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天然林区在森林经营和干旱干扰下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数值变化,为中国东北地区天然林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基于东北三省2000-2022年森林NPP遥感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结合植被转移矩阵,获得森林经营策略下东北三省的森林NPP净增量;利用2000-2022年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结合 NPP 异常指数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重度干旱对东北三省森林NPP的影响.[结果]①2000-2022年,东北三省森林NPP以1.54%的年均增长率变化,NPP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林区Ⅲ的NPP均值最高,林区Ⅰ,Ⅱ的NPP增长趋势更显著.23 a来,东北三省干旱有所缓解,重度干旱区从2000-2002年的大片偏西区域逐渐缩小、北移到2008年的黑龙江西北区域.②随着森林经营的持续,东北三省林区23 a来森林面积增加以及低NPP植被向高NPP植被转化是该地森林NPP增长的重要原因,二者合计使该地森林NPP增加了 15.20 Tg(以C计),其中落叶阔叶林面积增加占比最高,达43.29%.③东北三省森林NPP与SPEI总体呈极显著正相关(R=0.60,p<0.01);并在林区Ⅰ(R=0.57),Ⅱ(R=0.79)也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这两处森林NPP随着干旱下降.重度干旱使东北三省森林NPP在23 a间下降了 11.09 Tg.[结论]气候变化下的干旱干扰和森林经营同时对东北三省森林NPP产生负向、正向影响,但后者大于前者,森林NPP增加.其中,大、小兴安岭林区对干旱的敏感性远高于长白山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