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科学
生态科学

段舜山 彭少麟

双月刊

1008-8873

ecosci@jnu.edu.cn

020-85228257

510632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生态科学/Journal Ecologic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东省科协主管、广东省生态学会主办的中、高级的生态科学的学术刊物。《生态科学》杂志社设在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省科协机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宁夏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变化地形效应

    余琦殷宋超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MODIS—NDVI时序数据,运用ArcGIS软件,采取植被指数法和趋势分析法,估算了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2019年植被覆盖度,分析研究了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植被覆盖度由波动变化不明显逐渐变为波动上升趋势.植被覆盖类型以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类型为主.随着高程的增加,植被明显改善类型占比逐渐降低,植被无明显变化类型占比逐渐升高;坡度越平坦的地区植被改善越明显,且北坡和西坡的植被改善情况好于东坡和南坡.总体来看,该保护区2000—2019年的保护成效显著,但仍需要对植被覆盖度低的区域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并重点关注地势高、坡度大的区域.

    植被覆盖度地形因子像元二分模型趋势分析自然保护区

    基于景观格局的祁连山国家公园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于航刘学录赵天明张梦莹...
    9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析祁连山国家公园景观格局演变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及为科学管理祁连山国家公园提供理论依据,便于合理的保护和发展生态系统.以祁连山国家公园2000—2018年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Fragstats4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的景观结构的组成及其转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并通过空间自相关性分析了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结果表明:(1)从整个景观来看,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低,其中,森林景观破碎度显著增加,水域破碎度和分离度最高,不同景观类型干扰度特征差异较大.(2)研究区的区域景观生态风险等级面积中,以低生态风险区为主导,高生态风险区和较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占比均较小,但增长幅度较其他风险等级区高,较低生态风险区和中等生态风险区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3)各时期景观生态风险度的Moran's I值分别为0.633,0.526,0.547,表现出空间正相关性,空间上趋于聚集.人类活动干扰是导致该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升高的主要原因.

    景观格局生态风险祁连山国家公园

    土壤有效元素含量与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刘焱黄小兰钟志松曾莹...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胡索乙素是相关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品质的重要化学成分,在中国药典中作为延胡索质量控制指标,分析不同产地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与根际土壤有效性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对指导延胡索合理化种植栽培有重要科学意义.采用土壤农化法对不同产地延胡索根际土壤中10种元素(大量元素N、P、K、Ca、Mg;微量元素Zn、Mn、Fe、Cu、B)有效性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不同产地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延胡索根际土壤中有效性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大量元素中,重庆市开县(S2)产地根际土壤有效磷、有效钙含量最高,浙江省东阳市(S4)产地根际土壤有效钾、有效镁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陕西省汉中市(S3)、浙江省磐安县(S5)产地根际土壤有效铁、有效铜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不同产地延胡索块茎中的延胡索乙素含量均达0.07%以上,高于药典中的限定标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延胡索乙素含量与有效钙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97,P<0.01),与有效铁存在显著负相关(r=-0.87,P<0.05),延胡索乙素含量主要受根际土壤有效钙含量影响.

    延胡索不同产地有效性元素延胡索乙素

    上海城市绿地休闲游憩服务供给状况评估

    张彪谢紫霞郝亮高吉喜...
    114-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外有关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及其可达性的研究较多,而整体评估城市绿地休闲游憩服务供给水平的研究较少.以上海市游憩绿地为例,从资源供给角度构建了城市绿地休闲游憩服务评估模型,评价分析了上海城市绿地的休闲游憩服务供给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并结合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出有效受益人群与其空间匹配状况.结果发现,上海城市绿地的休闲游憩服务水平整体较高(RQI=72),其经济价值可达1116.18亿元·a-1,约85%城市绿地的休闲游憩服务指数高于80,且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上海城市绿地休闲游憩服务的供给水平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由内环向外环的递增趋势,浦东新区、嘉定区、松江区、闵行区和奉贤区的绿地可提供72%的休闲游憩服务价值,外环线以外的绿地贡献了73%的休闲游憩服务价值,其他地区绿地的休闲游憩服务明显受到绿地面积与植被状况的制约.此外,上海城市绿地的休闲游憩服务受益人群约1174万人,但尚有51%的人口未能有效受益,且不足2%的人口享用着85%的休闲游憩服务价值.因此,上海城市人口与休闲游憩服务的空间匹配程度一般,达到优良匹配的区域面积占比仅为36%,尚有近3%的地区为匹配失衡区,其绿地资源配置及其空间格局亟需优化提升.

    城市绿地休闲游憩空间差异上海

    青海祁连风光游憩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李興来肖景义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公园游憩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实现公园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本途径.以青海祁连风光游憩区为案例地开展国家公园游憩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构建,并采用CVM、TCM、文献研究等方法,依据问卷调查等数据开展研究.主要的结论有:(1)构建了由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大类、七个基本类型构成的三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2)2018年祁连风光游憩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49.329亿元.其中使用价值中,游憩、品牌、生态、文化科研价值分别为68.8、57.764、19.747、2.57亿元,非使用价值中,存在、选择、遗产价值分别为0.253、0.183、0.012亿元,说明游憩和品牌价值成为游憩区当前的核心服务价值,生态、文化科研价值还未得到充分挖掘,表明游客对游憩区资源环境的保护虽然认可,但更注重代内的持续利用,具有功利性和非长远性.(3)自然和人文类游憩区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之比相反,根据结构角色理论,可能与游客针对自然和人文类游憩区分别具有"个体人"和"社会人"不同的职能本质和价值期待有关.

    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青海祁连风光游憩区

    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变化研究

    王有兵张士平李子光杨建军...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并结合有关调查数据,采用LDI方法对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4、1994、2000、2014、2016、2019年6个时期的生态系统健康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苍山片区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农用地面积大幅减少,休闲用地面积有所增加,人为干扰区域主要位于苍山四周低海拔区域,LDI值处于1.21—1.25之间,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但随时间的推移干扰持续增强,边界内侧300 m缓冲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洱海片区建设用地、林地及休闲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但受洱海保护政策的改变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农用地及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整体上洱海四周受居民、游客的干扰程度较大,LDI值处于1.26—1.91之间,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但较靠近"一般"等级,自2000年以后整体健康水平有所改善,边界内侧350 m缓冲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较长时间处于"一般"等级.

    LDI方法生态系统健康自然保护区

    贵阳市主城区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张娜周国富黄启芬雷嫦...
    13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贵阳市大气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基于国控监测站点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样条函数插值法对贵阳市主要大气污染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污染物月变化呈现以下特征:O3呈单峰型,NO2呈波动上升变化,其余4种污染物月均质量浓度均呈U形的变化趋势;在季节变化方面,PM2.5、CO、NO2、SO2质量浓度均呈现冬季>春季>秋季>夏季,PM10冬季>秋季>春季>夏季,O3春季>冬季>秋季>夏季.(2)从空间分布看,PM2.5春、夏、秋和冬季具有一致性,其余5种污染物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3)在污染物与气象因素相关性方面,PM2.5、PM10、CO、NO2、SO2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其中PM2.5和PM10显著相关,二者的排放具有协同性.春季影响大气污染物的关键因素是相对湿度,夏季是降水量和气压,秋季是风速,冬季是气压.

    贵阳市大气污染物特征分析成因分析

    福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刘燕王圳峰吴雅华李倩...
    149-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对于分析生态系统职能构成及区域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测算2010—2020年福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十年间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并结合生态经济发展协调度模型,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影响因素以及生态发展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程度近年来呈放缓趋势,其中,建设用地是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一项中指标变化最大的用地类型,变化最小的用地类型为农田.(2)2010—202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但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小幅度较往年放缓.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中,森林为生态系统服务提供最大价值,为250.95×108元(2020年);不同组分的生态系统服务中,调节服务是占比最大的一项,文化服务为占比最小.(3)2010—2020年间,福州市的生态经济发展协调度均在-1与0之间,且表现出小幅度增长的趋势,表明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生态发展仍处于回退状态.旨在保护福州市生态发展和促进土地合理规划应用,为福州市将来优化城市布局建设和推动生态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生态经济协调指度福州市

    基于SRP模型的四川省生态脆弱性评价

    金丽娟许泉立
    15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评价四川省生态环境脆弱性,掌握四川省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分布特征,有助于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工作的实施与改进提供理论支持.以土地利用数据、DEM数据、MODIS 13Q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等为基础地理数据,选取人口密度、土壤有机质、景观多样性指数、土壤侵蚀强度、生物丰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等17个评价指标,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结合SRP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四川省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省2005—2018年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生态环境脆弱性以中度脆弱为主,占全省总面积的55.11%.空间分布上,微度、轻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南部、西南部和西北部;重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部、西南部和东部;极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东北部、西部和西南部.时间变化上,2005—2010年四川省生态环境脆弱性呈逐年恶化的趋势,微度、轻度脆弱面积占比较2005年分别下降了1.67%、29.87%,中度、重度、极度脆弱面积占比较研究初期分别增加了1.07%、27.7%、2.77%;2010-2018年四川省生态环境脆弱性呈不断改善的趋势,微度、轻度、中度脆弱面积占比分别较2010年增加了3.36%、9.4%、12.84%,重度、极度脆弱面积占比较2010年下降了22.39%、1.2%.

    生态脆弱性SRP模型层次分析法四川省

    丹霞地貌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比较研究

    梁胜王梦楠韦宝婧胡希军...
    166-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野外调查及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福建、广东两省中4个纬度相近区域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基本组成、地理成分、区系相似性等进行分析,比较丹霞地貌与非丹霞地貌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差异.结果显示:(1)研究区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8科80属206种,其中丹霞山35科65属134种,冠豸山31科51属103种,观音岽31科57属103种,南雄丹霞梧桐31科57属96种,优势科明显但属种分化程度不高.(2)在区系丰富性上,非丹霞地貌区丰富性较高于丹霞地貌区,具体表现为丹霞山(0.74)>观音岽(无丹霞地貌)(0.14)>南雄丹霞梧桐(0.07)>冠豸山(0.02).(3)在区系地理成分上,科属水平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占84%以上),与热带亲缘程度较高;在种水平上,热带成分占比均为59%以上,呈热带向温带过渡特征.(4)在地理亲缘关系上,南雄丹霞梧桐(丹霞地貌)与观音岽(非丹霞)亲缘关系明显,科、属、种水平上相似性分别为0.88、0.97、0.8,两者同质性明显.该结果为探讨丹霞地貌地带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植物的起源和发育提供重要依据,对丹霞地貌的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参考意义.

    丹霞地貌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组成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