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生态学杂志

中国生态学学会

孙铁珩

月刊

1000-4890

cje@iae.ac.cn

024-83970394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生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生态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生态学、生物学、地学、林农牧渔业、海洋学、气象学、环保、经济、卫生和城建部门的科研、教学、科技工作者、有关决策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教师。主要刊登具有创新性和生态学研究论文、专题的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消息和动态、生态学论坛和生态学新书刊介绍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渝经济圈2000-2018年植被NDVI的动态变化

    李茜荣杨东冯磊黄悦悦...
    2967-2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成渝经济圈2000-2018年的MODIS NDVI遥感数据对植被覆盖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同期研究区内气象站点气温、降水等气候指标,分析该地区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对其影响.结果 表明,2000-2018年成渝经济圈植被NDVI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空间地域差异性明显:植被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成渝经济圈西北部及东南部,改善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及东部;年NDVI与平均气温呈负相关性,与降水呈正相关性;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人类活动促进植被改善,植被趋好状态的地区占总面积的95.33%,但在未来,61.66%的区域存在植被由改善变退化的趋势.

    成渝经济圈NDVI动态变化气候因子人类活动

    植物根系水力再分配的研究进展

    林芙蓉顾大形黄玉清何成新...
    2978-2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根系水力再分配(hydraulic redistribution,HR)是一种普遍现象,其提升数量大小与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有关.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土壤水分法、同位素示踪法、液流法、Ryel模型,每种方法均有缺点,单独使用其中任一方法其结果都存在差异.HR发生具有两个条件,即土壤水势(ψs)小于叶片水势(ψ1)且蒸腾作用停止以及根际区土壤水分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HR可以缓解植物自身及其邻近植物的干旱胁迫,促进土壤养分流动,有利于植物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对生态系统氮磷循环和养分平衡及植物水力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植物HR的研究已有较大进展,但在HR研究方法以及定量测定的准确性评价上仍存在不足,特殊生境植物的HR研究也有待加强,未来研究应采用多种技术、结合多种方法全面认识HR发生机理及定量测定其大小.

    根系水力再分配水量大小根土界面养分循环

    水深和氮添加对湿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

    白江珊唐浩然娄彦景
    2987-2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深和氮营养是影响湿地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植物功能性状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研究水深和氮营养添加对湿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有助于预测未来环境变化下其生长与分布趋势的变化.特别是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深和氮营养变化对湿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会更加深刻而复杂.本文分别从水深、氮添加及两者交互对湿地植物的生长性状、克隆繁殖性状和生物量积累等方面的影响,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工作.提出未来应该加强对湿地植物地下及克隆繁殖性状的研究,重点关注多尺度长时间序列的系统性研究,深入探究水深和氮添加交互对湿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淹水深度氮输入生长性状繁殖性状生物量分配全球变化

    珊瑚礁鱼类多样性及保护研究进展

    代血娇张俊陈作志
    2996-3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近几十年来,全球珊瑚礁持续退化,引起广泛关注.珊瑚礁鱼类是珊瑚礁重要的生态类群,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干扰,珊瑚礁鱼类多样性、营养级、生产力等大幅下降.如何保护珊瑚礁鱼类资源,促进其生态和经济功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总结了导致珊瑚礁鱼类多样性丧失的自然和人为压力,提出实现珊瑚礁鱼类科学养护和管理的途径: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捕捞是当前珊瑚礁鱼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海洋酸化和全球变暖则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珊瑚礁鱼类的未来;降低和严格控制珊瑚礁鱼类资源的捕捞强度、加强珊瑚礁食草鱼类的保护、完善珊瑚礁动态监测、扩大珊瑚礁生态修复范围以及建立珊瑚礁保护区等是恢复珊瑚礁鱼类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珊瑚礁鱼类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珊瑚白化渔业管理

    胜利矿区周边自然草原坡面植被分布模拟及复垦应用

    夏嘉南李恒雷少刚杨星晨...
    3007-3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北方草原区分布大量露天煤矿,其采损边坡土壤水蚀严重,生态修复阻力较大.为设计符合周边自然草原植被布局方式的矿山内排土场边坡,提出一种基于对象学习的植株近自然布设方法,并以内蒙古胜利矿区周边典型自然草原为例,结合CLiDE演化模型,评价不同植株布设方式下边坡样本的抗水蚀改良效果.结果 表明:1)视觉效果上,基于对象学习的植株近自然模拟结果与自然草地相似,都具有中尺度上的条带性分布特征和小尺度上的随机性分布特征;2)统计结果显示,近自然布设模拟结果与自然草地在团簇中心点数量、分布形式以及植株条带特征参数上高度吻合;3)在植株密度相同条件下,自然草原边坡的土壤抗水蚀能力最强,且近自然植株布设方法可以在边坡抗水蚀上达到与自然草原边坡极为相似的模拟结果;相较于同等条件下的传统"均匀网格"式植株布局,植株近自然布设方式能减少46.3%的边坡土壤水蚀量;4)在草原采损区边坡植被修复中,可考虑模仿周边自然草原边坡的植株分布形态来替代传统规则布局,从而有效提高边坡的抗水蚀能力.

    草原植株分布边坡维护柏林噪声近自然修复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马铃薯氮素营养估测及验证

    魏全全李飞张萌陈龙...
    3017-3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2018-2019年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以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连续2年开展不同氮素水平(0、120、240、300和360 kg· hm-2)田间试验.2018年采用数码相机分别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获取冠层图像数据,并同步采集植株,测定其氮素营养指标,分析冠层数码参数与氮素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筛选氮素营养指标估测的最优冠层数码参数,构建氮素营养指标的估测模型.利用2019年相同独立氮素水平试验,对上述方程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并绘制1:1线性关系图.结果 表明:块茎形成期,冠层数码参数R/B(红光和蓝光比值)较其他冠层数码参数能更好地表征马铃薯氮素营养状况;块茎膨大期,冠层数码参数R/B、G/B(绿光和蓝光比值)和NBI(红光标准化值)均可表征马铃薯氮素营养状况,其中以R/B较好;利用2019年独立试验验证方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预测值和实测值的R2分别为0.911和0.888,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685和25.115,相对误差RE分别为12.92%和23.41%,模型预测精度较好.数字图像技术可以进行马铃薯氮素营养的评估预测,评估时期为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均可,最佳的预测参数为R/B,参数预测的最佳方程模型为直线方程.

    马铃薯数字图像氮素估测方程模型验证

    声音监测技术在鄱阳湖典型湿地鸟类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

    游海林吴永明徐力刚程俊翔...
    3025-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音是大自然的基本属性,利用声音监测技术开展鸟类多样性和丰富度的研究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鸟类调查方法的不足.本研究以鄱阳湖典型人控湖汉芳兰湖为区域,于2020年4-6月采用专业的声音仪器Song Meter SM4在研究区域布设的监测点采集每天00:00、06:00、12:00和18:00时刻的鸟类声音数据,借助统计软件R中声音处理程序包将鸟类声音数据转化为具有生物信息的声学指标——生物声学指数(BI指数),用以阐明这3个月每天凌晨、早上、中午和傍晚对应的鸟类多样性特征及活动习性强弱程度,揭示鄱阳湖典型湿地长时间序列的鸟类多样性特征,并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鸟类多样性特征序列进行趋势和突变性分析,最后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结果 表明:(1)3个月凌晨、早上、中午和傍晚时刻对应的BI指数值各有差异,分别为5.73 ~63.49、5.76~67.00、3.36~60.24和4.91~52.62,且这4个时刻BI指数值在整体上均呈现增加趋势.(2) 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发现,这3个月份的BI指数序列在2020年4月27日06:00左右的时候发生突变,突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3)逐日平均BI指数序列在演变过程中存在着12~30、10~18、4~9天3类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其小波方差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峰值,分别对应24、15和7天的时间尺度.本研究属于一种探索性研究,旨在为鸟类种群特征和行为特征及多样性研究提供一种较新的技术途径,也同时为其他动物(如两栖动物、昆虫等)多样性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声音监测技术生物声学指数鸟类多样性芳兰湖湿地鄱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