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孙铁珩

月刊

1000-4890

cje@iae.ac.cn

024-83970394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林农牧渔业、海洋学、气象学、环保、经济、卫生和城建部门的科研、教学、科技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和生态学研究论文、专题的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消息和动态、生态学论坛和生态学新书刊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县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地形效应

    许英杰杨绍微张峻铭孙永玉...
    1982-1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是中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开展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对区域生态环境调控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县域为案例区,基于2005、2010、2015和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来探究不同高程范围、坡度类别和地形位指数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地形效应,揭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理,以期为区域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5-2020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强,景观异质性明显,景观多样性增加,均匀度提高.林地、草地和耕地是研究区的景观基质.干热区主要景观类型为草地和耕地,其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长态势显著.非干热区主要景观类型为林地和草地,其耕地持续减少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态势较为明显.各地类在坡度和地形位上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多分布在低地形位,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多分布在中高地形位.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地形效应特征明显.自然因素奠定了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的基本格局.15年间,人为因素对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得到强化,2015年后人为因素作用更为明显.未来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应更多地探索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及其机制.

    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地形效应人为干扰

    中国30年边坡绿化技术专利发展

    杨雨荷廖克武麻坚吕庆...
    1993-2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专利视角探讨了中国30年边坡绿化技术的发展概况.检索1991-2020年国内申请并公开的边坡绿化领域专利,获得专利数量、类型、申请时间、申请人等数据;按照固土、建植、养护、评价和工法5个类别将专利归类统计;总结了我国边坡绿化技术的整体趋势、类别分支和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检索到的30年内中国边坡绿化领域的专利共计2477件,其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基本各占一半;2015年以来专利年申请数逐年增加,表明边坡绿化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固土类、建植类、养护类、评价类和工法类专利分别有886、846、282、19和444件,占比分别为35.8%、34.2%、11.4%、0.8%和17.9%,表明固土和建植是2个边坡绿化技术研究的热点,评价方面的技术相对较少;喷播、框格、刻槽和枕袋等关键技术日趋成熟;在新型材料研发、特殊生境应用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可为边坡绿化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提供参考.

    边坡绿化植被专利综述

    我国低碳社区发展历史、特点与未来工作重点

    陈一欣曾辉
    2003-20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纲领,更需要全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而低碳社区建设就是公众参与、发展低碳生活、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回顾了低碳社区的概念演变和发展历史,分析了低碳社区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我国低碳社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一是规划建设缺乏细节指导,推广实施难度较大;二是建设过程缺少评估、社区维护缺少监督;三是社区居民集体互动行为较少,居民行为准则缺乏.最后,结合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发展需求,从政府和公众参与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低碳社区未来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1)亟需建立政府主导下公众积极参与的低碳社区发展模式,有序推进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和发展;(2)亟需定量评估低碳社区建设的碳中和潜力及其在我国碳中和的贡献,增强公众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获得感.

    低碳社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碳中和碳达峰

    湖泊冰封期浮游植物研究进展

    江孟宇王晓东刘晓辉梁品文...
    2010-2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季节性结冰或全年结冰湖泊数量超过全球湖泊的一半,结冰是这些湖泊特有的物理水文过程,影响着湖泊物理和化学环境以及生态系统.气候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冰期缩短、浮游植物物候变化和春季水华提前等生态问题引发了全球关注.本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了湖泊冰封期浮游植物研究重要进展.首先是湖泊冰封期环境条件及不同阶段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其次是湖泊冰封期变化环境下浮游植物生长、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响应机制;然后介绍了我国目前冰封期浮游植物研究的进展.基于这些研究进展,本文展望了湖泊冰封期浮游植物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湖泊冰封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湖泊-大气-陆地与气候互馈机制、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的构建.

    冰封期湖泊浮游植物环境变化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西宁市景观生态风险识别及优化策略

    乔斌颜玉倩张婷华李秀阳...
    2020-2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作为国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与生态资源管理决策设计的综合手段,为区域生态安全定量化评估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分析了1980-2020年西宁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以及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草地占西宁市总面积的51%以上,以中/低覆盖度草地为主,1980-2020年耕地面积减少97.42 km2,建设用地增加103.89 km2.(2)2000年以前土地利用结构相对稳定,2000年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活跃.40年间耕地转出面积最大,为109.69 km2,建设用地转入面积最大,为104.44 km2.(3)5个时期西宁市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均在0.288左右,景观生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景观生态风险等级以低生态风险等级和较低生态风险等级为主,占西宁市面积的70%以上.(4)5个时期西宁市景观生态风险全局Moran's Ⅰ值分别是0.712、0.720、0.724、0.741、0.764,呈现以低-低聚集和高-高聚集为主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 自相关程度逐渐增加,空间趋同趋势不断增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路径包括:科学估算土地利用结构中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的规模阈值,避免生产、生活用地过度开发利用挤占生态空间,修复和改善草地、耕地资源质量,强化和提升林地资源生态功能和价值溢出效益,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开发规模和强度,培育水域、建设用地景观生态廊道,适度增加建城区生态用地规模,可以保障西宁市生态安全格局健康稳定.

    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指数景观格局空间自相关西宁市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的水解酶特性及其对盐胁迫的响应

    李巧玲李爱博黄志远张小平...
    2032-2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用于分解高盐有机废水有机碳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法和脱色圈平板试验法,从竹笋加工废弃物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耐盐产酶细菌,通过形态学、扫描电镜观察、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采用单因素控制法优化菌株生长条件,并测定了盐胁迫下菌株的生长及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水解酶的酶活力.结果表明:(1)得到1株耐盐性能好且有机碳分解能力强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tubilis)ACP81.它能够在浓度为1%~19%NaCl溶液中生长,在1%NaCl时菌株生长状况最优,5%NaCl为该菌株的半抑制浓度.(2)在半抑制浓度(5%NaCl)培养下,菌株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和β-淀粉酶的酶活力分别为72.4、3.2和0.3 U·mL-1.(3)盐胁迫下,菌株ACP81的纤维素酶和β-淀粉酶酶活随着NaCl浓度增加而增加,而中性蛋白酶则呈相反趋势,且世代时间逐渐变长.分离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ACP81达到中度嗜盐菌的盐度耐受范围,并且在高渗环境中具有产纤维素酶和β-淀粉酶的优势,可作为高盐有机废水的生化处理的候选菌株.

    枯草芽孢杆菌半抑制浓度耐盐水解酶世代时间

    寒温带山区河流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以呼玛河为例

    窦乾明王慧博宋聃都雪...
    2040-2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呼玛河25个采样点(9个参照点,16个干扰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体理化指标数据,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对寒温带山区河流进行健康评价.基于27个生物指标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由襀翅目个体相对丰度、EPT个体相对丰度(Ephemeroptera、Plecoptera、Trichoptera,EPT)、敏感类群个体相对丰度、BI指数(biotic index)和撕食者个体相对丰度构成B-IBI体系.采用比值法统一指标量纲,基于参照点B-IBI值分布的25%分位值作为健康评价标准.结果表明:25个采样点中8个为健康,8个为亚健康,6个为一般,2个为较差,1个为极差.B-IBI体系表明:呼玛河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其中干流健康状况从优至劣依次为上游、中游、下游;各支流中干部河、瓦拉干河、大西鲁嘎河、奥库萨卡埃河和西里尼西河处于健康状态,塔河、小西鲁嘎河和倭勒根河处于亚健康状态,穆五鲁河和曼拉开河处于一般状态,海莱河和塔哈河处于较差状态.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B-IBI值与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与氨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冗余分析表明,B-IBI体系对环境因子具有较高的解释度.以呼玛河为例建立的B-IBI体系适用于我国寒温带山区河流健康评价.

    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寒温带山区健康评价环境因子呼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