(OSH),裸地(BS)作为对照.实验历时2 个雨季,由 15 个标准样地组成.结果显示各覆盖管理措施均能减少土壤流失,其中OSV处理在减少水土流失方面效果尤为突出,第1 季和第 2 季的土壤总流失量分别为25 t/hm2 和0.55 t/hm2.根据这一结果,建议在橄榄种植园中至少在第1 季使用自然植被作为覆盖作物.选择自然植被还是经济作物作为覆盖作物,还要综合考虑技术和财政方面的因素.

    土壤保持水分流失保护农业

    阜新地区水面蒸发变化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

    李菲李晓光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阜新地区东白城子、韩家杖子、彰武水文站1965-2021 年实测蒸发皿数据,对阜新地区水面蒸发变化特征进行探讨,并结合区域气象站点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对其和水面蒸发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6a各水文站水面蒸发均呈现递增变化,彰武水文站递增趋势通过90%显著性检验水平,东白城子和韩家杖子站水面蒸发递增趋势相对较弱.各站点均在夏季蒸发递增幅度最大.气温是阜新地区各水文站年蒸发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其次为日照时数,各站点水面蒸发和气温、日照时数的偏相关系数均高于0.4.

    水文站点水面蒸发变化特征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基于降雨空间变化对径流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

    刘倩
    13-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分布式蓄满产流水文模型和不同分辨率雷达降雨数据,探讨了大凌河流域径流模拟数据受降雨空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降雨时空变化敏感性,其径流洪峰、总量随着降雨空间分辨率的变化而改变,并且变化程度与土壤含水量、流域面积、降雨特征有关;洪量与面降雨量(PB)的相关性较好,洪量和洪峰随降雨CV 值的增加而增大;降雨空间变化对洪量和洪峰的敏感性随流域面积的减小而增大,前期干旱条件下的洪量与洪峰随降雨空间变化的改变要大于湿润条件.

    水文模型降雨数据径流模拟空间变化

    沙棘在科尔沁沙地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潜力

    霍研戈素芬陈绍辉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尔沁沙地地理位置特殊,生态条件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沙棘作为北方经济速生林经济树种,由于其优越的生长特性和生态效益广泛用于各种生态恢复区、防风固沙区.在科尔沁沙地推广沙棘人工林的种植,使之成为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先锋树种,成为缓解其土地问题的新思路.

    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沙棘人工林科尔沁沙地

    基于CSLE模型的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邓体文段宗保单志杰郭乾坤...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竹山县为研究区,在多源数据的支持下,结合RS和GIS技术,运用CSLE模型对竹山县2000-2020 年3 个时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展开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 年竹山县土壤侵蚀整体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水土流失面积由1 298.73 km2 下降为863.24 km2,下降幅度达35.53%;(2)各时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情况大致相同,县域土壤侵蚀呈全面减少的趋势;(3)2000-2020 年中度及以上侵蚀各等级均有 60%左右面积转为轻度侵蚀;侵蚀强度等级增加区域的面积明显低于侵蚀强度降低、水土流失现象得到好转的区域.(4)竹山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造林、抚育等水土保持措施对于减少水土流失起到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需继续加强陡坡林地和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水土流失竹山县丹江口库区CSLE模型

    浑河沈抚段水生态健康评价

    张艳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浑河沈抚段为例,从河流的社会服务功能、水文、水质和水生态特征4 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采用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研究评价浑河沈抚段水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2017-2021 年浑河沈抚段水生态系统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能够明显提升运算性能、计算效率和模型精度,可为流域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生态健康随机森林算法浑河沈抚段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浅析

    魏雯张文祥张金铭张金昌...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调查分析,提出 4 种治理模式:"生态清洁型治理模式""林茂粮丰型治理模式""高标准梯田治理模式""生态休闲与产业开发治理模式"总结小流域治理模式,推动黄河流域和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黄土丘陵沟壑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黄金代河生态治理措施研究

    倪德彦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黄金代河河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满足行洪安全的基础上兼顾水生态建设.既解决黄金代河防洪体系薄弱、洪水流路不畅、河道侵占等问题,又改善两岸人居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环境,促进河道生态修复.

    河道生态治理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