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文
水文

邓坚

双月刊

1000-0852

J.hyd@mwr.gov.cn

010-63203599,63204529

100053

北京宣武区白广路二条2号

水文/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的专业技术性刊物,是我国地球物理学类和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水文》杂志的报道范围是:水文水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水文站网规划设计,水文测验技术,水文资料处理与服务,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水文情报预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监测与预测,新技术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测验仪器设备的研制,国内外水文水资源科技进展综述、信息和动态等。其读者对象是: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堆叠集成模型径流预报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林泳恩孟越杜懿王大洋...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堆叠集成模型预报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以安墩水流域为例,选择支持向量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前馈神经网络、梯度提升回归树、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以及自适应增强算法作为基学习器,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多层感知机作为元学习器,建立多个堆叠集成模型,并基于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纳什效率系数构建综合评价指标,对各集成模型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堆叠集成模型的预测效果与基学习器的数量无关,与基学习器的质量呈正相关关系.此外,不同的元学习器选择也会对堆叠集成模型的预测效果产生影响.该研究可为利用堆叠集成模型进行径流预报提供科学指导.

    堆叠集成模型径流预报机器学习基学习器元学习器

    不同降水产品在长江流域的偏差校正研究

    杜懿林泽群王大刚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长江流域135个站点1983-2020年的月降水量观测数据,分别对ERA5-Land、PERSIANN-CDR 和 MSWEP 等三种降水产品进行了适用 性评估,并对比使用 了多种偏差校正方法来提高降水产品的观测精度.结果表明,MSWEP对于长江流域的降水模拟效果较好,空间相关系数高达0.91,相对偏差仅为1.64%;ERA5-Land则对长江流域降水高估严重,精度较差.经偏差校正处理后,三种降水产品的适用性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ERA5-Land,KGE(Kling-Gupta Efficiency)指标值从校正前的0.72增加到了 0.82.对比不同偏差校正方法的应用效果发现,线性缩放法和分段伽玛分布校正法在长江流域表现最优,且后者更加稳健.本研究可为降水产品及气候模式输出等的后处理工作提供指导.

    降水产品偏差校正线性缩放法参数转换法分布映射法

    适用于水文应急监测的GNSS测流系统研究

    孙振勇金奇戴剑
    68-7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水文应急监测技术能力,提出一种基于5 G通讯技术和GNSS定位技术的测流系统设计方案,实现多用户对多流速球终端的远程监测、数据实时查看和存储功能.测流系统通过重庆、四川等地的实地环境试验测试,防水性能良好,工作时长大于48 h,通讯指标均大于99.9%,精度比测指标相对误差均小于1%,能够满足水文应急监测的需要.

    水文应急监测流速球5GGNSS3D打印

    三峡水库蓄水初期寸滩站洪水预报方法研究

    闫龙增冉钦朋贺苹张娜...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寸滩站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控制站,承担着上游防汛和三峡蓄水的双重任务.基于三峡蓄水初期寸滩站水力学特性发生改变和该时段"高水位、低流量"现象,发现Q≤25 000 m3/s时,寸滩受顶托显著,Z—Q关系线发生"左偏".在此变化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平水期、涨水期的水位、流量预报方法,即先由河道演算的流量查询预报综合线得到水位预报,进而通过水位反查报汛综合线(或绳套、临时关系线)获得流量预报.平水期,依适用条件采用落差指数或多元门限回归开展预报,成果基本能够满足防汛和蓄水需求;涨水期,以"嘉陵江2021年第3号洪水"寸滩预报为例,分析了洪水组成、Z—Q关系绳套化、洪峰水位流量错时出现、水库实时调度和下游顶托等多种因素,采用多源、多尺度水文气象耦合与预报调度一体化辅以主客观融合的人工校正技术实时预警预报,支撑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降低寸滩水位约1~2.5 m.研究可为长江上游秋汛防洪和保障三峡蓄水提供支撑.

    洪水预报寸滩三峡水库蓄水初期落差指数多元门限回归

    长江经济带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预测

    王浩楠余凡李军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长江经济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预测分析,为该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以"压力-状态-响应"(PSR)为框架,选取12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同时将湿地健康状况划分为"健康、亚健康、脆弱、疾病、恶劣"五项;通过综合评价指数(CEI)对其健康进行分析,并利用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RIMA)模型预测2025年湿地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湿地健康综合评价指数在2005-2017年从0.475 5增长到0.613 7,健康等级从"脆弱"转变为"亚健康",到2025年综合评价指数预计超过0.700 0,继续保持"亚健康"状态.在压力、状态、响应三项准则层中,压力子系统有相对风险,状态和响应指标应继续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在12个评价指标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湿地面积变化率及自然保护区数、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和湿地管理水平、生态环境恢复是影响长江经济带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最主要因素.

    湿地生态系统长江经济带PSR模型层次分析法ARIMA健康评价

    基于网格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

    陈雪乔梁刘艳华高梦竹...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估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对于制定暴雨洪涝灾害区域防灾减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哈尔滨市主城区为研究区,以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资料为基础,构建0.01.格网,从暴雨致灾因子危险性、暴露度和脆弱性3方面对洪涝灾害进行精细化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哈尔滨主城区洪涝危险性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香坊南部及松北、道里、南岗、道外交汇处受洪涝危害最为严重;暴露度呈现中心高四周低的格局,高风险主要位于绕城高速以内;路网密集地带脆弱性相对较高.洪涝风险呈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东部显著高于西部,主城中心、道外区西部及香坊区大部为高风险区,受洪涝危害严重,应注意城市内涝、交通拥堵等次生影响的防范.

    格网暴雨洪涝哈尔滨主城区风险区划

    不同水文条件下巢湖典型河流磷形态研究

    高敏姜晓霞储茵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流输送是受纳水体中磷的主要来源,不同水文条件对其输送有很大影响.选择巢湖典型入湖河流丰乐和柘皋,在不同水文条件下,即非洪水期(丰乐和柘皋)、洪水涨水段(丰乐)与退水段(柘皋)对河水和沉积物进行分布式采样,测定磷的不同形态.其中,河水测定总磷(TP)和可溶性磷(DP),沉积物测定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铁铝磷(Fe/AL-P)和钙磷(Ca-P).结果表明:非洪水期丰乐和柘皋河河水和沉积物中TP含量均为柘皋河高于丰乐河,两河都存在着富营养化风险,两河沉积物IP含量都显著高于OP.IP中,柘皋河Fe/Al-P含量略高于Ca-P,丰乐河相反.洪水涨水期,丰乐河河水TP和DP含量显著高于其非洪水期含量,沉积物不同形态磷均值含量较非洪水期略有降低,表明洪水涨水段降雨径流对不同来源磷冲刷、输送和泛起作用;洪水退水期,柘皋河河水TP和DP含量低于其非洪水期含量,河道沉积物不同形态磷均值含量较非洪水期有所升高,表明在退水段以稀释和沉淀作用为主.

    水文条件非洪水期涨水段退水段沉积物磷形态

    基于MCI的新疆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阿迪拉·阿布都热合曼昝梅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疆92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9年逐日气温和降水数据,通过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分析新疆干旱过程及干旱强度,结果表明:(1)全疆年平均干旱日数在空间分布特征为:各地轻旱、中旱的年平均干旱日多数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少数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重旱年平均干旱日数以昆仑山脉为轴线,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北疆特旱年平均干旱日数大于南疆;(2)年平均干旱强度呈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加重的分布特征,春、夏季区域间干旱强度空间差异较小,秋季区域间干旱强度差异性较大;(3)干旱强度与其影响范围时序变化特征趋向一致;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的时空分析,将新疆分成三个模态:第一模态南北疆成相反形式的分布特征,第二模态为东西部相反的分布特征,第三模态呈伊犁河谷偏湿的分布特征,且各模态干旱强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

    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干旱日数干旱强度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时空分布特征

    五道沟实验站地温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赵雯颉鞠琴张译尹王玥...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五道沟水文实验站1964-2020年长系列气象和地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回归方法,开展了近57年汛期、非汛期、年三个不同时间尺度和浅层、中层、深层不同深度地温变化特征研究,并分析了地温与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近57年,年尺度,浅层及中层呈上升趋势,深层地温变化不大.汛期浅、中、深各层地温以0.12~0.17℃/10 a的速率减小;非汛期以0.07~0.29℃/10 a的速率增加.年代变化,浅层及中层地温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深层地温变幅较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2)年尺度及非汛期,各层地温与气温呈显著及低度正相关,与降水呈弱负相关,汛期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呈低度相关.浅层20 cm地温与气温相关性最强,5 cm地温与降水相关性最强,地温与气温及降水的相关程度汛期均大于非汛期,同期均有浅层>中层>深层.

    地温气温降水响应关系五道沟实验站

    陆气相互作用

    祝金鑫王大刚吴欢汤秋鸿...
    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