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孙铁珩

月刊

1000-4890

cje@iae.ac.cn

024-83970394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林农牧渔业、海洋学、气象学、环保、经济、卫生和城建部门的科研、教学、科技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和生态学研究论文、专题的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消息和动态、生态学论坛和生态学新书刊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冻融对生物炭稳定化修复中土壤镉形态的影响

    王月孙剑平孙梨宗贾春云...
    3711-3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冻融是北方寒冷地区重要的气候变化过程,是影响土壤及稳定化材料性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模拟冻融循环过程,考察了冻融对生物炭稳定化修复过程中镉(Cd)形态变化的影响,探讨冻融交替影响Cd形态变化的主要机理.结果 表明:在生物炭稳定化修复过程中,冻融交替16次,土壤中弱酸提取态Cd含量提高了16.07%,可还原态Cd含量提高6.67%,可氧化态Cd含量升高15.37%,残渣态含量变化不明显,总体上土壤有效态Cd含量升高,增加了Cd的生态风险.其可能原因有:一方面,冻融交替16次,未加生物炭土壤自身弱酸提取态Cd含量升高11.74%,可还原态Cd含量升高13.53%;土壤毛管孔隙度从41.72%增加到57.63%,土壤pH值略有降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含量呈现先显著升高15.38%后降低10.17%的趋势,共同促进了土壤-Cd体系中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Cd的升高;另一方面,冻融交替过程中,生物炭的孔道管状结构及完整性遭破坏,羟基-OH、烷烃C-H、芳香结构等伸缩振动峰减弱且发生偏移,碳酸盐成分减少,导致了生物炭对Cd吸附位点减少,吸附能力降低.

    生物炭冻融镉形态稳定化修复

    青岛地区水产品重金属含量及居民重金属暴露风险

    李渊王川冯琳丁丽...
    3720-3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青岛市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当地居民重金属的暴露水平以及探讨食用水产品对居民头发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采集青岛市不同售点19种常见水产样品156份和青岛市3个市辖区居民头发样品130份,采用ICP-MS测定样品中Cd、As、Pb、Cr、Cu和Zn六种重金属含量.结果 表明:青岛地区市售19类156份水产品中,Cd、As、Pb、Cr、Cu和Zn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0.006、1.18、0.015、0.253、2.06和11.8 mg·kg-1,不同种类的水产品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扇贝和虾蛄Cd平均含量分别为(2.45±2.37)和(1.14±0.16) mg·kg-1,其中50.0%的扇贝样品(6/12)和100%的虾蛄样品(10/10)超过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值2.0 mg·kg-1(双壳类)和0.5 mg·kg-1(甲壳类);青岛市居民头发Cd、As、Pb、Cr、Cu和Zn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0.0231、0.0518、0.988、0.595、7.81和155 mg· kg-1,分别超出我国居民头发重金属建议值比例为0、1.5%、2.3%、6.9%、2.3%和28.4%;食鱼频率高的居民头发Zn含量显著偏高;头发As、Pb和Zn含量随年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男性发As含量显著高于女性,女性发Zn含量显著高于男性.上述结果表明,青岛市售扇贝、虾蛄存在Cd含量超标,应避免食用;牡蛎Zn平均含量达107 mg·kg-1,应控制其食用量.青岛市居民头发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水产品的食用频率.青岛市居民头发Zn含量超标率达28%,说明当地人群存在一定的Zn暴露风险.本研究可为青岛市居民水产品膳食摄入和重金属暴露风险控制提供重要指导.

    水产品头发重金属青岛

    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以及细根生产与周转的影响研究进展

    郭超王霖娇
    3730-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氮沉降普遍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并显著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过程.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及细根作为森林地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其对氮沉降的响应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氮沉降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以及细根生产与周转的影响.结果 表明,氮沉降导致了土壤酸化,保持了土壤养分以及改变了地下碳氮的分配格局.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细菌与真菌比值的升高或者不变以及土壤微生物相对丰度的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或抑制了土壤微生物呼吸、改变了固氮类群以及降低了土壤底物氮利用率,其影响因素主要与土壤pH、土壤可利用养分以及施氮时间等因素高度相关.氮沉降可以促进或抑制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其影响因素主要与土层深度、土壤pH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碳氮磷等限制元素显著相关.在氮沉降增加背景下,细根生物量普遍逐渐减少,细根周转表现为加快和变慢两种变化,细根分解呈现出由快到慢的转变特征,其影响因素主要与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氮储量以及细根化学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最后探讨了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明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及细根特性的内在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氮沉降增加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具有明显价值.

    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细根生物量细根分解

    街谷绿化对颗粒物扩散的影响研究进展

    陈小平陈朔刘艳红武小钢...
    3742-3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街道峡谷(街谷)绿化是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气污染物控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类型、配置模式和结构特征会显著影响街谷中颗粒物的吸附、沉降和扩散等过程,直接而显著地影响着行人健康.街谷绿化优化设计已成为多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街谷绿化特征参数,探讨了街谷绿化调控颗粒物扩散的研究方法和机制,分析了街谷绿化对颗粒物扩散的影响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街谷形态、街谷走向、屋顶形式、天空可视率、气象因素和排放强度),并从街谷绿化参数化、多因素耦合、多尺度研究、权衡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未来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以期为改善街谷空气质量和城市街谷绿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绿化特征参数颗粒物扩散机制影响因素

    低成本材料对病毒ΦX174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

    王瑞琦杨立琼庄杰石亚楠...
    3751-3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成本工农业副产物和矿物材料对土壤和水体中病原微生物具有去除潜力.本研究以噬菌体ΦX174作为目标病原体,选用菱镁矿、煅烧菱镁矿、铁屑、生物炭、沸石、石灰石和铝矾土7种材料,分别与表层土壤按体积比1∶9混合后填装柱体,开展室内稳态饱和条件下的土柱迁移实验.结果 表明,对ΦX174的去除率:煅烧菱镁矿(100.0%)>菱镁矿(23.3%)>铁屑(16.9%),其余4种材料(生物炭、沸石、石灰石、铝矾土)对ΦX174的去除率均低于15.0%.结合实验前后材料表面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变化分析可知,煅烧菱镁矿在实验溶液中部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改变材料表面晶体结构和溶液化学条件,使病毒通过固相吸附和液相失活被截留去除.菱镁矿实验前后材料性质稳定,无反应产物生成.铁屑在实验溶液中部分反应,生成铁氧化物和羟基铁氧化物,增加了铁屑表面的病毒吸附位点.铁屑和菱镁矿可能的吸附机制为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探究不同材料对病毒在土壤中迁移行为的影响,可为防治病原微生物污染提供理论基础和修复依据.

    噬菌体ΦX174工业/自然矿物工农业副产物去除

    基于DSSAT模型的南疆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制度优化

    杜江涛张楠龚珂宁杜明智...
    3760-3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DSSAT模型对新疆南疆地区棉花膜下滴灌的适用性和寻求最优灌溉制度,通过2018和2019年两年棉花开花日期、成熟日期、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等田间实测数据校正和验证DSSAT-CROPGRO-Cotton模型参数,不断调整灌水定额,进而得到棉花高产节水的灌溉制度.结果 表明:CROPGRO-Cotton模型对棉花品种"新陆中46号"开花日期、成熟日期和产量模拟的相对均方根误差(nRMSE)均小于10%,对地上部分生物量模拟的nRMSE均小于20%,棉花开花日期、成熟日期、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一致性指数(d)均大于0.85,表明该模型模拟效果较好;运用2017-2020年4年气象数据驱动模型,综合灌溉定额、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提出当棉田作物蒸发蒸腾量与降水量的日差值(ETC-P)累计达到25 mm时灌溉,灌水定额为27 mm及生育期内297 mm灌溉定额的方案,是兼顾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优灌溉制度.

    南疆地区膜下滴灌DSSAT模型灌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