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李树彬

双月刊

1673-5366

sb1532@163.com

0421-2911717-8501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龙山街四段235号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Journal Technolog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本刊系水土保持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国内外水土保护科技信息,介绍国内外水土保护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及与水土保护有关的农业、林业、牧业、水利、土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国土整治等方面的科技资料,促进水土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凌河河流健康评价

    艾宏伟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河湖管理、社会服务、物理形态、水生生态和水文水质等层面选择14 项评价指标,通过调查和采样分析评估大凌河河流生态健康状况.研究表明:大凌河整体处于健康状态,水质等级为Ⅳ类.为进一步优化水生态环境,应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合理规划大凌河水域空间,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河岸生态性以及水环境质量,研究成果可为河湖水生态健康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河流健康采样分析指标权重大凌河

    塔营子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付彦鹏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北票市塔营子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分析和预测综合治理效益.结果表明:小流域采取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形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均较好.2025 年,小流域可以蓄水15.08 万m3,保土0.37 万t,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 69.35%提高到治理后的 77.37%,产生间接经济效益32 万元和直接经济效益84.64 万元.通过预测,土壤侵蚀模数明显减小,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效果显著.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蓄水保土生态

    路新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侯秀明李娜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渭北旱塬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现以合阳县路新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例,在分析路新小流域概况、水保现状和水土流失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坡改梯、水窖、植物措施等小流域治理措施及其产生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完工后,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年增加保水量 49.28 万m3,保土量 4.58万t.年粮食总产小麦增加264 万kg,玉米增加211.2 万kg,花椒增产11.0 万kg.年增产值为 854.4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43 元.20 a总经济效益17 089.6 万元,经济净现值为542.38 万元,提高了小流域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生活卫生条件,为渭北旱塬区农业生产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借鉴.

    小流域生态治理梯田建设经济效益路新

    小流域生态价值核算及经济补偿问题探讨

    贾鹏天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遵循划清事权与生态完整的原则下,将行政区和小流域边界相叠加构建村域+微流域、次小流域、小流域、县域空间体系.采用相对优先模型计算小流域和次小流域单元间的生态补偿关系;通过分单元分类管控的方式以及构建生态-经济价值评估体系,保证适用于山地丘陵区的生态补偿落地实施,探索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平衡发展模式,为丰富国土空间研究的自然生态视角,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对效益增长需求提供参考.

    生态补偿价值核算开发保护单元尺度小流域

    利用泰森多边形法分析本溪市年降水量

    刘士霞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降水量及其特点对区域水资源状况起到决定作用,是水文预报、防汛抗旱分析工作中关键环节,根据所选取雨量站年降水量数据,基于软件ArcGIS平台,利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各分区降水量,从而得到本溪市区域总降水量,并将计算结果与等雨量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该方法计算方便,效率高,误差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可供相关人员参考实践.

    泰森多边形法降水量GIS

    山地丘陵区耕地侵蚀沟防治措施体系设计

    李纯乾张东为戈素芬柳金库...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侵蚀沟的发生发展破坏耕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以辽东山地丘陵区耕地侵蚀沟为研究对象,概述了侵蚀沟治理措施设计及对应的工程管理措施,以期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侵蚀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丘陵区耕地

    区域水资源配置与水环境安全演变耦合关系

    齐俊草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水环境中各项安全指标的数值,对现有的水资源分配利用策略进行同步分析和调整改进,并通过水环境安全评价对当前阶段正在执行或者未来将要执行的水资源配置进行合理性评判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区域水资源配置-水环境安全演化耦合模型,基于水环境安全反馈需求,经过多次平衡调控,获得能确保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水资源配置计划,提出推进水资源系统良性循环及水资源良性演化的对策.根据对水资源配置与水环境安全演变耦合关系模型获得研究对象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水安全相关评价和优化建议.通过案例分析设置水质水量优化配置方案,预测优化方案下的研究对象水环境安全评价的各项指标(水资源供需平衡,污水排放量)相较于未采用优化方案的指标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说明了针对区域水资源应用优化配置的方案,在一定时期内,该方案能保障该区域的水环境安全.

    低碳模式区域水资源配置水环境安全耦合关系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成效与思考

    刘郭阳杨磊
    72,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利部从2015 年起在全国38 个示范县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试点工作,到2021 年已经拓展覆盖至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获得全面发展,对监管人为水土流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该项工作从组织实施到查处,一些关键的技术环节还存在困难,通过分析工作的主要难点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为提高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效率与水平提供参考.

    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成效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