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视听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视听界
视听界

双月刊

1004-5171

025-83287966 83287963

210018

江苏南京市珠江路280号珠江大厦26楼

视听界/
查看更多>>《视听界》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旗下的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2008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报刊协会授予《视听界》全国广播影视十佳学术期刊荣誉称号。2006年、2007年,《视听界》连续两年登上了学术界权威的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新闻与传播》年度报刊转载率排行榜前10位,全国广电学刊独此一家。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官方网站的合作伙伴,《视听界》每期内容上传人民网传媒频道。《视听界》的邮政发行面遍及中国大陆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清华大学主持的中国期刊库的机构用户为1500个,分布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港澳地区和美国、法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视听界》的办刊定位是:致力于对策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视听+文旅"打造融合新样本

    《视听界》编辑部黄佩诗
    4页

    双向赋能与协同创新: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视听+文旅"的主要特征、模式探析及趋势研判

    卜希霆梅兰妮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国文旅行业呈现繁荣复苏的趋势下,丰富多元的视听产品精彩纷呈,以多样化表现形式、流量化传播方式,从精神连接、情感体验、审美氛围等多角度赋能文化和旅游产业.本文通过梳理"视听+文旅"的主要特征、模式及发展趋势,对于加快推进视听产业与文旅融合双向赋能,助力我国大视听产业与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文旅新质生产力具有参考意义.

    大视听产业新质生产力"视听+文旅"双向赋能

    流动的"地方":影视剧文旅的意义生产与传播逻辑

    刘永昶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何影视剧的生产都有着不言自明的"地方"属性.创作者的地方经验,影像的"在地"拍摄,受众的地方想象,交错成影视剧文本的"地方"结构.在"地方"意义的生产与传播中,从"地方"到"无地方"的迁变悄然发生,一次次奔赴"地方"的旅行正在启程.不同的影视剧文本产生不同的"地方"意义,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诉诸受众的心灵.受众或追寻过往时光,或寻求心灵休憩,或感受别样生活,在与创作者的心灵契合中触发奔赴现场的动机.在此过程中,新的"地方"文本卓然成型.这样将身体作为嵌入影视剧传播媒介物的具身传播,既是影视文本从线上到线下的衍生,也是受众迈向"地方"之路的延伸.于影视剧文旅而言,其"根"一定深扎在作品本身,其"本"也一定在最广大的受众.

    影视剧"地方"文旅网络传播

    从赋能文旅融合到塑造国家形象——移动美学视域下"短视频+文旅"模式研究

    尤达
    15-2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短视频+文旅"模式发展态势欣欣向荣.然而,倘若按照传统的影视美学范式展开研究,似乎很难对这一现象进行完美诠释.本文以一种因智能手机的普及而衍生出的移动美学作为研究框架,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艺术属性与媒介属性并重的原则,围绕加速播放、画幅选择、亲密体验与时间体验等美学特征,沿着本质、原因、意义的研究路径,聚焦"短视频+文旅"模式何以赋能文旅融合,进而塑造国家形象这一问题.

    移动美学"短视频+文旅"模式用户创作与传播

    广电媒体文旅视听内容的创新路径探析

    魏丹佩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旅游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各平台文旅类节目也不断涌现,以实际行动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探索广电与文旅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的路径.文旅节目竞争较为激烈,要实现创新突围,就要以多维度创新为方向、以受众需求为创作导向、以技术赋能为重要支撑,同时面向未来,持续拓展"文旅+"的边界、拓展文旅内容产品的边界和文旅融合的深度,让文旅视听内容的开发更具潜力.

    广电媒体文旅视听内容媒体深度融合用户研究技术赋能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浙江省"微短剧+文旅"深度融合策略探析

    张绮俞洁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国家计划,高质量且富有吸引力的文旅微短剧在短视频时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面对"写、拍、投、播、游"的新赛道和新风口,浙产"微短剧+文旅"作品从扎实创作根基、探索宣推途径、增强传播力度、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等四个维度进行努力,其中,制作出既贴合国家广电总局的八大创作方向又能使微短剧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是取胜的关键.浙江省旨在探索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剧火旅热"道路,推动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浙江"微短剧+文旅"深度融合扶持策略

    智能升维与生态重塑: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进路

    黄楚新李一凡
    33-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紧随国家政策方向,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内容创新创优、重构社会治理场景,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当前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仍存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多级协同能力较弱、用户黏性亟待强化、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等问题难点.步入深融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应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在内容监管、服务生态、技术创新、人才创优、特色经营方面持续发力,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基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数字动能.

    县级融媒体中心媒体融合技术赋能数字化

    重构的媒体经营:智能算法推荐技术驱动下的融媒体转型

    吴雨旸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时代的到来颠覆媒体经营的固有格局,在此背景下,以智能算法推荐技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融媒体转型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本文从产品形态创新、创制流程迭代、变现渠道拓宽及组织结构变革四个维度入手,探究智能算法推荐技术对媒体经营的影响与重构.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可行的融媒体转型策略,为传统媒体的数智化发展提供参考.

    智能算法融媒体转型媒体经营技术驱动

    "融"与"创":新时代国产纪录片的创作新构与产业考察

    纪君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稳中求新,融创结合.创作上,扎根民族性、现实性、文化性,以温情视角洞悉烟火人间,于具象细节书写中国故事;传播上,差异化平台联动显数字优势,深度化全球协作促资源整合.融媒时代的中国纪录片,正在以年轻化、数字化、品牌化的高格局、高姿态打开市场并走向世界.

    纪录片融媒体技术美学国际传播

    迷你剧《我的阿勒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

    张丹琳
    47-5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媒体与智媒时代的到来,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方式面临革新.《我的阿勒泰》以迷你剧形式适应碎片化时代的观看节奏,将壮美广袤、多民族聚居的阿勒泰地区作为共同体意识传播的叙事空间,以指涉并纾缓文本内外游牧者身份的现代性焦虑,对女性身份予以浑然天成的性别关照与高度颂扬.该剧面向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和山河之美启发创作视野,建构了一座人与自然深度交融、自由且诗意的庇护所,予以观众深刻的精神疗愈力量,是推进华夏文明传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赢之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的阿勒泰》迷你剧游牧文化文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