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文
水文

邓坚

双月刊

1000-0852

J.hyd@mwr.gov.cn

010-63203599,63204529

100053

北京宣武区白广路二条2号

水文/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我国水文水资源领域的专业技术性刊物,是我国地球物理学类和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水文》杂志的报道范围是:水文水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水文站网规划设计,水文测验技术,水文资料处理与服务,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水文情报预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监测与预测,新技术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测验仪器设备的研制,国内外水文水资源科技进展综述、信息和动态等。其读者对象是: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的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线能坡测流法能坡测速垂线组合分析

    陈艳杨逸姚红军陆建军...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线能坡测流法中,计算能坡用的两条实测垂线流速,经测速垂线不同组合实例分析表明,除断面左右两岸边测速垂线外,中泓两侧其它各位置的垂线流速不同跨泓组合,能坡法测流精度均能满足流量测验规范要求.由于受测流河段顺直程度,水下地形等水力条件复杂因素影响,垂线位置的组合存在优与良的差异.为此在建立能坡法流量在线监测站时,对确定两条能坡测速垂线起点距位置,可以用历史实测流量资料进行验证分析,做出最佳优化选择.

    二线能坡测流法能坡测速垂线组合优化实例分析

    无线微波精细化降雨监测技术与应用

    谢彪杨涛尧俊辉冯仲恺...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雨量监测大多依托于地面站设备,监测密度和覆盖范围等远不能满足精细化与智能化管理快速增长的需求.为此,本文创建了精细化降雨监测技术,提出了无线微波降雨反演分析方法,提升了突发性暴雨监测精度和频次,为全面、准确与及时掌握极端水文事件时变特点提供了创新支撑.应用表明,成果实现空间网格长度百米级、时间粒度为分钟级精细化降雨监测,典型降雨过程相关系数平均值达到0.9,较传统方式具有时空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监测频次高、运行成本低等创新优势.

    无线微波水文气象降雨监测

    地下水位对生态输水的响应过程模拟

    徐至远邵丽盼·卡尔江林涛陈洋...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输水补给地下水是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河流-含水层系统中的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对于可持续地管理含水层和获得预期的环境效益非常重要.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一维布森内斯克方程的解析解,基于扩散补给效应和延迟效应,建立改进的多级补给分析模型,模拟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多年地下水位波动,间歇性生态输水补给条件下的无侧限含水层.为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将分析模型应用于塔里木河下游间歇性生态输水多年来的地下水位波动估计.结果表明:以地下水位变化为边界条件的解析解和改进的解析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含水层地下水位的升降.通过与实测资料的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该模型能有效地反映瞬时补给和多级补给条件下的地下水位波动.研究结果可为多年间歇性生态输水补给条件下地下水位变化的预测提供新模型,进而为地下水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生态输水地下水位波动地下水补给布森内斯克方程塔里木河下游河岸带

    基于VIC模型的涪江流域径流模拟

    韩潇张亚萍周国兵翟丹华...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水文气象发展的新方向之一.VIC模型已在众多流域取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而在小尺度山区地形下的适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文章选取涪江流域为典型流域,以CGDPA定量降水估计产品及结合GIS平台处理后的地理信息为输入资料,建立了涪江流域的VIC模型,探讨模型在小尺度川渝复杂地形流域的水文模拟适用性.结果表明:1986-2010年,VIC模型水量平衡方案能较好地反映流域出口小河坝站的日及月径流的变化过程,验证期日径流NSE=0.569,RE=18.78%,月径流NSE=0.764,RE=17.99%.在中等径流上模拟结果较佳,对小径流与极大径流有低估,而较大径流有高估.考虑能量平衡后效果下降,说明模型的能量平衡方案在涪江流域仍存在一定不合理性.总体上VIC模型在涪江流域上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涪江流域VIC模型CGDPA降水径流模拟

    青海湖流域气温降水特征分析

    刘扬王竹王芳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957-2020年以来青海湖流域周围11个气象站气温和降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系统分析64年来青海湖流域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环青海湖地区气温、降水年均变化率和年变化率差异较大,"暖湿"趋势明显.气温增温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降水增长速度由高到低为夏季>春季>冬季,而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气温的突变时段为1992-1996年,降水量分别在1979-1982年发生突变.小波分析年气温的主波动周期为23年,年降水量的主波动周期为31年左右.研究成果为掌握青海湖流域的气象要素变化规律和科学应对策略提供支撑.

    青海湖流域气温降水变化Mann-Kendall分析小波分析

    赣江干流下游段枯水径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卫林刘丽娜吴滨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赣江下游外洲水文站1950-2017年实测逐日流量资料及流域内5个气象站点1953-2017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赣江干流下游段枯水极值流量的变化特征、趋势性、突变性及周期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枯水极值流量变化的原因.

    赣江极值流量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

    超采治理影响下的京津冀平原地下水动态演变特征

    朱静思王哲侯天宇李宇...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超采治理措施实施后的京津冀平原地下水演变特征开展分析研究.重点围绕超采治理背景下地下水的动态响应,分析2010-2019年近十年来京津冀各行政区地下水水位演变规律,刻画了京津冀平原浅深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现状分布和漏斗中心水位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随着各项超采治理措施落地实施,2010-2019年北京主要开采层浅层、天津主要开采层第Ⅲ承压含水组水位呈先降后升的态势,水位回升明显;河北省主要开采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整体地下水位仍下降;(2)北京浅层朝阳-顺义漏斗中心水位2016-2019年升幅约9 m,天津深层西青漏斗中心水位2014-2019年升幅约18 m;河北省浅层高蠡肃漏斗、深层沧州漏斗中心水位降幅均在16 m左右.

    超采治理地下水动态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淮河流域汛期降水结构变化特征

    刘赛艳解阳阳方红远沈腾...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淮河流域29个气象站1960-2020的日降水数据,采用降水发生率和降水贡献率两个指标和改进的Mann-Kendall检验法,研究了淮河流域汛期不同降水历时和不同降水等级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汛期,随着降水历时(或降水等级)的增加,流域降水发生率不断减小,贡献率则先增后减;受地形特征和季风系统变化的影响,淮河流域南部、西部和东北部边缘地带降水结构多出现显著变化趋势,而中部平原区降水结构整体变化趋势不显著.

    降水结构汛期降水历时降水等级淮河流域

    地表侵蚀过程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陆地侵蚀分委会
    109页