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李树彬

双月刊

1673-5366

sb1532@163.com

0421-2911717-8501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龙山街四段235号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Journal Technolog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本刊系水土保持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国内外水土保护科技信息,介绍国内外水土保护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及与水土保护有关的农业、林业、牧业、水利、土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国土整治等方面的科技资料,促进水土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辽东山区水资源保护和补偿机制研究

    徐敏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资源保护是辽东山区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深入分析辽东山区水资源保护的意义,总结近些年来辽东山区水资源保护的成就,并阐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辽东山区水资源保护提供有效依据.

    辽东山区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

    朝阳县水土保持率计算与分析

    孙飞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朝阳县为典型单元,结合区域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社会经济情况及自然概况,考虑宜治理面积和水土流失面积等细化目标提出相应的计算方法,运用水土保持率模型确定最大值(90.71%)、最小值(60.58%)及其阈值范围(60.58%~90.71%),然后依据生态文明建设、水土保持要求及阈值范围,合理确定不同时段水土保持率目标.

    水土保持率典型单元计算分析朝阳县

    沈阳市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控对策分析

    蔺聪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沈阳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截止2023 年,沈阳市水土流失面积为1 917.50 k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5%.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沈阳市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成为沈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以沈阳市全市的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为依据,对全市未来水土流失防控的主要对策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未来沈阳市的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沈阳市水土流失现状防控对策

    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土保持工程作用探讨

    莫斌李峰林若兰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农业深入发展,对农田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组成部分,水土保持工程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对保护水土资源,提高农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阐述水土保持工程的主要类型及应用,提出需科学布设水土保持工程及有效落实管护工作的建议.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防治水土流失,探讨水土保持工程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作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资料参考.

    高标准农田水土保持应用与实施作用与意义

    高速公路建设弃渣场变更因素及对策研究

    李国辉刘元宏徐赟万君宇...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弃渣场作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中的重点对象,过程中合法合规使用弃渣场是高速公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选取江西省 2009-2021 年江西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24 个高速公路项目,对弃渣场变更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弃渣场变更的主要原因为设计方案调整、施工组织变化、征租地困难、施工成本变化,政策变化、地质勘察变化,其占比分别为32.2%、12.9%、26.1%、21.3%、6.0%、1.4%.从弃渣场变更的因素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高速公路项目减少弃渣场变更提供借鉴和帮助.

    水土保持弃渣场变更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防治对策

    辽宁省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综合分析

    单志朋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1971-2020 年辽宁省23 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采用GIS距离差值、累积距平及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选择 10 个极端降水指数综合分析辽宁省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区域降水量整体以0.85 mm/a的速率减少,从时间上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大多发生于 6~9 月的汛期,从空间上自西北向东南降水量呈增大趋势.②区域极端降水事件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随时间序列最长连续降水日数CDD、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CWD和降水强度SD 呈下降趋势,其它指数均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其中强降水量R95 和总降水量PRP有所减小;辽南高于辽北地区的极端降水频率,且自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③1971-2020 年总降水量共有 4 次突变,近50a降水异常偏高年为1985、1998 和2010 年,异常偏低年为2014 年;降水倾向率处于-12.1~4.8 mm/10 a变化范围,大部分站点降水呈下降趋势,仅有丹东站有所增加.研究成果可为当地合理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应对洪涝、干旱灾害提供参考依据.

    极端降水时空特征趋势分析辽宁省

    跨时空尺度理解土壤水库

    胡桂清张文太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水文地质学、水土保持学、农田水利学等学科给出的土壤水库的定义进行分析.从四维多时空尺度理解了土壤水库的特征,重点探讨了土壤水记忆、土壤团聚体的物质组成、土壤水库与包气带的关系等研究主题.从水圈中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植物水"五水转化"的角度,总结提出了土壤水库系统的 4 种功能,即防洪减灾、储蓄水源、淋洗盐分以及承载植被.土壤水库性能的量化表征及其功能重建是土壤水文学、土壤水资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必将为荒漠化防治、盐碱地改良和雨洪集蓄利用提供思路借鉴和技术支撑.

    土壤水动态土壤水记忆岩石水库土壤持水性能

    水保中心组织研讨加强青藏高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65页

    基于危险度评价的土壤侵蚀防治模式探讨

    李可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侵蚀危险度的准确评价是确定适宜的土壤侵蚀防治模式的基础.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指标选取的合理性会对评价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不仅影响其适用范围,还影响其与真实结果的差距.探讨了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的方法、影响因素及其优缺点,并结合小流域尺度上土壤侵蚀防治模式的目的和内容,分析了土壤侵蚀防治模式建立的步骤,指出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是土壤侵蚀防治模式具备可推广性和可调节性的基础.并结合当前研究趋势,指出了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和土壤侵蚀防治模式建立过程中需关注的尺度效应、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应用反馈问题.

    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小流域防治模式

    流域坝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用探析

    石磊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扩大淤地坝功效,促进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现以陈石畔流域坝系为例,在分析坝系建设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坝系的防洪能力、保收能力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陈石畔流域坝系最大限度地利用水沙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实现坝系相对稳定为目标,坝系防洪能力达200 a一遇以上,经济净现值为3 666 万元,要比单坝效益显著许多,对于促进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发展作用巨大,为流域坝系规模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石畔坝系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