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孙铁珩

月刊

1000-4890

cje@iae.ac.cn

024-83970394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林农牧渔业、海洋学、气象学、环保、经济、卫生和城建部门的科研、教学、科技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和生态学研究论文、专题的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消息和动态、生态学论坛和生态学新书刊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绿地-三维建筑格局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苗纯萍何欢陈玮胡远满...
    1628-1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扩展,城市大气污染已成为威胁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地和三维建筑格局是构成城市格局的主要要素,对城市下垫面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了城市绿地对大气污染物沉降、吸收和扩散的影响,明晰了三维格局的量化及其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综合评述了城市绿地-三维建筑格局对大气污染物的复合调控作用.建议未来研究以实地监测为污染物浓度的主要获取途径,从街谷、社区、城市和城市群等4个尺度系统探索城市绿地-三维建筑格局对大气污染物分布和扩散的影响,揭示多尺度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扩散及其驱动机制,基于大气污染物减缓为城市绿地、建筑格局的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空气质量城市森林颗粒物景观格局优化空间规划

    利用树干侧方投影测量立木材积

    石宽刘琪璟明聪秦立厚...
    1635-1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伐倒木区分求积法原理,本文将树干在太阳下的侧方投影的不同位置的宽度作为立木对应高度处的直径,据此计算立木材积,实现无损测量,补充和丰富了立木材积测量方法.由于太阳光并非绝对的点光源,而是近似平行光,加之衍射(绕射)作用,树干侧方投影半影区宽度随着树高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致使立木直径的投影测量值也随之失真.为了从树干投影宽度还原立木任意高度处的真实直径,利用圆柱物体(PVC管)进行试验,构建了圆柱体直径侧方投影宽度缩减量与影距(投影上任意位点与树干基部之间的距离)及太阳高度角之间关系的5种回归模型.通过测量不同影距上的立木侧方投影的本影宽度,基于所建模型估计对应高度上的树干直径,然后利用平均断面积求积法计算立木材积.结果表明:5种侧方投影宽度缩减量的模型估测精度均高于90%.利用树干在太阳下的侧方投影法进行测量时,最适太阳高度角48°左右.通过实测验证,立木材积测量准确度为93%.本方法关于立木材积的测量准确度随树高的增加而降低,树干上部的区分段材积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

    投影宽度精度无损取样本影半影

    基于旗舰物种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及流研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

    陶思宇周忠学
    1643-1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旗舰物种的象征意义体现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增强地区文化认同.探讨旗舰物种文化服务的供需空间关系对特殊生态系统保护、文化景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熊猫为对象,选取大熊猫的网络关注度和企业使用量(命名或作为标识)作为测度其文化服务潜在需求和已实现需求的代用指标,识别并分析了大熊猫文化服务的供给区和需求区及其分布特征;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探究了文化服务流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大熊猫文化服务供给区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集中仅占全国面积的0.3%,四川为主要供给区,受种群数量和交通可达性限制,供给区的供给能力较低;大熊猫文化服务需求区及服务流路径均具空间异质性,分布在四川以东地区,潜在服务流路径比已实现服务流路径多,公众对大熊猫的网络关注多于使用标识;大熊猫文化服务供需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匹配,主要受人口分布与迁移、经济发展和政策条件的影响.

    旗舰物种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文化服务流大熊猫国家公园

    基于DPSIR-物元的吉林省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测度及障碍诊断

    石丹关婧文
    1653-1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评价旅游地生态安全对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针对吉林省旅游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构建DPSIR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模型、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吉林省各市(州)2010-2019年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诊断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19年大部分市(州)旅游生态安全为向V级安全转化等级,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2010-2019年空间差异逐渐缩小;(2)响应系统旅游生态安全等级明显提升,状态系统旅游生态安全等级小幅提升但等级仍较低水平,说明各地政府管理效能有所提升,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3)森林覆盖率、城市日供水能力等为各市(州)旅游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受地形、气候等原因的影响,各地区前5位的障碍因子有明显差异;从DPSIR角度分析,状态系统已成为制约吉林省旅游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对吉林省而言,旅游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较为一致,根据不同地区限制性因素,针对性制定发展策略,缩小地区差异,保证吉林省旅游生态安全协调稳定发展.

    旅游生态安全DPSIR模型物元模型时空格局障碍因子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