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孙铁珩

月刊

1000-4890

cje@iae.ac.cn

024-83970394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林农牧渔业、海洋学、气象学、环保、经济、卫生和城建部门的科研、教学、科技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和生态学研究论文、专题的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消息和动态、生态学论坛和生态学新书刊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百山祖国家公园公益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刘伟潘永柱徐肇友张丽宏...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区域尺度的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评估优势树种(组)的固碳能力,可为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百山祖国家公园保存了我国东南沿海最为典型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但百山祖公园碳密度和碳储量的特征还不清楚.本研究以百山祖国家公园公益林为对象,利用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基于浙江省各优势树种(组)的相容性生物量方程,研究了不同优势树种(组)的碳密度、碳储量及其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百山祖国家公园公益林乔木层的平均碳密度为58.12 t • hm-2,碳储量为2088250.4 t;在优势树种(组)中,黄山松林、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碳密度分别为65.36、60.64和67.27 t·hm-2,而软阔叶林和竹林的碳密度仅为29.23和16.12 t·hm-2;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比例分别为17.42%、16.10%、19.41%、39.10%和7.97%;就碳密度分布特征而言,庆元县的碳密度为62.16 t • hm-2,比龙泉市和景宁县的碳密度高7.02%和125.87%;在空间上表现为北部、中部和西南部较高,而东部相对较低;总体来看,在百山祖公国家公园中,中幼林的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33.52%,在生态系统保护措施中应加强中幼林抚育,提高森林固碳能力.

    碳储量公益林优势树种(组)碳密度空间分布

    38个榛种质资源叶功能性状与光合特征变异及其相关性

    罗达史彦江宋锋惠李嘉诚...
    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38个榛种质资源叶功能性状与光合特征参数的变异特征及其相关关系,为优良种质资源的选择以及进一步理解叶功能性状对光合特征的影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8个种质资源的叶面积(LA)、叶形指数(LI)、叶干重(LDW)、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平均值分别为78.39 cm2、1.24、0.73 g,109.95 cm2·g-1和38.31%,LDW变异最大,其次为LA和SL4,LI和LDMC变异最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平均值分别为9.92 μmol • m-2 • s-1、3.88 mmol·m-2·s-1、153.04 μmol • m-2 • s-1、238.73 μmol • mol-1、0.41和2.54 μmol·mmol-1,gs变异最大(27.89%),Pn、Ci、Ls和WUE 次之(10.37%~15.14%),Tr最小(9.99%).不同种质资源叶功能性状与光合特征参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Pn与LA、LDW、LDMC均呈显著正相关,与SLA则呈显著负相关;Tr与LA呈显著正相关;gs和Ci与LDMC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WUE与LDW、LDMC均呈显著正相关,与SLA则呈显著负相关.冗余分析表明:第1、2排序轴共同解释了叶片光合特征总变异的88.6%,其中,对光合特征产生显著影响的叶功能性状因子为SLA和LDMC.平欧210号、F-03、平欧11号、平欧88号、平欧119号、85-162、平欧48号、玉坠、平欧110号表现出较高的水分和光能利用效率.

    榛种质资源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水分利用效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

    三亚河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种群动态与扩散特征

    彭宗波王冰鑫赵怀宝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瓣海桑具有耐贫瘠、生长快等特点,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滩涂主要造林先锋种.然而,作为典型外来物种,无瓣海桑是否具有入侵性也一度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三亚河是我国无瓣海桑引种的最南区域,但目前尚未有对该区无瓣海桑入侵性的报道.本研究利用全面踏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三亚河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种群动态及扩散特征.结果表明:无瓣海桑在样地群落上层平均密度为4 ind·100 m-2,重要值为41.2%,具有较明显优势,而在群落中下层无其小树和幼苗分布,无瓣海桑种群更新难以维持;群落中、下层红树植物的Shannon指数分别为1.68和1.09,Simpson指数分别为0.78和0.57,物种多样性较高,本地红树植物长势良好,生存空间未受到明显挤占;三亚河亦未见无瓣海桑种群的自然扩散,较高的盐度可能是抑制无瓣海桑种群扩散的关键.鉴于无瓣海桑优良的生长适应能力,可在无淡水汇入的滨海湿地红树林生态工程中作为先锋种进行合理利用,同时对其做好长期监测与定位研究.

    外来种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生态恢复自然扩散

    黄土丘陵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随土壤水分梯度变化特征

    何欣月王宁刘均阳李秋嘉...
    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了解土壤水分与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关系对探究植物群落特征与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黄土丘陵区吴起、米脂、府谷、定边4个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降水量影响下的土壤水分梯度对自然恢复植物群落多样性、生物量的影响,为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土壤水分呈降低趋势,吴起、米脂、府谷和定边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9.77%、9.40%、7.91%和6.40%;4个区域调查统计到植物24科56属71种,其中禾本科、菊科、豆科植物占多数且以草本植物为主;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4个典型区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具有较低的相似性,说明物种组成随土壤水分变化而更替;同时,群落生物量、Margalef指数、Shannon指数以及Pielou指数均表现出逐渐降低趋势,且群落生物量、Margalef指数、Shannon指数与浅层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变化对群落物种组成、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区植被恢复建设必须要考虑土壤水分承载力.

    陕北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土壤含水量植被恢复

    去叶对青杨雌雄植株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文小梅鲜婷刘俊雁胥晓...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森林食叶害虫在全世界呈爆发趋势.树木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如何响应叶片损失对其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雌雄异株植物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对该类植物性别之间如何响应去叶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我国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恢复树种青杨(Populus cathayana)为研究材料,比较了雌雄青杨幼苗的生长、NSC含量和储量对去叶(0,50%和100%叶片去除)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随去叶强度的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和植株NSC呈降低趋势,且根系(尤其是粗根)的生物量和NSC比地上部分受去叶的影响更大;雌株叶、粗根、细根和植株NSC储量总是高于雄株;随去叶强度增加,雄株的生物量积累和NSC含量和储量降低得比雌株更多.这些结果表明,青杨雌雄植株生长和NSC对不同去叶强度的响应存在性别差异,且去叶对青杨雄株的影响更大.这暗示了雌性青杨对去叶的耐性比雄性强.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雌雄异株植株性别水平上的碳平衡机理,也可为杨树人工林的选育提供支撑.

    雌雄异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耐性碳平衡

    马尾松-木荷不同比例混交林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

    汪清潘萍欧阳勋志臧颢...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不同比例组成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a)混交林树木间的竞争关系,可为营造种间关系协调的马尾松混交林提供参考依据.以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混交比例分别类型Ⅰ(对照,10马)、类型Ⅱ(8马2木)、类型Ⅲ(7马3木)、类型Ⅳ(6马4木)4种类型设置标准地进行调查,运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对马尾松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和总竞争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种内平均竞争指数大小排序为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类型Ⅳ,且在所有径级中类型Ⅰ与类型Ⅱ、类型Ⅲ及类型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类型Ⅱ、类型Ⅲ、类型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种间平均竞争指数则为类型Ⅱ、类型Ⅲ均与类型Ⅳ差异显著(P<0.05),而类型Ⅱ与类型Ⅲ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马尾松的总竞争指数、种内及种间竞争指数与其胸径拟合效果较好的模型均为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其竞争压力与胸径大小呈负相关.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中,马尾松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种内,胸径大于20 cm时受到的竞争压力变化较小且维持在较低水平.

    马尾松混交比例种内竞争种间竞争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对非降雨季节土壤水分的影响

    徐畅雷泽勇周凤艳毛禹...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3、25~27、42、56年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相邻草地为对照,在非降雨季节取样,测定0~10、10~20、20~40、40~60、60~80、80~100cm土层土壤水分及其他土壤理化因子,分析不同年龄樟子松人工林非降雨季节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沙地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幼龄林0~100 cm层土壤水分高于草地;中龄林、成熟林土壤含水量在土壤剖面逐层递减,但中龄林20~100 cm层低于草地,成熟林高于草地;过熟林土壤含水量随土层的变化呈"S"型曲线;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土壤水分在0~10 cm层与林龄无显著关系,10~20 cm层与林分林龄呈显著负线性关系,20~100 cm层随林龄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尤其是过熟林,土壤含水量高于中龄林、成熟林;土壤含水量在10~40 cm层与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在40~60cm和80~100 cm层与有效钾呈显著正相关;而0~10和60~80 cm层土壤含水量与其他理化因子无明显关系.

    沙地樟子松林林分生长非降雨季节土壤水分

    安徽三座通江湖泊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赵秀侠卢文轩梁阳阳李静...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年9月(秋季),对安徽3座典型通江湖泊龙感湖、大官湖、黄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丰度、生物量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0属共107种(包括变种),主要隶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分别占物种数的50.47%和23.36%;主要优势种为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e var.angustissima)、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近旋颤藻(Oscillatoria sub-contorta)、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龙感湖中蓝藻门(Cyanophyta)、硅藻门类群优势度较高,大官湖与黄湖优势种以绿藻门、硅藻门与蓝藻门类群为主;通江湖泊秋季浮游植物丰度为2.37×104~44.99×104 cells·L-1,生物量为0.017~0.432 mg·L-1,蓝藻门在细胞丰度上占优势,绿藻门与硅藻门在生物量上占优势;3座通江湖泊秋季浮游植物丰度、Shannon指数水平分布差异显著,湖泊连通性、人为活动干扰对群落结构组成具有一定影响.冗余分析表明:影响通江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龙感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与水深、透明度因素相关;大官湖浮游植物主要受到水深、水温因子影响最大;黄湖浮游植物主要与水体电导率、溶解氧、pH关系密切.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冗余分析通江湖泊

    底栖铜藻和漂浮铜藻生长与光合生理的比较

    刘正一孙平秦松李晶晶...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藻是构成"金潮"的关键种.为了探索"金潮"的爆发原因,采集同一位点的底栖和漂浮铜藻,在温度15℃、光照强度5000 lx条件下,经过7天培养后,比较了两类铜藻生长速率和各组织部位(新生叶、老叶、气囊、枝干)生长以及光合生理的差异.结果表明:漂浮铜藻的生长速率(RGR)为8.25%• d-1,而底栖铜藻的RGR仅为5.79%·d-1;底栖铜藻叶片(老叶和新生叶)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高于漂浮铜藻的叶片;而漂浮铜藻的非光化学淬灭(NPQ)和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值显著高于底栖铜藻;相较于其他组织部位(老叶、气囊、枝干),新生叶在强光下拥有更高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和饱和光强(Ik);底栖和漂浮铜藻的生理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漂浮铜藻具有更高的生长能力,热耗散能力更强,新生叶片在强光下耐受能力更强,表明漂浮铜藻更适宜在海面环境生活.

    铜藻光合作用相对生长速率叶绿素荧光

    象山港典型生境沉积物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与结构多样性

    修玉娜陈松泽李雪英姜亚洲...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高通量测序和qPCR技术对象山港4种典型生境(牡蛎养殖区OA、海带养殖区SA、自然岛礁区NR、人工鱼礁区AR)和对照区CK的沉积物反硝化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进行了测定分析,并探讨了反硝化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物nirK型反硝化细菌丰度在5种生境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沉积物nirS型反硝化细菌丰度排序为AR<OA=SA = NR = CK;在每种生境中,沉积物nirS型反硝化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nirK型.非度量多维排序(NMDS)结果显示:AR中沉积物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与其他4种生境显著不同,而AR中沉积物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与OA、NR和CK显著不同,与SA无显著差异.RDA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与TOC具有显著相关性,而沉积物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与各个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总体而言,象山港5种生境中沉积物反硝化细菌的丰度和群落多样性均较高;而5种生境中,AR中沉积物反硝化细菌的丰度和群落多样性相对较低,且群落结构与其他4种生境显著不同.

    nirKnirS高能量测序定量PCR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