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李树彬

双月刊

1673-5366

sb1532@163.com

0421-2911717-8501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龙山街四段235号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Journal Technology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查看更多>>本刊系水土保持科技刊物。旨在传递国内外水土保护科技信息,介绍国内外水土保护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及与水土保护有关的农业、林业、牧业、水利、土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国土整治等方面的科技资料,促进水土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土保持设计中黑土资源调查及剥离保护措施

    刘冠军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的相关要求,在水土保持设计中阐述了黑土资源调查的方法、调查指标要求,分析了黑土剥离的施工方法,提出了黑土临时堆存保护方案,可为东北四省区占用大面积黑土地的生产建设项目提供黑土资源调查和剥离保护措施借鉴经验和帮助.

    黑土水土保持黑土剥离综合利用

    小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及侵蚀强度空间分布

    曹泰彰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盖州市罗屯河小流域为例,采用CSLE模型、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样地调查等方法定量评价土壤水力侵蚀强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罗屯河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921.44 t/(km2·a),土壤侵蚀受地形影响显著,10°~15°、15°~20°坡度地块平均侵蚀模数较高,分别为1 120.51、1 247.58 t/(km2·a);土壤侵蚀多发生于东坡、东南坡和南坡,从低到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力侵蚀的影响排序为水浇地<草地<果园<有林地<灌木林地;罗屯河小流域土壤侵蚀以轻度、微度为主,剧烈、极强烈和强烈侵蚀集中分布于下游,土壤性质、土地利用、地形等因素与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密切相关,可以为盖州市生态环境建设及水土保持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CSLE模型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罗屯河小流域

    白石水库水位变化对水质及浮游藻类的影响

    娄利华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白石水库2017 年7 月中幅水位波动和2020 年7 月大幅水位波动水质监测数据,通过调查库区水生态和水质状况,初步探究了浮游藻类及水质受水位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中幅和大幅水位上升期,白石水库浮游藻类及水质受水位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库区污染物随水位的上升不断增多,这主要与外源输入有关,其最主要的部分是上游面源污染,为降低上游污染物输入应加强白石水库上游面源污染防治.可以为库区水质安全和污染控制提供一定支持.

    浮游藻类库区水质水位上升白石水库

    辽西水蚀区荒山裸坡主要控蚀体系构成及效益分析

    丛子健任晓鸿曹锐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辽西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比较突出,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与方法推陈出新也较快.近年,针对辽西水蚀区的荒山裸坡,采取荒山裸坡植被恢复与林型优化、现有林地的保护利用、低盖度及退化草原生态保育 3 种治理模式,不仅在防治荒山裸坡水土流失、保护恢复地表植被上效果明显,而且在对荒山、裸坡的土壤改良方面也有较大的贡献.对辽西水蚀区荒山裸坡主要控蚀体系构成及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似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些经验.

    控蚀体系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效益分析

    武汉市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实践的思考

    季臣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汉市近年来为全面贯彻落实水利部、湖北省水利厅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工作部署,提高全社会水土保持法治意识和生产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责任意识,推进水土保持强监管制度落地见效.依托卫星遥感和信息技术,对水利部、省水利厅组织解译下发的扰动图斑开展全面核查,实现全市生产建设项目监管全覆盖,对"未批先建""未批先弃""超防治责任范围"等水土保持违法违规项目及时查处,实现违法违规项目销号清零,形成闭环管理,严格管控人为水土流失.从武汉市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图斑核查)的工作流程、监管过程中的难点及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了一番探究,总结相关经验,提出应对建议.

    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图斑核查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敏感问题与处置思路

    李凤鸣丛子健任丽华柳金库...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开发区类项目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区域评估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敏感目标保护不当、防治责任范围确定不清、土方调运不合理、水保措施衔接不到位、监测点设置不合理等敏感问题,通过对这类敏感问题和解决思路的分析,希望能为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大型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敏感问题解决思路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工作成效与做法——以江西省武宁县为例

    谭经平夏金文张利超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专项普查与《江西省水土保持公报(2021)》等重要成果,选取江西省武宁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为典型代表,阐述了武宁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总结了在实践中好的做法,以期为其它区域和未来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提供重要参考与指导.

    水土保持成效江西九江红壤区

    坡面植被与土壤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状况分析

    杨艳辉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凌海市西地河小流域为例,结合生态环境状况构建包含 14 个土壤因子和 11 个植被因子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性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与AHP法计算各因子权重,并对植被—土壤之间的协调程度及各因子间的相关性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典型相关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地、草地、弃耕地、灌木地和林地的协调度(Dc)值分别为0.604 8、0.531 7、0.506 0、0.453 2、0.457 3,不同用地类型下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S(x)/P(y)值为1.187 4、0.873 8、0.821 3、0.593 7、0.490 6,农地属同步发展型(初级协调)、草地与弃耕地属同步发展型(勉强协调)、灌木与林地属土壤滞后发展型(濒临失调);植被协同受土壤系统中密度、黏粒、平均含水量、水分亏缺指数和干燥化指数等影响较大,通过合理配置林草植被可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坡面植被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凌海市

    农村中小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张志国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抚顺市农村中小河流生态修复后的浮游生物量及水质指标变化情况,探讨了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适用性及优缺点.结果表明:各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河流水质,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底泥疏浚会大幅减少河流中的浮游生物量,生态护岸、生态浮床对于较高氮含量和磷含量的河流修复效果不佳;生态护岸+浮床、自然护坡+木桩+生态湿地、底泥疏浚+生态护岸等联合修复技术可以明显改善水生态和水质,可为抚顺市农村河流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修复水体环境中小河流抚顺市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研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验收管理系统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
    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