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土保持通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水土保持通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刘国彬

双月刊

1000-288X

bulletin@ms.iswc.ac.cn

029-87018442

712100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农路26号

水土保持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1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为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期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连续3度被 编入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紧密跟踪本学科的发展动向, 全方位及时报道有关最新科研及实践成果, 积极引导和推动本学科及其实践的快速发展,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行业导向性。 主要报道土壤侵蚀、旱涝、滑坡、泥石流、风蚀等水土流失灾害的现状、预防监督、治理 经验和效益及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水土保持学科阶段性 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计算机、遥感、系统工程、生物工程等新技术在水土保持科研及其实践 中的应用; 国内外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新动态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峡库区农户参与水土保持的福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王敏韦杰李进林贺秀斌...
    405-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开展农户参与水土保持的福利效应评价,为区域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三峡库区水土保持项目区县为例,运用可行能力理论构建了福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分位数回归法探究农户参与水土保持的福利效应.[结果]①农户参与水土保持后,耕作环境和居住环境福利指数分别提升了 0.523和0.614,农户的居民幸福指数水平较高,收入满意度等主观福利指数均分布在0.5以上.②参与水土保持的农户与未参与水土保持的农户的福利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参与农户的福利总模糊指数大于未参与农户.③水土保持项目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综合提升农户的福利水平,福利效应为2.75%~2.80%.④农户参与水土保持的程度越高,福利水平越好;农户自发水土保持行为产生的总福利大于政府引导水土保持产生的总福利,对于产量和耕作环境福利方面政府引导产生的福利更显著,耕地面积是影响农户参与水土保持福利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研究区应加强对水土保持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时需考虑地区特性,从而提高农户的水土保持参与度,确保更多农户从水土保持中获益.

    农户参与水土保持福利效应三峡库区

    果园面源污染来源和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熊丽君殷硕朱陈乐
    416-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果园面源污染的来源、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果园面源污染、改善土壤及水环境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分析果园氮磷、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来源、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剖析现有研究不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结果]①果园肥料氮施用强度[565~1071.2 kg/(hm2·a)]、氮磷流失系数总体高于农田,氮磷易在坡地果园坡底累积,在土壤中空间变异性高于农田和茶园.②在果园未被污水灌溉、周边无工业活动情况下,施用的肥料和农药及交通活动是果园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重金属在土壤剖面迁移范围约在0.005~0.8 m.③果园苯并咪唑类、除虫菊酯类农药用量分别约为450~4 050 g/hm2,60~150 g/hm2,弱吸附性农药施用后受短期降雨影响大,中等吸附性农药受到降雨和蒸发双重影响,河流中农药含量呈现与降雨相关的季节性.④控制果园面源污染应优先处理初期径流,有效截留泥沙.林下生草可削减径流7.1%~98.7%,控制泥沙15.7%~99.8%,截留氮、磷分别为4.6%~98.5%和15.3%~96.6%,削减重金属18.8%~90.1%.⑤果园面源污染迁移特征与降雨时空分布一致,20%地表径流约输出50%以上污染负荷,极端降雨下果园径流系数、氮磷流失为普通降雨的2.6和11.5倍,降雨量、降雨强度是影响重金属和农药迁移的主要因素,在持续时间长,强度中等的降雨模式下,重金属和农药更容易下渗和往下游迁移.[结论]国内果园精细化管理尚在起步阶段,未来有待探明复杂因素影响下果园面源氮磷、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的迁移规律,精准识别面源污染影响时空范围与程度,科学阻控面源污染,在保障果品前提下有效减少面源污染流失,提升果园生态效益,降低环境风险.

    果园面源污染迁移特征影响因素耕作方式降雨特征

    大食物观视角下中国农地配置效率时空演进及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钟雅男公茂刚
    429-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农地配置效率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为践行大食物观、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参考.[方法]基于大食物观理念,本研究运用三阶段DEA模型、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面板Tobit回归,对2004--2022年中国30个省份农地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中国农地配置效率总体水平较高且稳定,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配置效率的空间特征发生逆转,并最终呈现出中部—东北—东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变化态势;且区域间总体差异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超变密度在总体差异中占主导地位;各区域的农地配置效率均存在一定的空间极化现象;城镇化率、生态治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地配置效率有显著正效应,农村公路设施和居民食物营养需求呈显著负效应,财政支农的效应不显著.[结论]应正确理解和运用大食物观理念,发挥食物消费结构对农地配置的影响、深入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实践、实现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全方位提高农地配置效率.

    农地配置大食物观三阶段DEA面板Tobit模型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胡春宏张晓明
    441-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中国水土流失治理已由"全面治理,重点治理"迈向"系统治理,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分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内涵、准则及其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旨在丰富新时代水土保持理论体系,引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方法]在长期理论探索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梳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的发展过程,阐明其内涵、目标与实践准则.[结果]水土流失长期治理实践总结提升形成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技术路线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思想最朴素的实践体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系统性主要体现为治理对象的系统协调,总体布局的系统统筹,治理措施的系统考量,治理成效的多效益兼顾,实施和管理的多部门协同和多主体参与的共治共享6个方面.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实践需要遵循的基于系统治理理念的具体举措包括:利用系统思维理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精准诊断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短板及其控制性要素,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防控体系,构筑完备的水土保持管理与技术保障体系.[结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完整准确理解并全面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探索整体提升水土保持学术研究水平和治理效能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同时应结合区域或流域实际,对农田、水利、牧业、林业及生产建设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规划和治理,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生命共同体水土保持理论体系小流域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书讯

    448,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