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文
水文

邓坚

双月刊

1000-0852

J.hyd@mwr.gov.cn

010-63203599,63204529

100053

北京宣武区白广路二条2号

水文/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的专业技术性刊物,是我国地球物理学类和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水文》杂志的报道范围是:水文水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水文站网规划设计,水文测验技术,水文资料处理与服务,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水文情报预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监测与预测,新技术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测验仪器设备的研制,国内外水文水资源科技进展综述、信息和动态等。其读者对象是: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DPSIR模型的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贾守东郑从奇庄会波桑国庆...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系统模型,分别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选取22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表明: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值介于0.478~0.633,可持续利用水平为基本可持续,准则层以影响评价值最高,其次是状态、压力、驱动力和响应.通过实际调研可得,评价结果与流域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近年来,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逐渐提高,但未来仍需通过加大政府水利投入、增强人民环境保护观念等措施,提高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DPSIR模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熵值法综合指数法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垂线平均流速计算模型研究及应用

    吴平辉谭云辉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南省桃江水文站为研究对象,提出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垂线平均流速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ADCP施测的流速与转子速仪施测的垂线平均流速存在很好的一致性.因此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及推广应用价值,为水文缆道自动测流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垂线平均流速计算模型最小二乘法回归拟合流速测验

    中国热浪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吴锦成朱烨刘懿尹航...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应对新形势下高温热浪的潜在危害性,利用中国气象站1961—2017年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相对高温阈值方法识别热浪事件,分析了热浪频次、高温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热浪频次、热浪累积日数大体呈"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全国热浪开始于4月,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再向长江中下游和西北地区发展,9月全国热浪基本结束;除淮河流域外,高温热浪年累积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7月全国热浪的持续性增强,以北方和东南地区变化最为显著;全国高温热浪日数于1980年和1990年发生突变,西北、东北北部及黄河中下游于1980年前发生突变,云南、福建及江西的突变年份为2000年以后;高温热浪日数呈逐年代先减(1960年至1980年)后增(1990年起)的变化趋势.

    热浪频次高温日数时空特征

    海南岛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预测

    杨波王文秦大军任丙南...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近21年来海南水资源可利用量大小,采用适线法估算不同保证率下可用于产业发展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同时,通过建立的万元GDP综合用水量与GDP的定量关系对海南万元GDP综合用水量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可用于产业发展的水资源量与万元GDP综合用水量的比值表达和预测海南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规模,采用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规模与人均GDP的比值表达海南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从而实现海南水资源承载力的表达和预测.结果表明,在保证率为95%、90%、75%和50%条件下,用于海南全岛产业发展的水资源量分别为59.28亿m3、69.57亿m3、88.86亿m3和113.56亿m3,万元GDP综合用水量与GDP定量关系可用幂函数来表达.在同一保证率下,海南岛可承载经济规模随时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可承载人口规模基本维持平稳.从全年和全岛的平均尺度来看,研究期限内个别年份接近临界承载状态,其他年份均处于可载状态.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可利用量万元GDP综合用水量经济规模海南岛

    澜沧江水电开发对缓解2019年湄公河干旱影响分析

    夏婷张木梓顾洪宾王伶俐...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气象、遥感影像、水库蓄水量变化等多元数据分析了2019年澜沧江-湄公河干旱的原因以及上游电站开发对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澜沧江-湄公河发生了全流域性气象干旱过程,进而导致湄公河流域水量骤减;澜沧江电站充分发挥削峰补枯、兴利除害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游旱情;但由于澜沧江出境流量仅占湄公河流域水资源量的13.5%,澜沧江水电开发对下游干旱的缓解作用非常有限,并且影响程度随着往下游的推移而减弱.

    澜沧江湄公河干旱水电开发

    中线调水对汉江中下游区水文情势影响研究

    张怡雅袁飞张利敏谢子琪...
    89-9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汉江中下游区水文情势发生显著变化.定量评估汉江中下游区水文情势变化特征,可为此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家港、皇庄、仙桃站1987—2019年流量和水位数据,采用距平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以及Yamamoto突变检验法对年、月尺度流量和水位序列进行分析,并采用水文变化指标法分析中线调水前后水文特征值变化.结果显示:调水后汉江中下游区典型站年径流量和年水位均较调水前呈下降趋势;各水文特征值均发生较为显著变化,各站点月平均流量和水位、年极端流量和水位总体低于调水前;调水后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表明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流量和水位产生了显著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

    2020年淮河流域梅汛期极端暴雨洪涝雨水情分析

    王蒙张恒德包红军曹爽...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主汛期淮河流域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其中淮河水系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正阳关站以上发生区域性大洪水,王家坝闸时隔13年再次开闸泄洪.使用淮河流域174个国家基本站08时单日降水资料,对2020年流域梅汛期(6月11日—8月1日)极端暴雨洪涝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导致2020年淮河流域超长梅雨期的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同期位置偏西偏北,强度偏强,系统深厚,环流稳定,降雨过程多、强度大、极端性强,雨带与淮河干流走向基本一致;淮河流域梅汛期经历6次暴雨过程,总降雨量位列历史第一;流域上游来水与区域强降雨叠加,导致了流域正阳关以上区域性大洪水;2020年淮河中游王家坝站等控制站的水情较上一个大洪水年2007年更为严重.

    淮河流域暴雨洪涝雨情水情极端性

    宁东北部NDVI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田华李金芳杨嘉懿谢祖锋...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宁东北部植被指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明确NDVI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地下水位埋深、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水文气象因素之间的响应关系,应用MODIS NDVI数据结合同时期气象和区域地下水位埋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9年宁东北部植被指数整体呈现增长趋势(68.41%增长率);区域内植被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大,西北部NDVI大于0.3的面积增加了15.63%;NDVI与气温和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地下水位埋深和蒸发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地下水位埋深为3~4m时,植被指数达到最大.研究区植被指数变化受地下水位埋深和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各因素对NDVI的影响程度表现为蒸发量>地下水位埋深>降水量>气温.

    宁东北部NDVI时空变化地下水位埋深水文气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