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李树彬

双月刊

1673-5366

sb1532@163.com

0421-2911717-8501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龙山街四段235号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Journal Technolog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本刊系水土保持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国内外水土保护科技信息,介绍国内外水土保护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及与水土保护有关的农业、林业、牧业、水利、土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国土整治等方面的科技资料,促进水土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LSTM网络的横山水库日来水量预测

    童建游林孙武范春波...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长短期神经网络(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搭建了浙江奉化横山水库的日来水量预测模型,该模型以水库前期日来水量序列、流域面雨量以及水库蒸发下渗水量作为输入变量,水库下一日的日来水量作为预测结果,比较并分析了不同输入变量组合下预测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横山水库日来水量在长期序列中的关联性,LSTM对于输入变量的关键性在预测精度上有着明显的体现.当用于预测的时间序列长度增加时,预测精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模型的泛化能力明显提升,说明LSTM可以有效避免过拟合等问题,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

    长短期神经网络日来水量预测横山水库

    干缩裂缝下土壤水分运移模拟研究

    陈于姚怀柱高见彭亚敏...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旱条件下土壤开裂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裂缝会为水分和溶质运移提供优先通道,易产生农田灌溉效率降低、养分淋失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基于土壤表面入渗、裂缝边壁层流通量及水平吸渗同降雨强度平衡原理,构建了单裂缝下土壤水分运移模型,结合大田试验,通过Hydrus(2D/3D)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裂缝内水分的分布特征和内部运移过程,为开展农业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效率等提供理论依据.

    裂缝水分运移模型

    大凌河干流生态需水量确定及保障措施探析

    赵冬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大凌河干流水环境承载力偏低、生态水量不足等问题,应用消耗性和非消耗性生态水量公式确定大凌河干流生态蓄水量占年均天然流量的15%~18%.通过加快推进工农业节水、强化生态流量调度管理、非常规水源利用和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等措施修复流域水生态环境,为河道生态需水提供可靠保障,可为修复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提供一定支持.

    生态需水天然流量保障措施大凌河干流

    基于USLE模型的盖州市土壤保持功能评价研究

    曹泰彰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盖州市为例,结合土壤质地分类、土地分类和降雨量等实测数据,基于ArcGIS与ENVI技术,采用USLE模型研究评价了盖州市土壤保持功能.结果表明:研究区降雨丰富的东部及东南部高海拔地区土壤侵蚀较严重;2019 年总土壤保持量148.22 t,其中地埂植物带占总土壤保持量的61.90%,草地和林地的单位面积年均土壤保持量较高为2.34、2.95 t/(hm2·a),控制土壤侵蚀的有效措施有实施植被覆盖和耕地保护等.

    USLE模型土壤保持功能评价土壤侵蚀

    丹东市爱河流域水沙输移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磊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丹东市爱河流域水沙输移变化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数理统计法,依据石城、梨树沟、龙湾、草河 4个水文站1965-2020 年泥沙和径流数据分析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丹东市爱河流域输沙量和径流量年际、年内分布具有较大差异,多年Cv值小于 1,达到弱变异状态;石城站、梨树沟站的来水来沙同源呈显著相关,龙湾站、草河站来水来沙异源呈不显著相关;水沙输移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高于降水,输沙量减少与水利工程密切相关,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河流输沙量和径流量.

    水沙输移数理统计影响因素爱河流域

    大凌河流域降水量时序变化特征研究

    陈月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能够合理分配大凌河流域内水资源,采用极差法、集中期和不均匀系数法计算分析流域内年均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情况,应用M-K秩次相关法、斯波曼秩次相关法和线性回归法检验年降水量变化显著性.结果表明:大凌河流域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主要发生在6~9 月;年际降水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变化趋向稳定,平水期时间短,丰、枯水期周期为1~11a和1~10 a,从东北向西南降水量递增;经检验,流域降水量时序变化具有较高的精度,为掌握流域内降水量发展规律及其水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一定支持.

    降水量时序变化水文要素大凌河

    以大昌汗为例探析风沙区沙棘生态林建设

    王慧琴苏仲林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乌素风沙区水蚀、风蚀非常严重,不仅是危害黄河的粗沙集中产区,而且是阻止风沙、沙尘暴东移南下的重要生态屏障.为了推进毛乌素沙漠区水保治理,以府谷县大昌汗镇为例,在分析项目区概况和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对风沙区沙棘布置与种植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毛乌素风沙区沙棘治理选择河道两岸的半固定沙荒地和流动沙地丘间荒地种植沙棘生态林,主要营造防风固沙沙棘生态林,兼顾发展沙棘生态经济林,为风沙区生态建设研究提供了借鉴.

    风沙区水土保持沙棘种植

    福建省漳平市人为水土流失问题整治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福建省水利厅水保科技处
    20页

    大凌河上游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以辽宁省凌源市安杖子小流域为例

    任丽华李晓阳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江河源头生态维护,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开展了大凌河上游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项目从水质维护、景观修复、美丽乡村建设、有机果品优质栽培示范、侵蚀瘠薄型坡耕地高效利用、侵蚀沟道治理示范、荒山荒坡水土保持林草多效配置等方面进行治理.目的是将先进的水土保持治理技术成果引进、改进、提高后进行组装集成,将其建设成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学研究与科技示范推广、科普宣传与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平台,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生态清洁流域治理水土保持水土流失

    生态水利在凌源市青龙河防洪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李亚娟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水利是尊重基于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相协调的水利资源利用方式,在进行水利工程开发和治理过程中应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结合凌源市青龙河(瓦房-东营子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设中生态水利设计和施工等阶段生态理念的应用,对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河道治理工程建设起借鉴推广作用.

    生态水利河道治理水资源利用防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