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科学
生态科学

段舜山 彭少麟

双月刊

1008-8873

ecosci@jnu.edu.cn

020-85228257

510632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生态科学/Journal Ecologic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东省科协主管、广东省生态学会主办的中、高级的生态科学的学术刊物。《生态科学》杂志社设在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省科协机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977—2018年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高帆彭祚登徐鹏
    18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受森林资源动态消长的影响,简便有效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可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制定和生态GDP的核算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耦合第七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期间全国各省份森林面积、蓄积和同时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价值量的监测数据,构建最优评估模型,预评估不同清查时期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反映森林资源特征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协同关系的最优评估模型为y=aS+bV+c.(2)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第五次清查期间,各项指标增长率波动较大,介于40.50%—139.26%;价值量各项指标呈上升趋势,各项占总价值量比重的波动较小,其中涵养水源所占比重最大,介于40.30%—40.79%,再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23.76%—32.27%,剩余各项依次为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和积累营养物质.(3)第九次清查期间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达3564.17×108元·a–1,相当于该省当年GDP的24.07%.通过评估得到贵州省森林提供生态服务的潜力较大,尤其体现在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固碳释氧等方面.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价值量评估模型贵州省

    连作龙牙百合与铁炮百合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分析

    李润根曾慧兰李兴杰曹雨晴...
    18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连作龙牙百合(Long)与铁炮百合(Tie)根际土壤真菌ITS区进行扩增,并利用Miseq ITS测序分析龙牙百合与铁炮百合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差异.结果表明:测序百合根际土壤共得到69158条Clean Reads,将其注释为277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涵盖了5门、12纲、23目、25科、34属、36种;在Alpha多样性指数上,Long的多样性指数高于Tie,但均匀度低于Tie.在Beta多样性上,两种百合间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在门水平子囊菌门、未知菌门、担子菌门为百合的优势菌群,壶菌门为Tie特有.在属水平青霉菌属、炭疽菌属和未知菌属为两种百合真菌群落的优势菌属,盘菌属仅出现在忌连作龙牙百合中,青霉菌属和炭疽菌属在耐连作铁炮百合中含量增加,未知菌属含量下降.研究表明,连作状态下不同耐、忌连作百合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存在差异,且均有特异性的菌群,研究结果为减轻或克服百合连作障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连作龙牙百合铁炮百合真菌群落结构

    基于有机肥和菌肥的玉米减肥增效研究

    杨清夏李欢龙光强赵平...
    196-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机肥和菌肥配施可改善土壤供肥能力,有望在玉米化肥减量和增效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常规施肥和氮磷钾同时减量20%的基础上,分别配施有机肥和菌肥,测定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分配与利用,结合土壤养分动态,评价有机肥和菌肥在玉米减肥增效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和菌肥的玉米产量可达到常规化肥水平,且分别比化肥减量20%处理增产19.8%和26.6%,玉米收获指数提高32.7%和32.8%;相比减量化肥,配施有机肥和菌肥均提高了玉米净收益和偏生产力,并不同程度地增加玉米籽粒中氮、磷、钾的分配比例,且均达到了常规化肥处理的水平.在玉米三个生长期,减量化肥配施有机肥和菌肥可较减量化肥不同程度提高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21.2%—26.8%、1.4%—20.4%、7.9%—25.3%.总体上,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菌肥可提高土壤速效养分供应,增加玉米籽粒氮磷钾分配比例,提高玉米收获指数,实现氮磷钾肥同时减量但不减产的目标,可在云南等地作物的减肥增效中发挥重要作用.

    玉米产量有机肥菌肥化肥减量养分吸收

    三种微藻的生物量与其细胞氮磷碳的相互关系

    曹煜成孙志伟徐煜胡晓娟...
    204-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a)、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等三种池塘水体环境中常见优势微藻的细胞数量与其所含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和总碳(total carbon,TC)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对以上微藻分别进行纯培养,在明确微藻细胞数量的条件下,将藻细胞冷冻干燥制备为冻干粉,准确测定其干重(cell dry weight,CDW),以及所含TN、TP和TC的质量,并就CDW与其所含TN、TP、TC质量间的数量关系,以及细胞数量与CDW的相互关系等建立数学方程.以上三种微藻的CDW与其所含TN、TP、TC的质量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在与TN、TP关系的数学回归方程中线性拟合程度优于TC;同时,三种微藻的细胞数量与CDW之间同样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钝顶螺旋藻细胞中的TN、TC、TP含量占其CDW的比值分别为29.3%、13.6%和4.4%,均远高于绿色颤藻和牟氏角毛藻.

    钝顶螺旋藻牟氏角毛藻绿色颤藻总氮总磷总碳

    基于CiteSpace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庄智程李成顾思浩韩雪琦...
    21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影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对保障生态系统安全、提升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以CNKI数据库中的284篇中文文献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907篇外文文献为数据源,从发文量、作者、关键词共现等角度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相关研究进展与热点.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研究都在2017年左右开始激增.②国外研究作者之间的合作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特征,国内相关作者之间的合作则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特征,国内作者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③"生态系统服务"和"供需关系"是贯穿整个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研究阶段的关键词,"空间流动""生态足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生态系统服务文化"等关键词体现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文献计量CiteSpace研究进展

    国内外旅游生态安全研究动态与前瞻综述

    杨秀平贾云婷刘利利王庆贺...
    223-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者对现有旅游生态安全多为静态研究,以定性分析居多,论文在回顾国内外旅游生态安全的内涵、指标体系、量化模型、应用研究、管理举措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深入研究旅游生态安全的内涵、构建旅游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丰富旅游生态安全的计量模型、注重旅游生态安全的应用研究、探究旅游生态安全的管理工具等,以期改变现有旅游生态安全封闭、静态研究的现状,推进其动态、量化研究进程.

    旅游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量化模型实证研究

    MEBM视角下的广东徐闻珊瑚礁保护研究进展

    陈柳云吴苑张玉强
    231-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徐闻珊瑚礁具有维持海洋生态稳定、海洋新生产力更新等重要作用,保护珊瑚礁十分必要.主要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Marine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MEBM)视角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如今广东徐闻珊瑚礁面临着珊瑚礁海岸线后退侵蚀严重、保护区内水质有所恶化、珊瑚礁遭受破坏问题依然突出的困境,分别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维度对徐闻珊瑚礁退化的生成原因进行深入阐述,并依据MEBM理论的关键原则提出完善海洋综合管理制度体系以适应变化发展新形势、健全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改善珊瑚礁生长环境、严格功能分区与强化生态系统修复维护珊瑚礁生态健康、加强全域监测与科学研究推进珊瑚礁科学管理、强化多方合力致力开展珊瑚礁保护活动的改进措施.该文对徐闻珊瑚礁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珊瑚礁MEBM生态保护广东徐闻珊瑚礁

    居住区绿地影响室外热环境的研究进展

    周宏轩吴岳王昭清孙婧...
    242-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绿地系统对室外热环境具有显著影响,但与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领域的关联较少.通过文献梳理指出造成城市热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有城市活动、气候变化、下垫面;然后从降温增湿、通风和减少热辐射三个方面对绿地改善热环境效应进行系统评述,并从绿地面积和绿地率、植物种类以及绿地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了居住区绿地对热环境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展望:有必要加强在植物空间配置、绿地布局等视角所展开的绿地生态效应研究;室外热环境数据采集方法及数据精准性需进一步提升;需要将定量的研究结果引用到设计实践中.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环境城市绿地系统

    植物种植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模式、技术与效果综述

    杨滨娟黄国勤
    25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土壤污染中污染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植物修复技术以其经济有效、不易产生二次污染且适于大面积土壤修复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以植物修复技术对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影响为研究内容,侧重研究桉树、白花泡桐、向日葵、毛白杨以及节节草等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植物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模式技术

    基于遥感的灌溉耕地制图方法研究进展

    向昆仑何博翰江铭诺王娟敏...
    257-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的灌溉耕地位置分布信息是地球系统科学和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的基础,它关乎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对水循环、能量循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遥感灌溉耕地制图研究主要分为局地研究、区域研究和全球研究三类.目前,基于遥感的灌溉耕地制图研究大多数都集中在局地尺度上,其中,目视解译法和数字图像分类法是在局地尺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在区域尺度上,最常见的手段是使用中等分辨率的卫星图像进行多时段的时间序列分析,从而实现灌区地图的绘制;当前全球尺度的灌溉位置分布研究工作,由于在数据获取方面受到的的客观限制,使其在灌溉分类结果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灌溉产品,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灌溉产品存在精度不高、分类不可靠等问题.然而,由于技术的进步,数据融合技术、微波遥感技术及大量其他辅助数据在大区域绘制灌溉地图方面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为此,极有必要系统回顾灌溉耕地识别制图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当前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开展灌溉耕地制图方法研究和提高灌溉识别精度提供参考.

    灌溉耕地遥感识别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