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文
水文

邓坚

双月刊

1000-0852

J.hyd@mwr.gov.cn

010-63203599,63204529

100053

北京宣武区白广路二条2号

水文/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的专业技术性刊物,是我国地球物理学类和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水文》杂志的报道范围是:水文水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水文站网规划设计,水文测验技术,水文资料处理与服务,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水文情报预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监测与预测,新技术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测验仪器设备的研制,国内外水文水资源科技进展综述、信息和动态等。其读者对象是: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文模型参数区域化方法研究进展

    孙周亮刘艳丽陈鑫舒章康...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数区域化方法是解决资料缺乏地区水文模拟和预报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回归法、空间邻近法和属性相似法三类方法,可将有资料流域的水文模型参数移用到资料缺乏流域.首先回顾了区域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并分析了三类主要区域化方法的适用性.从流域特征因子、水文模型及参数、不确定性探讨三个方面综述了区域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发现,当前区域化方法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流域特征因子选择存在主观性,水文模型及参数的适用性方面研究不足.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1)多维度适用性比较;(2)水文过程和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3)参数的尺度问题;(4)参数区域化的不确定性问题.

    无资料流域水文预测参数区域化水文相似理论流域特征因子

    暴雨山洪水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黄卫岳志远孙楠马美红...
    8-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暴雨山洪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预测难度高,其预报是水文学及水动力学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深入理解暴雨山洪响应机理是准确预测山洪灾害的关键.暴雨山洪通常发生在资料较为匮乏的小流域,给适用于较大流域的水文模型应用带来了挑战;而暴雨山洪完整水动力学方法对历史资料需求低,充分考虑了暴雨山洪形成与演化的物理机制,能够准确地描述降雨-产汇流-沟道洪水演进的全过程,减小了暴雨山洪预报的不确定性.首先比较了应用水文学方法和水动力学方法模拟暴雨山洪的优缺点;其次,详细梳理了暴雨山洪水动力学模拟的关键技术,特别是结合暴雨山洪非规则坡面流动的特点,总结概括了浅水动力学控制方程离散中的地形源项和阻力源项处理方法;系统探究了暴雨山洪水动力学关键物理影响因子(降雨、下渗、阻力等)作用规律及其定量化方法;最后,展望了暴雨山洪水动力学模型精度、计算效率、应用领域等发展方向.

    暴雨山洪水动力学模型物理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分区研究进展

    李国一刘家宏邵薇薇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险评估作为一种非工程性防洪措施,是城市洪涝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精确、高效地把握洪灾过程等特征可以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城市洪涝风险评估与分区的概念和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数理统计法、不确定性分析法、遥感影像评估法、指标体系评估法、情景模拟评估法;风险分区常用方法有阈值法、经验公式法和物理机制法.论述城市洪涝风险评估与分区常用方法的应用范围、优缺点及其发展前景.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城市化

    三种插值方法在降水等值线绘制中的对比分析

    王生鑫闫文晶张海涛杜军凯...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比不同插值方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适用性,基于宁夏及其周边地区77个气象台站1956-2016年平均降水量数据,运用泰森多边形法、距离平均反比法、克里金插值法对降雨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和交叉验证,从插值方法的稳健性和准确度出发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插值方法.研究表明:(1)从准确度来看,克里金插值法与观测值走向、位置较为相似;从稳健性来看,克里金插值法MAE平均值为4.43 mm、RMSE平均值为10.36 mm,显著小于泰森多边形法和距离平均反比法.(2)整体来看,克里金插值法更为理想,可以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降水量空间插值分析.

    等值线泰森多边形法距离平均反比法克里金插值法

    基于LQ-moments的洪水频率分布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魏婷
    27-3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频率曲线高尾部对实测洪水大值段的拟合效果,提高大重现期洪水设计值精度,研究LQ-moments(LQM)法在洪水频率分布参数估计中的应用.LQM法是L-moments(LM)法的扩展方法,具有较好的不偏性和稳健性.以6个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为例,进行P-Ⅲ分布和GEV分布LQM法的参数估计,以累积相对偏差平方和(δ)、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为标准,评价和比较LQM法和LM法对P-Ⅲ和GEV分布参数的估计精度和拟合效果.结果表明,P-Ⅲ分布LQM法取得了很好的拟合效果,6个洪峰流量系列中,5个系列的最优参数估计方法为LQM法,其中3个系列的最优分布为P-Ⅲ分布;与LM法相比,LQM法能更好地拟合洪水序列大值部分,提高大重现期设计值估计精度,是洪水频率分布参数估计的有效方法.

    LQM法LM法P-Ⅲ分布洪水频率分析参数估计

    气象产品的广义联合偏差修正方法及其应用

    公雪婷李昱王国庆张冰瑶...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星气象产品、气候模式预测数据通常与地面观测数据存在偏差,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需要对其进行偏差校正,但偏差校正过程往往受具体区域气象特征、方法本身假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修正效果不佳.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广义联合偏差修正方法,相较于现有研究最常用的单变量QM修正方法以及固定多变量修正顺序的JBC修正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到流域尺度降水和气温双变量的时空相关性,并结合其对径流的主导作用对变量修正顺序进行动态调整,实现了QM法和JBC法的优势互补.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应用表明:考虑降水、气温相关性可显著改善降水和温度极值的修正效果,尤其是5、6月份,修正后气象与实测数据的纳什系数提升了0.5以上;考虑气象要素的修正次序显著降低了修正后的降水和温度频率分布及均值偏差;利用修正后的气象数据驱动分布式水文模型时,部分月份的径流模拟精度提升了54.3%.

    广义联合偏差校正Copula函数降水-气温相关性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气候变化

    基于条件分布模型的干旱传递概率分析

    李敏张铭锋朱黎明黄金柏...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象干旱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传递为水文干旱.以潘家口水库流域1961-2010年逐月平均降水数据和潘家口水库的入库径流序列为基础数据,分别计算了1、3、6、12个月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RI),以表征研究区域的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基于条件分布模型,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干旱传递到未来的不同等级和不同的预测期(或滞后期)的水文干旱的概率.结果表明,当SPI时间尺度较短或预测期(滞后期)较短时,其对应的SRI水文干旱等级越倾向于维持与SPI相同的干旱等级;随着SPI时间尺度的增长或预测期(滞后期)延长,其对应的SRI水文干旱等级略低于气象干旱或恢复到正常状态.

    气象干旱水文干旱条件分布模型转换概率

    山区小流域洪水分布式模拟与危险性评估

    王雪梅翟晓燕郭良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域暴雨山洪过程时空异质性强,准确评估雨洪变化特性和洪水危险性对山洪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7个降雨特征指标和6个洪水特征指标刻画流域场次雨洪特性,采用中国山洪水文模型和洪水频率指标相结合,模拟和评估口前流域洪水过程及其危险性.结果表明:场次洪水洪峰模数、洪峰时间偏度、高脉冲历时占比、涨落洪速率与降雨总量、平均雨量、最大雨强、雨峰位置系数、基尼系数等降雨特征指标显著相关,三场致灾洪水过程的降雨均呈现量级大、强度大、历时短、暴雨中心偏中下游的特点;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平均径流深相对误差均在9%以内,平均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均在11%以内,平均峰现时间误差均在1.7 h以内,平均Nash-Sutcliffe系数为0.80和0.76;各场次洪水有0.0%~93.3%的河段流量达到一般危险及以上等级,三场致灾洪水过程的危险性等级最高,分别有80.0%、35.0%和1.7%的小流域河段流量达到高危险及以上等级.研究可为山区小流域暴雨洪水危险性评估、灾害响应和复盘等提供技术支撑.

    洪水危险性洪水特征指标降雨特征指标中国山洪水文模型口前流域

    机载水质定点分层采样装置设计与实现

    陈城周兴伟方卫华韩继伟...
    53-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水质采样的自动化、精准化以及信息化水平,针对传统水质采样(人工采样和无人船采样)的低效率、高成本、周期长以及难以到达采样地点等问题,提出了利用无人机技术取代传统的水质采样方式,该装置由旋翼无人机、采样装置以及标准取水容器组成,其采样过程首先是通过拨动无人机遥控器上的开关按钮预先设置好采样深度,然后在无人机地面站输入经纬度信息使得无人机能够飞行到指定的采样地点,进而拨动遥控器上的一键采样按钮自动完成取水操作,最后再一次拨动遥控器上的返航按钮使得无人机自动返航回到初始位置.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式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势,有利于推动水文仪器现代化发展.

    无人机技术水质采样装置取水容器

    引汉济渭工程初期运行调水区河道生态流量优化研究

    苟少杰白涛李晓峰魏健...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等强人类活动对河道生态造成严重影响的实际问题,以引汉济渭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并求解了工程运行初期多年调节水库三河口的中长期调度模型,设定了不同生态需水下的调度方案集,量化与评估了工程初期运行对供水与生态的满足情况,并推荐了最佳的调度方案与优化的生态流量过程.研究表明:(1)在生态需水为生态基流时(设计方案),供水与生态基流保证率均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2)在生态需水为适宜生态流量时,供水与生态基流保证率分别为65%、98%,表明供水与生态两者间呈竞争关系;(3)在生态需水为修正的生态流量时,供水与生态基流保证率分别为95%、100%,在满足供水目标的同时,河道内月平均流量较设计方案提高了47%,推荐该调度方案与生态流量过程为最佳方案与最优生态流量过程.研究成果对构建生态流域、提高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综合效益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长期调度生态流量过程多方案比较跨流域调水保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